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治疗过敏性鼻炎,会里朱氏和婺源茶院朱氏(2/2)
“…”
方言这会儿基本上算是猜到了。
自己老丈人叫朱光南,这位叫朱光潜,十有八九是一个姓并且还能排上辈分的亲戚,也就是都是朱熹公的后人。
这时候朱光潜反应过来,说道: “哦哟,原来是这样啊…”
接着他解释起来,朱光潜出自会里朱氏,会里朱氏源于婺源茶院朱氏。
朱熹就是婺源茶院朱氏。
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朱瑰奉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守婺源,官制置茶院,后家迁婺源,成为婺源朱氏之始祖,因称一世茶院。
朱熹自称婺源茶院九世孙,他的始祖是朱瑰,即婺源茶院朱氏一世祖。
好了,那没跑了。
绕半天确实是亲戚。
“哈哈哈…搞半天,原来你们还是自家人!”
一旁的叶圣陶听完后大笑道。
季羡林和他太太也一样。
“那不对啊?
既然是亲戚,隔了也不算远,朱光南教授嫁女儿没有请你?”
季羡林在一旁问道。
朱光潜说到: “又不是直系的亲戚,这哪知道去,我也是偶然机会遇到朱娴在用相机拍照,想让她帮忙拍两张才知道有这回事的。”
朱娴说道: “那个相机是我姐夫给我的。”
叶圣陶大笑: “好嘛,现在又绕回到方言身上了。”
这下算是搞明白了,方言是朱家女婿,按照辈分方言应该叫朱光潜“叔”
。
朱光潜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亲戚后,也是挺高兴。
表示得空一定去拜访,亲戚间还是要多走动的。
方言当然是答应了,还给他留了个电话和地址。
就在这时候,那孩子弱弱的提醒道: “不是说还要扎针吗?
现在不扎了是吧?”
众人一怔,朱光潜当即表示: “扎!
怎么不扎?”
“…”
孩子无语,发现自己嘴是真欠啊!
方言其实本来就是打算扎针的,结果刚才被朱光潜打断了,这会儿他孙子提起来,方言当即从自己身上掏出针来。
看到那些针,孩子吓了一个哆嗦,这可比西药的针长多了。
见到这些针,感觉自己病都好了一半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不用担心,一点都不疼。”
孩子摇摇头: “我不信!”
方言说道: “不信,试试!
真不疼!”
孩子:“…”
。
方言说道: “只有三个穴位,孔最,合谷,印堂,很快的!”
说着一针刺了下去,孩子只感觉一涨,针已经刺进来了。
他惊讶发现,还真是不疼。
问道: “这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