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3章 给朱元璋看乐了,老东西自己给自己往框里装啊?(1/4)

朱元璋微眯起二目。

看李善长今日,来势不小啊!

坐在龙位上,朱元璋只觉得这一幕可气,但又很可笑。

他原本有意快刀斩乱麻。

一看李善长如此一本正经的模样,反倒激起了他一颗想看热闹的心,当即是表了态。

“哦?”

“李爱卿今日要动本参人,还要参朝堂上的二位贼子?”

朱元璋当即一副皇帝虚心纳谏的姿态,显得一本正经极了,眼神之中甚至还透着几分对于李善长的关切。

“太子,朕看李卿杵着拐杖而来,怎能不体谅功臣呢?”

“去搬把椅子请他坐下启奏,可莫要慢待了咱们大明的开国功臣。”

往日杀人如麻的洪武帝,今日偏要化身成虚心纳谏的唐太宗,还一脸的谦和。

你敢信?

常遇春与徐达并立,旁边的李贞在闭目养神。

胡翊站在武班的第二排,默默听着这些话。

丈人这个皇帝,每次上朝都令臣子们是胆战心惊,精神紧绷。稍有不如意,便会大发雷霆。

你何时见过朱元璋这般好心过?

当看到丈人表现的如此反常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当即也是抱着肩膀看起戏来了。

李善长从袍袖中取出一本奏章,搁下拐棍,当即跪地奏请道:

“老臣参东宫詹事府事、驸马胡翊抛妻弃子,不顾人伦,重婚另娶,丧绝人性之罪!请陛下查看奏章之中所书。”

说罢,李善长将奏折双手交予朱标。

在朱元璋接过奏折,打开观看之际,李善长开口缓缓说道:

“七年前,咱们这位胡驸马身居定远县,邻村有一杨姓女子,名叫杨柳珍,乃是村中一名孝女。”

李善长舔了舔嘴唇,又开口说起道:

“杨柳珍遇见当时的胡翊,被其诱骗后,私定终身,怀了胡家骨血。

杨家在村中乃是大姓,出了此等丢人之事,便将杨柳珍逐出宗族,不许任何人给她接济。

无依无靠,这女子便去寻咱们的胡驸马爷,岂料这胡驸马爷并不打算与她成婚,期间还百般推脱,在后面的两年时间里,杨柳珍共为胡翊生下一儿一女,胡翊并不为所动。

待开国前夕,其父胡惟中自阵前回归,举家迁往应天,杨柳珍无依无靠,加上胡翊之离去,令其心死魂伤,终是一命呜呼。”

李善长说到此处时,咬牙切齿,显得悲愤无比。

仿佛这杨柳珍就是他的亲孙女一般,那么的动情。

李善长的当场指责起了胡翊,开口显得很是激动:

“老臣请陛下深思,也请满朝同僚官员们深思。”

“这样一个妙龄少女,因一个负心男子而死,命运如此悲惨,该是谁人之过失呢?”

此话一出,朝堂上有不少人的目光,都是暗戳戳的朝胡翊看过来。

胡翊对这一切充耳不闻。

因为那都是一群不明真相的人,在被李善长煽动着。

这种目光无需理会,他只是静静听着这个故事,还想看李善长要怎么编。

杨柳珍?

胡翊心中略微有些嫌弃,这名字着实忒土了些。

既然是故事中的女主角,你好歹换个好听点的名字呗?

他是丝毫的不往心里去。

李善长坐在凳子上,本想激起胡翊站出来回应此事。

可是等了半天,这家伙………………

他的定力就这么足吗?

一见胡翊没有丝毫反应,李善长有些不悦起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那兵部侍郎朱珍立即便出列来,接了李善长的话茬往下又问一句:

“陛下,臣觉得此事无论真假,既然开了这个由头,驸马理应站出来做个回应才是。”

他还拉了几位御史下水:

“郑御史、周御史、韩御史以为呢?”

周观政只得是出列来答复道:

“此事既涉嫌驸马爷清誉,驸马确实应当做出回应。”

韩宜可和那位郑龙郑御史,也是跟着附和了一声。

这倒没什么错。

不过,朱珍逼着三位御史们站出来表态,强行拉了这一手,却是败了不少人缘。

既然三位御史都开了这个口,朱元璋便扭头看向胡翊,询问他道:

“驸马,你作何回应?”

胡翊出列奏道:

“陛下,臣还想再听一听,等李公将此事完全奏明了,再做回应吧。”

说罢,胡翊扭头便对李善长吩咐道:

“继续往下说。”

他这话说出口的语气,就好像上级在吩咐下级做事一样,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令李善长感觉自己像个小喽?一样,被人呼来喝去的使唤。

这呼来喝去他的人,居然还是胡翊。

看着眼前这个小畜牲,李善长邪火直往外冒,可又不得不撮着牙花子接着往下奏。

“陛下,此事之所以被发现,乃是杨柳珍兄长之功。

这杨青曾暗暗资助亲妹妹,当他因琐事返回定远,再度探望亲妹时,发现这妹妹与尚在襁褓之中的一双儿女,俱已是身亡多日,死状凄惨。

杨柳珍留下一封绝笔信,其中细数了胡翊之罪行,以及她自身所遭遇之不公。

当初,因不知胡翊下落,他们杨家宗族又不想此事传出,污了名声。故而,为妹伸冤一事便先搁置了。

到如今听闻胡翊在京中做了驸马,杨青再也无法忍受,这才进京来告御状。

他进京时,已然是身无分文,正好撞上老臣将他救下,这封绝笔信才流转到了老臣的手中。”

李善长不愧是老狐狸,把话说的是滴水不漏。

朱元璋闻听此言,心中暗道一声,这老畜手段真是厉害。

这若是没有提前将刘黑子拿下。

今日被他一本奏到御前,女婿还真就脱不了罪名了。

到那时,即便自己想要保他,都难出手相助。

朱元璋这也就是知道胡翊是冤枉的,心中才如此想。

若没有刘黑子的供词,李善长这一本告上来,那他根本不会站在胡翊这一面。

只怕是会将胡翊立即革职查办,轻则圈禁调查,重则整个胡家都要被他连累。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李善长之用心,真是狠毒啊!

朱元璋这时再看起了女婿。

这个女婿依旧是身处漩涡之中,却岿然不动。

真是分外沉得住气!

见此情景,他便开口问道:

“绝笔信何在,呈上来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