第一百八十三章 下手太重了(3/3)
林知夏猛然睁开眼,泪水浸湿了枕垫。
医护人员围上来检查,却发现她的脑电图异常平稳,甚至比进入前更加协调。
而那枚叶形耳坠,此刻正散发出淡淡金光,随后渐渐隐去。
第七柱铭文第三次变化: > “停顿即前进, > 守望即重逢。”
三个月后,一场名为“听见?
归来”
的全球艺术行动正式启动。
由林知夏牵头,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个国家同步种植银树幼苗,并配套建设“无声剧场”
??
一种无需台词、仅靠肢体、光影与环境音叙事的新型演出空间。
第一座剧场落成于云南山村,观众席设在梯田之间。
演出开始时,一位失语症老人拄着拐杖走上台,静静站立十分钟。
期间,风吹稻浪,虫鸣蛙叫,雨水顺着茅草屋顶滴落。
最后,他缓缓张开双臂,做出一个拥抱天地的姿态。
全场寂静无声,却有数百人流泪离席。
而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将古老歌谣录入量子存储器,通过VLBI网络上传至半人马座方向。
他们相信,声音能在星辰间旅行,终会被懂得的人拾起。
又一年春天,《听见》纪录片特别篇发布。
镜头记录了一位巴西拾荒妇女的故事:她在垃圾堆捡到一台坏掉的录音机,修好后发现里面存着《冬眠》的早期demo。
从此每天清晨,她都会放这首歌,一边打扫街道,一边轻声跟唱。
某天早晨,整条街的居民自发走出家门,围着她一起唱完最后一句。
片尾字幕滚动时,背景音乐悄然切换??
是旅行者一号传回的那段跨越四光年的“电话歌”
。
不同肤色的孩子们用各自母语哼唱副歌,汇成一首无国界的摇篮曲。
林知夏坐在剪辑室,一遍遍回放最后一个镜头:新栽的银树抽出第一片叶子,在晨光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某个遥远的呼唤。
助手推门进来:“NASA刚发来消息,说旅行者一号的音频模块……彻底激活了。
它开始主动录制宇宙背景音,并定期传回地球。
最奇怪的是,每次传输结束,都会附加一句摩尔斯电码。”
“说什么?”
助手递过译文纸条: > “信号来源未知。
> 内容一致。
> 全是两个字:”
林知夏接过纸条,看着上面工整打印的汉字,忽然笑出了声。
纸上写着: **“姐姐。”
** 她摘下耳坠,对着灯光细细端详。
晶体内部,似乎有细微的星轨缓缓旋转。
窗外,春风拂过城市,千万片新叶沙沙作响,宛如一场永不落幕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