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王劲的家底,“叫方叔叔”(1/2)
“这么贵啊?”
朱霖震惊了。
光是个设计费就能买好六七辆奔驰W116450SE。
也就是一根针都还没下,一条线还没织,就只是设计出来后,写纸上就能值这么多钱。
黄慧婕说道: “对啊,贵就是它的特征,不贵还没人买呢。”
朱霖感慨道: “太离谱了!”
“那赶紧把这东西收起来吧,这么贵放地上踩多浪费啊!”
说着她就要动手去收,这时候黄慧婕拉住她: “哎呀,没事儿,这东西设计出来就是让人踩的,你两口子放在自己卧室里,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甭管它多贵,反正都是地毯,只能放在地上。”
说着她拍了拍朱霖肩膀劝道: “行了,听我的,不让别人踩就行了,没必要收起来。”
方言对着朱霖说道: “你要实在舍不得,回头咱们捐给故宫。”
朱霖当即表示: “那算了,我觉悟还没那么高!”
说完也不提收起来的事儿了。
招呼着黄慧婕还有方言去吃饭。
黄慧婕也是哭笑不得,自己怎么劝都没方言一句话好使,果然是两口子最懂对方。
接下来,吃饭的时候,方言又把收到的那支钢笔拿出来给家里人展示了下。
虽然这又是金又是银的看起来有些闪,但是该说不说造型确实好,而且上面还有方言的名字。
量身定做,只此一份。
另外还有关于基金的事,方言也和他们说了。
以后扶持中医的基金就有两支了,一支是香江霍家的,一支是新加坡王家的。
这个霍家大家还算是比较理解,但是王家大家就不太了解了。
所以关于他们的身份的事儿,就需要询问黄慧婕了,他们老黄家和老胡家,基本上是和王家差不多时间下南洋做生意发迹的。
对彼此的情况就比较了解。
“王劲他们王家,老家是天津的,清末民初那会儿,因为打仗太乱,全家搬到了新加坡。
经过三代人的打拼,在当地华侨圈子里,王家也算是挺有名的。”
“最开始,王家靠种橡胶、做出口生意起家,后来慢慢转型,搞起了综合性投资,生意在东南亚好几个国家都做得风生水起。”
“王家现在主要做这几块大生意,最大的是金融投资,他们控股的“南洋兴业集团”
,专门玩跨境资本运作的。”
“前面几年新加坡政府搞工业化建设,王家抓住机会,投资电子厂、港口物流这些新产业,赚得盆满钵满。”
“在新加坡最繁华的乌节路,王家有不少高端商业楼。
在马来西亚,他们还参与开发了好几个项目,实力相当雄厚。”
“王劲是家族第三代接班人,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精通中英双语,这个人投资还是挺有眼力的,他这次回来看到方言展现出来的医术,要是不动心,那还真不是他的性格。”
方言恍然,说道: “看不出来他都已经大学毕业了。”
黄慧婕说道: “那个人是个娃娃脸,实际年龄稍微大一些。”
说完方言又想起王老先生,于是问道: “对了,他那个岳父,王树森是什么来头?
我感觉这人还挺厉害的。”
黄慧婕端着碗,一边夹菜一边说道: “您感觉没错。”
“王劲他老丈人王树森开了家“亚太经理人学院”
,专门给跨国大公司培养高管。
学院和王家的投资业务配合得特别好,现在已经算是他们家族生意的重要一环。”
“这个人是王劲背后的智库核心,他就是那种专门辅佐人的。”
说完她顿了顿,又透露了个信息来: “去年有人给他们家做过估值,他们家的不动产,股权,现金,加起来大概有2.
5亿美元的样子,虽然比不上香江霍家,但还是非常有实力的。”
“如果光是拿他和霍家大房比,那王劲可能还要有钱一些。”
听到黄慧婕的分析,方言点了点头,这下心里有数了。
这边吃过饭过后,黄慧婕要看朱霖写的书,今天下午都在方言家四合院。
方言则是去协和开车,然后去学校。
今天忙活了一上午,下午到学校上课就当是放松了。
等到了华夏中医研究院的时候,方言想起来今天是曾路泉报到的日子。
于是就先去赵锡武的办公室走了一圈。
赵老这会儿吃了午饭,正在办公室里打盹儿呢。
看到方言来了,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方言询问曾路泉的报到的事儿。
赵老这才回过神来。
他带上眼镜,定了定神后才说道: “你说小曾呐,他早上就来办入职了,各种手续都办好了。”
“中午吃了饭,估计在弄房子的事儿。”
“我给他分在小贺一起的,他们两家也好有个照应嘛。”
方言听到这里,对赵老说道: “谢谢院长。”
赵锡武摆摆手: “嗐,没事儿。”
说罢他又对着方言透露道: “对了,吃饭那会儿,首都医科大学还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挖他们墙角,本来这个曾路泉他们是打算重用的。”
方言一听,还有这事儿?
于是问道: “那您怎么回答的他。”
赵老说道: “我说回头学校大五学生毕业了,给他们分几个当老师,我收了他一个,还他多几个。”
“结果他还不干,说除非把你送过去。”
“我让他别做梦了。”
“…”
方言无语了,两边都是没诚意的。
接着方言又和赵老聊了一会儿,看了下还有点时间,于是和赵老告辞,打算去看看曾路泉那边。
“行,我也得准备下材料,待会去卫生部开会了。”
赵老点点头对着方言说道。
接着方言向赵老告辞,然后就朝着贺普仁和曾路泉他们所在的研究院住宅区而去。
这边修的和协和那边差不多水准,在住宅水平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就是时间上来说有点久了,外立面看起来有点老了。
方言刚来到单元门口,就看到曾路泉和贺普仁两人从楼道口下来。
两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男孩儿一个看起来有十七八岁,一个看起来有十四五岁,两人和曾路泉有七八分相似,一看就是他家里的孩子。
曾路泉出国那会儿,他们应该都还很小。
“哟,这是已经弄完了?”
方言对着他们招呼。
“我还说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呢。”
曾路泉说道: “领导客气了,我也没啥东西,有家里两孩子,还有老贺帮忙,一两趟就搬完了。”
说完对着身后两个孩子指着方言说道: “志业,志华,这个是我领导,叫…叫方叔!”
两孩子一愣,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很年轻的人,居然是自己老爹的领导,而且自己还得叫叔叔。
曾志业和曾志华两人对视一眼,有些不太习惯的喊道: “方…方叔!”
“方叔叔!”
方言有些挠头,这两个也比自己小不了多少。
居然叫自己叔叔。
不过他也没纠正,对着两人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接着方言对着曾路泉问道: “那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比如家里爱人的工作,孩子上学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