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55章 老何家的英国分支,儿科痛痹(1/2)

“我看就是太给他们脸了,让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

另外一个人同学有些气愤的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就是,都是惯出来的臭毛病!”

对于他们说的这些,方言其实还挺认同的。

现在这会儿已经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分不清大小王,一帮人都像是吃错药了似的,竭尽全力的想要搞点事情出来。

看来这次未来一定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一仗把他们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让他们几十年翻不了身,他们才知道自己算个什么东西。

倒是现在学校有些难做,搞的有点猪八戒照镜子两头不是人。

一边是来来回回搞事儿的越南猴子,一边是上头要求处理好这些学生间的摩擦。

看来最近这段时间,有王玉川教授忙的了。

方言现在也帮不上忙,这种事情主要方在越南学生,他们铁了心搞事儿,任由你怎么采取措施,除非你是直接用暴力手段,要不然不管怎么来,他该搞事儿还是一样的搞事儿。

就在方言思考有没有什么好点的办法的时候,廖主任和今天看病的人也来了。

院长也跟着他们一起,把人送到了方言的诊室。

廖主任先过来和方言打了个招呼,然后对着他说道: “今天这四个侨商,他们看完了我再看,这会儿我先去看望下住院楼层的人,待会儿人都过去了,我再回来找你。”

方言应到: “好,那您忙着!

待会儿这边四个人看完,我给住院部的护士站打电话,他们会通知您的。”

听到方言的意见,廖主任想了想说道: “这样也行。”

然后他就答应下来,然后就和院长两人一起去协和中医住院楼层去了。

“去帮我叫第一个人进来。”

方言对着文国华说道。

“好!”

文国华欣然应了下来,然后就去叫人去了。

接着第一个患者和家属进来了。

患者家属方言认识,是英国那边的华侨,姓闫。

在那边做的是海产行业,和之前北海道那个谷先生家里有些类似,不过他们家里搞的更加专精一些。

谷先生是海产生意起来之后就开始搞其他的业务了,他们家里是打算在这个行业开发更多的配套产业链。

开始在周围国家也投入资产搞海洋捕捞业务。

供应周围的一些高端的餐厅还有私人。

“闫先生您好。”

方言对着闫自强打了个招呼。

闫自强点点头对着方言回应到: “方大夫好!”

他是带着自己儿子回来的,病人也就是他十五岁的儿子,闫斌。

这次回来是坐在轮椅上的。

脸色看起来还挺健康,但是手脚都在轻微的颤抖,并且呈现一种怪异的姿势。

就像是一直在抽筋似的。

闫自强推着轮椅到了方言面前,然后从自己助理手里拿了一个口袋。

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文件袋,递到了放眼面前。

闫自强对着方言说道: “这是我家孩子最近的体检报告。”

“是我们特意在香江那边做的报告,要的是中文,专门带回来给您看的。”

“还这么讲究?”

方言也是无语了,自己又不是看不懂英文。

他们居然还专门去了一趟香江专门做中文体检。

闫自强说道: “我害怕英国人的报告写的没那么清楚,所以才去做一次的。”

“行,那我打开看看。”

方言对着他说道。

拆开后,方言发现里面不光是有香江的报告,还有之前在英国那边的老报告。

方言全都拿了出来。

在香江那边的记录是写的是: 患者体温39.

8℃,心律整齐,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12级收缩期杂音。

查体可见双手手指关节、腕关节,以及双下肢各关节肿胀,活动明显受限,无法站立,不能完成握物动作,且存在双手震颤表现。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ESR)为64/h。

心电图检查提示:Ⅱ、Ⅲ、aVF及V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英国那边的报告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方言对着看了下,应该是在医院里被诊断为风湿热,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报告结果。

方言抬起头看了一眼患者然后对着闫自强问道: “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吧?”

闫自强对着方言说道: “我儿子打从去年的5月起,就总跟我说两条腿沉甸甸的,走路都费劲。”

“当时我们以为他是不想上学,还因为生意比较好,所以就没再理会他,到了6月中旬,他说腿开始疼起来,我们还以为他是长身体,就给他弄了一些补钙的东西吃。”

“结果他还是说疼,这疼也不肿,但就是时不时发烧,最高烧到过41度。”

“我们看到这个情况,就重视了其来,把手里的生意停了一些,然后两口子带孩子四处寻医问药,折腾了一个月也没见好。”

“当时的医院里,医生诊断他得了“风湿热”

和“风湿性关节炎”。”

“用上强的松、保泰松后,依旧还是烧了十天。”

“退烧之后,我们办理了出院,也一直按医嘱吃药。

哪知道刚过两周,他又开始发高烧,只能再次住院。”

“这次住院时,他不光腿疼,手关节也跟着疼,连抬胳膊、弯手指都困难。”

“去查了血沉,结果高得吓人,180毫米每小时。

从那以后的8个月,简直像噩梦一样,差不多每半个月就发高烧,怎么都降不下来。

他四肢关节又肿又痛,走路要人搀,连拿个碗都拿不稳,病情越来越重。”

“为了控制病情,激素类药物就没停过,可看着孩子遭罪,我这心里真是急得直冒火。”

“在这期间我们找了英国好多家医院,但是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类似的治疗手法,当时我就没有抱希望了,开始找英国当地的中医治病。”

“然后当地一个很有名的老中医,就给我们推荐了您。”

“说是我们带着孩子回来,您肯定就能治好。”

“然后我们就打听到了您的一些消息,了解过后确实认为您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于是我们联系中侨办,回来投资个鱼罐头厂,想找您看病。”

听到这里,方言皱起眉头,问道: “等等,英国的老中医?

英国本地人还是华人?”

闫自强说道: “华人啊!”

“姓何,今年快八十了。”

方言挠头,自己认识过什么姓何的老中医吗?

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

外公兄弟几个人里,还有两支在国外。

难道这是其中一支?

“方大夫?”

闫自强对着方言喊了一声。

“哦,您继续!”

方言回过神来,对着闫自强说道。

“然后我们就在香江落地,为免您看不懂检查报告,我们又去香江那边做了一次检查。”

这时候在一旁的金世元说道: “其实…我们中医不用看这些报告,我们看病是用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这下闫自强有些尴尬的说道: “我这不是想着有报告的话,更加的稳妥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