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3章 炙手可热的胡翊,常遇春拦路抢人!(1/4)

太医院,院使厅。

今晚夜值的是院判张景岳。

江西瘟疫盛行,他正在调派医官到地方上去赈灾,为此在撰写名单。

如果按着历史的脉络,陶安此时正在江西上任,也将死于这场瘟疫。

但因为胡翊的话,被朱元璋留在南京,免除了此灾。

接到了皇帝的诏令,张景岳不敢大意,连忙派人去请江御医。

连带着上次诊治之时的白御医、崔医士、徐医士。

一同赶往坤宁宫,匆匆而来。

朱元璋见他们都来了,开口说道:

“夜里还将你们招来,咱心里急啊。

你们给皇后、太子再诊治一番,把结果告诉咱。”

太医们低下头,转动着头颅,彼此间目光对视着。

这会儿,他们心里也都在琢磨。

前日夜里,驸马爷不是才给娘娘和太子看过病了吗?

娘娘、太子还选用了驸马爷的药。

这才过去一日半,怎么陛下夜晚又将自己等人召来?

......

众人心里都很怀疑,是否驸马爷翻车了?

这次开的药方没能治好娘娘和太子爷的病,反致病情加重。

陛下这才急召他们前来?

汪御医也是如此想的,毕竟胡翊前日所用的药,在他们看来就不对。

他生怕娘娘和太子爷责体不安,小辈们上前诊治出了岔子。

此刻也是有担当的很,自己率先走过来,恭请着说道:

“老臣请先为太子和娘娘诊脉。”

朱标便将一只右手搭在垫子上。

汪御医两根手指搭上了脉,又一边观察着太子的脸色。

他本以为是太子和娘娘服药后病情加重。

却没有想到,太子的病体居然轻省了!

"......"

汪御医顿时瞪大了双眼,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眼神。

为防自己测的不准,他又叫张景岳给太子诊断。

自己又去为马皇后搭脉。

结果这一诊,又令他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医术来了。

这马皇后竟也与太子一样?

怎么才一日半,他们的病体都变得如此轻省了?

汪御医时而蹙眉,时而震惊,时而觉得不可思议,又时而疑惑的在那里怔怔的出神。

他的表情变化阴晴不定,又不说话。

这可把旁边的朱元璋吓的不轻。

这世间除了马皇后和朱标,再没有人能令他如此在乎。

即便是其他的几个儿子、女儿们,在他心中的地位也要往下降一档。

汪御医诊过之后,又把白御医请过来。

朱元璋就看他们都在那里神色复杂,一个个面面相觑,如同着了魔一样。

他终于忍不住,不干了!

朱元璋呵斥道:

“诊脉不说话吗?”

“你们都哑巴了?”

汪御医他们立即躬身跪下,这才在震惊着的同时,开口说话道:

“陛下恕罪,娘娘与太子爷的病体初愈,已经快要好利索了。

臣等之所以不发一言,实在是被驸马爷这一手高妙的医术震住了,此中之事令臣等如何也想不通啊!

臣等并非有意在陛下面前装聋作哑,请您明鉴。”

“你是说,皇后和太子的病真的快好利索了?”

别的朱元璋不管,只要听到了这个好消息,就很开心了。

他那张阴沉的脸,立即又重新绽放出笑容,变脸比翻书都快。

这时,太医院判张景岳和白御医也是开口说道:

“臣等可以确保,娘娘与太子已然无恙。”

“说来惭愧,臣等苦学了数十年的医理,到头来竟然是错的。

驸马爷说《难经》之中的医理,应当以实践来证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臣等往日只知死学经典,不敢质疑先人们的医典巨著,出了问题从未想过是《难经》的错,全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最终招致在驸马爷面前贻笑大方了。”

白御医说完此话后,汪御医摇着头苦笑道:

“此乃我等之错,当初竟还质疑驸马爷不遵先人经典,如今想来实在是可笑。”

崔医士这时也开口接话道:

“是啊。

当时质疑驸马爷,如今就只觉得自己可笑,还可怜。”

“既可笑,又可悲啊!”

汪御医也是大摇起头来。

这里面就属他医龄最长,学了六十多年的医,最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竟然是错的。

可想而知,这份冲击力有多强了。

这些人现在的认知观念都崩塌了,脸上的落寞与惭愧,令朱元璋和马皇后他们看了都心疼。

既然得知婆娘和儿子都没事了,朱元璋今日心情也不错,就反而赏赐了这些太医们。

以此来安他们的心。

汪御医他们却无法接受,推辞着道:

“陛下的恩赏,臣等愧不敢受。

治好娘娘与太子爷病症者,乃是驸马爷,臣等并未出力,实在不敢愧领。”

“臣附议,陛下,臣等实在是惭愧啊,还请您收回赏赐。”

朱元璋一见他们这样,那就当自己省钱了。

“既如此,尔等退下安歇去吧。”

汪御医却又是开口道:

“老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在陛下驾前陈奏。”

“说。”

汪御医开口便说道:

“老臣以为,该当请驸马爷执掌太医院,统领太医院众。

依老臣看来,如今之医术古早落后,也该当革新了。

有些错需要纠正,臣等的医术又不够促成此事,驸马爷提到的先贤医典需要证伪,的确是如此。”

汪御医一开口,大家都是心服口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