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5章 胡惟庸毒死章溢,来自朱元璋的敲打(1/7)

华云龙可能通敌这事儿,关系甚大!

不止李文忠提起过。

前几日,徐达临走时也对胡翊细心叮嘱,说他信不过中书省李善长,叫胡翊务必将此事面呈皇帝。

目前只能期望叔父胡惟庸和此事没有关系吧。

说起来,提及了华云龙,胡翊又想起一桩野史来。

《万历野获编》记载,“李文忠病卒,或云淮安侯毒之”。

李文忠病逝期间,华云龙已死,承袭他爵位的便是儿子华中。

这是后世的野史。

虽不在正史中收录,但从这则记载来看,再加之华云龙可能通敌一事。

胡翊觉得可能性很大。

毕竟光绪被慈禧毒死这事儿,也是率先记录进野史的。

一开始很多史学家不承认,直到挖出光绪尸骨化验,证实了野史传闻。

胡翊心中暗暗思虑,此番回京若坐实了华云龙的罪名。

定要趁机进言,将这华中一起除了。

开平这一战打得极其精彩。

且因为元军猝不及防,导致大败,明军的损失极低。

接连经历了沈儿峪大捷、北京解围,攻破元上都开平这三件大事。

将士们疲累不堪,也该给他们间隙休整了。

李文忠按照每人5斤熟肉,米2石,布10匹、银1两的赏赐。

先打开开平府库发银,粮米、布匹缓发的原则,开始犒赏军卒们。

军卒们战场卖命,为的就是这一刻的收获。

要领赏银了,自然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军中烹羊宰牛,府库里金银进出,将士们喜笑颜开。

李文忠命人筑了个高台,架起一杆大喇叭。

他和常遇春站在高台,向下俯瞰。

十万大军今日席地而坐,面前有饭有肉,草原上的风吹得帅旗猎猎作响。

李文忠面带笑容,问将士们道:

“我与常帅发你们一人5斤肉,够吃吗?”

“够吃!”

底下的声浪一浪赛着一浪,从近处传到远处,又从远处一浪一浪的传回来。

胡翊站在底下,耳边里尽都是回音,被这些声浪震得耳朵都快聋了。

这毕竟是十万大军,人多到一眼看不到头。

得到了大家欣喜的回音,李文忠便又道:

“今日吃肉、赏银,为的是开平大捷,咱们打胜了!

那些狗屁元人彻底被撵出去了,去他的四等贱民!

今后,这些憋屈的日子,都将一去不复返了!”

话音一落,底下军卒们又是大声的呼号。

李文忠喝道:

“陛下的禁酒令不可破,本帅今日便敬你们三碗水!

这第一碗,敬你们忠心保国,不惧生死!

第二碗,敬你们保家卫国,为咱们的妻儿老小们筑起一片温巢!

第三碗,敬你们浴血拼杀,流血流汗,我李文忠记得你们所做过的一切,并由衷的感激你们!”

说罢,李文忠上前鞠了三躬。

将士们立即起身,也还了三躬。

常遇春便抢着上台,站在大喇叭前,大喝一声道:

“老子的话,你们听得见吗?”

他一上来,底下立即响起一阵呼声。

常遇春扯着脖子大喝道:

“十万人呢!

咱老常的声音就这么大,后面的听不见的话,你们可别骂娘啊!”

军中立即传来一片笑声。

常遇春就站在三军面前,开口大方的承认说道:

“本来你们该在咱老常的灵堂上见到我。

怎奈是咱们胡驸马医术高明。

老子得了疟,他舍不得咱死,硬是给咱救回来了!

所以今日这顿肉,既是为你们攻下开平而贺,也是为咱老常捡回一条命,答谢驸马而设的。”

听着底下的欢呼声音和掌声,常遇春说着说着就动容了:

“他娘的,驸马这一年多救你们救的还少吗?

原来军中重伤者,只能活两成多,剩下的全死了。

他来了,创出了蒜素,硬生生把存活从两成提到五六成!

如今他又带来酒精,又把存活提高到近八成!

你们这些人里,有多少受过驸马的大恩,不用我多说了吧?

现在又搞出个青蒿素,以后军中的疟疾也有救了,你们这群兔崽子就说说看,那些几千年都治不好的病,驸马来了全给你们整活了!

就冲这份恩情,你们他娘的难道不给驸马磕一个吗?”

说罢,常遇春站在高台上,立即对准胡翊拜了三拜。

他提的这些事,这都是实打实的提升!

底下的军卒们有感而发,很多经他救治之人都站起身来,朝着他所在的方向跪下来叩首。

这些人带起了一群人。

然后十万军卒们,便都被带起来向着胡翊叩首!

“感谢驸马爷救命之恩!”

“感谢驸马爷......”

十万军齐整的声音,在草原上不停的重复着。

这一阵阵的音浪,即使隔着十里地依然能够听得见。

对于这些真心感谢自己的声音,胡翊听在耳朵里,自然也是成就感满满。

能让一两个人感谢你,这很容易。

想要让一两百个人感激你,这也只是稍显困难些,不是做不成。

但要做到让十万人一起真心实意的感激你,向你道谢,为你磕头叩首。

这就非常难了!

常遇春看到大家的目光都聚向了胡翊,立即朝他招手,把他唤上高台。

“小子,快说几句!”

胡翊接过了大喇叭过来,卯足了气力。

在他这里,没有李文忠的宏大叙事。

也没有常遇春那霸道,却直接的接地气发言。

有的,只是真情实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