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法国夏天这么邪门?中毒后遗神经官能症(1/2)
袁姚的这个疰夏,病机为湿阻经络,阳失外越。
主要因夏季湿热之邪困阻脾胃,气机壅滞,导致阳气不能外达,出现发热、乏力、头晕、多汗等症状。
治则定为芳香化浊,温中通络,旨在祛除湿邪、宣畅气机、温通阳气。
方言接着开起来了药方。
只见他写到: 藿香10g、厚朴10g、半夏10g、桔梗10g、羌活10g、白芷10g、佛手10g、郁金12g、节菖蒲10g、桂枝3g、前胡10g、茯苓18g、甘草3g。
站在方言身后的老范和袁青山,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而就在这时候,他们又看到方言开始写起了详细的方解: 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和中,针对夏季暑湿之邪。
厚朴:行气燥湿,消除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闷。
节菖蒲:化湿开窍,醒神益智,改善患者精神萎靡、健忘。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缓解恶心呕吐。
茯苓(大剂量18g):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缓解肝郁气滞。
郁金:活血行气,清心解郁,改善情志不畅。
桂枝(少量3g):温经通阳,助阳化气,推动湿邪消散。
羌活、白芷:祛风胜湿,散寒止痛,针对怕冷、头痛、关节酸沉。
桔梗:宣肺利气,提壶揭盖,助湿邪从表而解。
前胡:降气化痰,与桔梗形成“宣降相合”
,调节气机。
甘草:调和药性,补中益气,保护脾胃。
全方围绕“湿阻阳气”
展开,以芳香化湿、温通经络为主,兼顾疏肝、健脾、宣肺,符合“湿性黏滞,需多途径化解”
的特点。
这个方子的药物配伍层次清晰,既针对湿邪壅阻的核心病机,又兼顾患者肝郁、脾虚、阳气不达的兼证,与袁姚的临床症状夏季发热、乏力、舌脉表现等高度契合。
写好之后,方言对着袁姚说道: “这个方子只是第一阶段的治疗,你的病症虽然也是疰夏,但是也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后面我还会继续调整方案。”
“那需要治疗多久时间?”
“大概一个多月时间。”
方言说道。
袁姚听到后,说道: “是第一个阶段一个多月时间?”
“整个阶段。”
“这么快?”
袁姚听到后,有些惊讶。
她可知道李成竹可是不止住院了一个月。
方言对着她说道: “我说一个月,是因为这时候距离法国夏季大概还有两个月的样子,这时候启动治疗,此时外界湿热未盛,你人体阳气尚未被外界暑湿完全压制,我们治疗可借天时优势,可以快速疏通湿阻。”
“这个阶段,湿性虽黏滞,但你的的湿邪尚未深入脏腑,因为这么多检查报告,都显示无器质性病变,所以仅表现为经络壅阻、气机不畅。”
“我药方中藿香、厚朴、羌活等芳香化湿、辛温通络药能快速宣透表里湿邪,用的是《温病条辨》“治湿当如将,贵在神速”
的原则。”
“第一阶段,先以芳香温通药祛除实邪,也就是去除你体内的湿、郁、滞,后续第二阶段,我们会转为健脾固本,养阴防燥,避免长期祛邪伤正。”
听到方言这么说,袁姚问道: “也就是说,第一阶段是治病,第二阶段是调理,我这么理解对不?”
“嗯,没错。”
方言点点头。
袁姚听到这还挺高兴的。
看来自己还是听懂了嘛。
接着她又听到方言对着她夸奖道: “你避开发病季节,来看病也是个非常好的举动,这样能够防止反复。”
“在病症未发时完成核心治疗,也可阻断湿邪,阳气郁遏的恶性循环。
如果拖延到夏季发作期,就需更长时间调整才行了。”
听到方言的话,袁姚笑着说道: “哈哈,其实本来我前一个月就该来的,但是我听说回来要投资,当时我不知道回来能投资什么,前段时间我才想好,直接回来建个丝绸厂嘛,正好供应我在法国那边的工厂,还有客户。”
“这不,想好了就赶紧回来了。”
“其实回来的时间也不是故意选在这个时间的,这时候巧合刚好选中了而已。”
方言对着袁姚说道: “欢迎回来投资建设。”
袁姚对着 “你这个人说法好官方啊。”
方言无语,自己不这么说,那怎么说?
袁姚这个思路太跳跃了,从她送真丝地毯就能看的出来。
方言这会儿把自己该做的,已经都做完了,干脆不理会她的话,笑呵呵的说道: “行了,现在你去办理入院手续吧。”
“中午之前药就会给你端过来。”
“接下来您配合治疗,会很快康复的。”
袁姚闻言,站起身说道: “好吧,好吧,期待你可以把我治好。”
说完她就准备离开,不过刚站起身她又说道: “有口罩吗?”
方言一下就明白过来,这是卸了妆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她素面朝天的样子。
他也是服了这个女人了,从抽屉里面拿出了口罩,递给了袁姚。
后者戴上后,这才拿着化妆包走了出去。
等到她走了之后,袁青山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法国的夏天这么邪门儿吗?”
方言转头对着他问道: “我记得老范和你的地理都挺好的吧?”
袁青山说道: “我研究国内的,不研究外国季节和地理。”
“法国气候类型多样,夏季海洋性气候影响北部、西部,那地方夏季温和多雨,湿度较高。”
“地中海气候影响南部,夏季炎热干燥,但沿海地区仍受湿气影响。”
“此外局部湿热环境在城市化区域,比如巴黎,这里因热岛效应和人类活动,易形成湿热微气候。”
“这种湿热环境与中医“暑湿之邪”
高度契合,很容易成为疰夏病的外因。”
“而且袁姚提到她在太阳底下活动,体温升高就会发病,说明法国夏季的高温叠加高湿,导致人体散热困难,这就是中医里的湿遏热伏,因此也加剧了“阳失外越”
的病机。
这与中医“暑必夹湿”
的理论一致。”
方言说到这里,袁青山点了点头。
然后方言继续说道: “在北方是没怎么听过这病的,但是咱们南方夏季同样湿热,特别是在两广,是有这种病出现的记录的。”
“只不过咱们传统中医和民间的经验,对“疰夏”
的防治更成熟,比如喝凉茶、食疗祛湿,而法国缺乏类似文化习惯,这才导致袁姚没有能早期干预,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病情。”
老范也点点头: “对啊,她是河南人,在生活习惯上更偏向北方,家里也估计也不知道这些,所以才会这样。”
袁青山恍然大悟,对着老范问道: “范哥,那四川有这种防疰夏的手段吗?”
老范说道: “我们家那边夏天靠着山挺凉快的,晚上睡觉还盖被子呢。”
袁青山也说道: “嘿,我们家住山腰,也是这样。”
他们两人还互相炫耀起来了。
方言无语,写完了医案后,撕下处方单递给老范: “顺便叫第三个进来。”
老范接过单子,然后走了出去。
接着他打开门对着外边喊道: “下一位请进。”
然后拿着处方单就去药房那边去了。
接着今天的第三名患者,也已经被家属用轮椅推了进来。
那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双手抱着头,坐在轮椅上,眼神痴呆的盯着地上,嘴里发出意义不明的低声自言自语。
推她进来人是另外第一对四十多的中年夫妻,两人方言都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