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6章 不就给朱元璋算了笔账吗,这就红温了?(1/3)

琢磨着,胡翊觉得还是得从危害开始讲起。

但是在说之前,得先讨个护身符。

胡翊便冲着朱元璋开口道:

“岳丈,我有些话想说,怕您听完了骂我。”

朱元璋立即便说道,“怕挨骂就别说了。”

这下老丈杆子不叫他开口了,不过胡翊也有法子。

胡翊又转过头去看向马皇后,向这位贤德的皇后娘娘求庇护道:

“岳母,话还是要说的,要是小婿的话说错了,岳丈要杀我,您帮我拦着点啊。”

马皇后先是一愣,她一时间搞不懂胡翊要说什么大不了的事?

莫非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了?

可是看着胡翊的脾气和秉性,也不是那样的人啊。

马皇后就答应道,“你说吧,只要不是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事,岳母指定保着你。'

说罢,马皇后又拉着朱静端,在朱元璋面前晃荡起来道:

“再说了,你岳丈就算有天大的杀心,静端的面子能不给吗?冲着我俩在这里,今天先做主保下你来了。”

朱元璋就冷着脸说道,“惯惯惯,就知道惯着!”

然后瞪了胡翊一眼道:

“有屁快放。”

朱标立即也挨过来,想听听胡翊要说出什么大逆不道之言,听他说的那样厉害,想着等下子好帮他解围才是。

胡翊寻摸着,并没有直接说出“不可废止金银交易”这种反对的话。

他心里也知道,直接这样说的话,以朱元璋这个暴脾气,怕是收不了场。

沟通就必须要心平气和,再把老丈杆子给触怒了,后面自己说的话他估计也听不进去,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

对于朱元璋这种人,就得循循善诱,引发他自己去思考,意识到这些危害的点。

胡翊便说道:

“岳丈废止金银交易,是为了遏制和打击浙东士族,小婿是很赞成的。”

先肯定朱元璋的想法。

但是,朱元璋听了胡翊的话,反问道:

“既然赞成这法子,你还有啥可说的?”

胡翊就又分析道:

“岳丈容我说啊,这金银废止之后,在咱们大明就变成废铁了,那些手中操持着大量白银的士族大家们,手里的银子在咱们大明就算是彻底报废了。

便在此时,话锋一转:

“可是在海外呢?”

胡翊一提起海外,朱元璋顿时是一愣。

海外?

这些事他没想啊,海外能有啥?

胡翊便又循循善诱道:

“黄金白银在海外的交易之中,那可是硬通货啊!”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此刻都瞪大了眼睛,想听他说起这其中的联系。

胡翊便又继续引导,开口道:

“岳丈应该知道,大明的金银一旦变成了废铁,那些有钱人便可以低价收归到他们自己手中。

“这些金银一旦流到海外去,可以与外邦们产生交易,还能买回来大量货物运回大明,最后再在咱们大明境内换成铜钱。士族大家们再用这些铜钱继续购买废止的金银,输送到大明之外,如此循环往复......”

朱元璋又是一愣,随即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一瞬间两只眼睛就都定在那儿了。

他显然是因为胡翊的提醒,一时间脑子里想到了太多负面的东西,此刻还没有消化。

胡翊便立即趁热打铁,又说道:

“一两银子兑换一贯铜钱,废止金银后,一贯铜钱怕是能换回几十两银子不等,这几十两银子拿到海外买回来的货物,回到大明再卖成铜钱,就算能卖一百贯铜钱吧,一百贯铜钱便可以再购买几千两白银,再拿去海外兑换货

物,反复来卖......

朱标和朱元璋此时已经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完全震慑住了!

胡翊还在钢丝线上面跳着舞,继续挑战着老丈杆子的承受能力,继续强化这个概念道:

“那几千两银子的货物出海,就又能换回几万贯的铜钱。”

“岳丈也明白,这只是举例而已,真实的浙东士族们手里怕是有几十万贯,几百万贯钱财,这要是到海外转一圈回来,得获利多少啊?”

朱元璋此时瞪着两眼,犹如铜铃一般,语气冰冷的说道:

“咱的海禁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敢!”

胡翊就又说了:

“现在庆元港还没有封住,浙东可以走归德府出海。”

“岳丈,还有个事也挺难办的,大明开国才十个月,那刘炳和周世昌已经敢伙同浙东叶家侵吞税粮了,而且一吞还就是三十万石,大明能查出一桩这样的事,可是背地里没有查出来的事,又有多少桩呢?”

“何况跟您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先前都把力气用在灭元上,没有时间做别的。可是现在北元也快灭掉了,后面的贪腐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功臣们不打仗了就要干点别的,您是知道他们不服管的。您刚布下的海防现在虽然是

固若金汤,可若是再过些年呢?"

“会不会被士族大家的人渗透?若是被渗透掌控了又该当如何呢?”

“您在位之时自然可以掌控住局面,可是大明百年,千年之后又该如何?”

胡翊一边滔滔不绝的说,一边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还趁机落井下石,又把刘炳拉出来鞭尸,生怕把刘炳给遗漏了。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红温了。

被胡翊这一通刺激,差点直接把面前的桌子给掀翻过去。

朱标一看这些话说的也差不多了,立即在后面拉了拉夫的衣袖,示意胡翊不要再说下去了。

因为胡翊这些话实在是说的太狠!

几乎每一句,都是在往朱元璋的心头上扎刀子。

偏偏他所说的每一句还都是对的,还没办法反驳,此时令朱元璋也是陷入了深思。

朱元璋开始思索起来,他能解决大明国内白银废止的问题,却解决不了海外白银交易的问题。

他能祭起屠刀将那些大明的蛀虫们杀个干净!

可是也得先抓得住这些蛀虫才行啊。

那些抓不住的呢?

当你的屋子里出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可能暗中已经繁衍出了一群蟑螂,这个道理朱元璋也是明白的。

至于胡翊提到的功臣们潜在的腐化问题,还有海防被钻空子的隐患,也并没有说错。

一个王朝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新的,腐化会逐渐展开,直到最后彻底腐朽。

大明开国的第一年,就抓出归德府这么一桩大案子,就更别提以后了。

那些功臣们现在有仗可打,还能转移注意力。

可是以后呢?

须知道,李善长他们这帮留京的淮西勋贵们,已经开始不老实了。

功臣们私底下有一些小动作,开始跋扈起来,只是朱元璋现在碍于情面,还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阶段。

可是未来怎么处?

东南沿海一代,距离南京有好几千里路程,派去管海防的人腐化了,真要是暗中和浙东那些世家大族们出海搞财路。

他这个当皇帝的又该如何监察?

无论如何,这些事情也是抓不尽的。

朱元璋心里这个愁啊!

本来中午回来吃着马皇后做的饭,朱元璋的心情还挺乐呵。

结果胡翊这个败兴的家伙!

一下摊出这许多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朱元璋这会子也开始脑瓜子疼了,他只觉得现在头脑发涨。

天杀的,治国好难啊!

此时的朱元璋突然回过头来,看着胡翊这个“始作俑者”,没好气的说道:

“你个忤逆不孝的女婿!”

“就知道败咱的兴!”

朱元璋嘴里嘟囔了一句“不吃了”,把筷子一摔,然后就跑去找姐夫李贞谈心去了。

这个时候脑子里一团乱麻,也唯有去找这位姐夫才能略微的舒缓一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