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4章 他为咱大明做出的功绩,就值得封个世袭侯!(1/4)

对胡翊的杀意,已经根本不需要掩饰。

杨宪提刀而起,立即就惊得身边杭琪、吴云二人心头一颤。

这二人下意识起身,往后躲了几步。

他们知道杨相跋扈,做起事来极为高调,这时候提刀而起跟驸马对着干,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

二人生怕牵连到自己。

也因为杨宪这一提刀,一旁护卫法场的官兵们,俱都是朝这边看过来。

胡翊就那么居高临下,与杨宪对视,等着他动手......

气氛在这时,直接停滞了。

原本正在细看剥皮酷刑的民众们,也有许多人,发现了此处异样。

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到了胡翊和杨宪身上。

当朝驸马和丞相的对决,当真引得大家都疑惑地看过来。

护卫胡翊的暗桩,还有几名亲卫们,已经暗暗准备拔刀。

杨宪火冲脑门,三尸神暴跳!

侄儿之死激得他暴走!

恨不得当场将胡翊碎尸万段!

可他拔出来的刀,这一刻根本不能往前。

往前一步,便是造反死罪!

这一刀砍过去,他晓得根本砍不到胡翊身上,有的是人挡在他面前护卫着。

而他杨宪,因为这一刀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九族!

唯有退让,冲动是魔鬼。

可是退让一步,自己这拔刀的动作又该如何解释?

愤怒的杨宪,为自己的失控付出了代价。

僵持片刻后,他立即举刀削向自己的左手。

左手掌被刀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如注,顿时便滴滴答答的流淌下来。

感受着左手掌心传来的疼痛。

受到这股刺激,杨宪终于又恢复了一丝理智。

他狠狠地把刀扎在地上,显得一脸愧色,郑重当着围观的百姓们说道:

“杨宪有罪,吃着朝廷俸禄,不思报答君恩,险些做了国家的蛀虫。

我悔不当初!

我只恨这个侄子为非作歹,真是死有余辜!

今日,便以掌中鲜血,向大家谢罪!”

他以自伤的方式完成了转场。

随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胡翊,略一拱手,然后离去。

杭琪、吴云的家属也都行刑已毕。

他们只得学着杨宪的动作,捡起地上的刀,给自己掌心来了这么一下。

然后说起类似的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扮演一个洗心革面的官吏形象。

有了他们这些举动,那些骂他们的声音,果然减弱了许多。

这三人离去后,达充和郭天保也被押上来,开始行刑。

一直监刑到天色快黑,今日才算是完毕。

这一局,胡翊?了。

史书有载,杨宪刚愎、跋扈,气量狭小。

今日将他激成这幅模样,胡翊的目的也都达到了。

他现在要回去交旨。

华盖殿外。

朱元璋依旧没有见他。

这已是回来的第五日了。

朱标只好叫胡翊回去再等等,找一个机会。

待胡翊走后,朱元璋看着桌上的几份情报,站在华盖殿二层的窗户处,静静看着这个女婿离去的背影.......

他对于胡翊这么刺激杨宪,并未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杨宪这等蛀虫,就该要好好刺激刺激他,多恶心几回!

这既是惩罚奸佞,也是在敲山震虎,警示朝堂。

此次对于胡翊所奏之事,杨宪的罪名已经握在了手中,朱元璋完全可以抓住机会,将杨宪贬官出京。

但他没必要这么做。

用杨宪这种人,他是有所图的。

李善长的才能,确实是不可替代的。

自这老东西隐退后,朱元璋越发明白了这一点。

老李在的时候,处置政事,条理清晰,且是恰到好处。

李善长也是一个实用为主的人,讲求实干。

他的缺点,唯独是跋扈的越来越厉害,排挤异己,提拔自己的党羽,放任他继续膨胀下去,恐怕会坐大,最后架空了皇帝。

毕竟连所有奏书都要独揽,不让皇帝插手,自己已经就此事传话过好几次了。

朱元璋越发因此而厌恶李善长。

更加厌恶于丞相的大权独揽,架空皇帝风险!

如今换了杨宪。

杨宪做事则极为严苛,往下施加的压力过多,便会引起反弹。

他又是检校出身,很喜欢搞阴谋诡计,总爱打别人小报告。

对于此人的专权跋扈,朱元璋现在的心思,也只是利用他搞臭这个丞相的权柄,为自己将来废相铺路罢了。

胡翊确实借到了朱元璋要废相的势。

他猜的没错。

如此激怒杨宪后,自己不会有任何后果。

家人的安全,现有暗桩和检校两边盯着。

只要不远行,便无灾祸。

反倒是杨宪,今日被狠狠地收拾了一顿,怒火中烧。

回到相府,怒砸了大量东西,整个人如同疯了一般,搞的相府之中人人畏惧于他。

驸马和右丞相的交锋,自今日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左相汪广洋,对于此事不闻不问。

叔父胡惟庸和整个淮西集团,从不过问此事,最近极为低调,进入了韬光养晦阶段。

胡翊也没有闲着。

朱元璋不想见他,又没有停了他的职。

他就每日依旧到东宫去,主持完詹事府事宜,然后去到太医院。

张景岳办事速度很快,已经将一沓罪证又送了过来。

“驸马爷,属下将太医院二十多名蛀虫揪出来了,这些太医都是戴原礼当初任上所留。

有几个是纯粹什么都不会,混日子吃空饷的。

还有几人,医术并不达标,也是他收银子安插进来的。”

胡翊仔细核对这些太医的信息,果然在他们的履历上,发现了异常之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