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疾医,阴阳医,仙家医(1/3)
刚到燕京饭店的停车场,方言就看到今天安保等级上升了。
A座新东楼,也就是马文茵所在的楼,那个门口出现了多个战士。
虽然是穿着酒店服务生的衣服,但是方言一看就知道换成部队的人了,那股子气质就不一样。
刚下车关庆维就指着旗杆说道: “还挂上膏药旗了。”
众人闻言抬头一看,发现果然如此。
方言对着关庆维解释道: “两国关系处于外交升温期,此类涉及文物归还谈判的高规格外事活动,按照国际惯例和交往的实践,会场通常会并列悬挂我国国旗与他国国旗,以体现对等外交礼仪。”
众人纷纷点头,方言说的还是挺清楚的。
这时候关庆维有些担心的说道: “那这种场合,我还要说那样的话?
这…这合适吗?”
方言笑着拍了拍愣头青小伙儿,对着他说道: “太合适了。”
“你的角色是计划关键,日方对年轻学者防备较低,你从临床细节发起质问,反而能打乱对方节奏。”
关庆维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可是这国旗…”
毕竟是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小年轻,对于这种当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事情还有些不太能接受。
而且他还是过来见偶像师兄,然后被抓了壮丁,一点心理建设都没有。
面对着这种两国人员见面的场景,有点怯场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悬挂国旗是对等礼仪,但谈判本质是利益博弈。
你质疑的是学术问题,而非外交立场,符合谈判规则。”
“而且岳教授和师父会兜底学术严谨性,你只需抛出问题,后续交由他们深化交锋。”
岳美中和焦树德点了点头,再次确认了这个事儿。
这时候王玉川也说道: “你就相当于是打架时候,那个点炮的,点了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听到这里关庆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虽然这么比喻感觉有些怪,但是也算是理解一些了。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这么波谲云诡吗?
焦树德拍了拍徒弟肩膀说道: “放心好了,事情没有那么难办的,只要记着刚才你师兄对你说的事儿,其他什么统统忘掉,不要考虑那么多。”
“好…”
关庆维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
这时候负责接待的人已经来了。
是外事部门的老熟人,给方言分四合院的那个夏秘书,听说他又升官了。
“夏同志!”
方言也不知道对方升什么位置,只能这么招呼。
夏秘书对着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他和周围众人说道: “方主任,还有诸位教授!
大家好!”
“请跟我一起进去吧,现在日本汉方医和京都大学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说着侧身对着众人做了请的手势。
方言第一个走了过去,王玉川教授路过的时候对着夏秘书问道: “夏同志,里面有日本社会党的人在吗?”
夏秘书说道: “社会党飞鸟田代表在国宾馆,他们由上级领导接待,这边都是汉方医和京都大学的人。”
听到这里王玉川教授点了点头,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社会党尤其是飞鸟田一雄,在这个年代属于对华友好派系,主张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若其在场,可能以“双方友好”
名义向这边施压,要求让步,或者要求提前交付秘方或弱化对《永乐大典》归属权的坚持。
作为友华派,社会党其实很可能以“促进双方文化互信”
为由,要求这边展现“诚意”
,如先交付部分秘方,甚至联合日方学术团体对这边形成舆论压力。
王玉川是担心若其在场,方言难以强硬执行“糖衣吃下,炮弹打回”
的策略。
此外还有学术谈判的纯粹性,当前会场仅有汉方医和京都大学人员,表明日方将谈判限定为“学术交流”
而非政治交涉。
这使方言的计划能聚焦于中医理论与文物真伪的学术攻防,比如岳美中教授和焦树德教授质疑《伤寒论》分类、季尧拖延检查时间,避免被政治议题干扰。
排除社会党干预后,谈判再次回归“以学术对抗掩盖文物争夺”
的核心计划。
只有方言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已经走到最前面去了。
王玉川摇了摇头,心想年轻人还是考虑的少了点。
进入了A座新东楼后,就有人引领他们往一楼的会客厅而去。
夏秘书跟着方言他们一起,好像是要作为团队的一员参加会面。
方言不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了,天天都过来,所以对周围的装饰也没啥稀奇的,其他人也都是上了年纪了,也都见过大场面,一个个都镇定自若,只有刚满十八的关庆维左顾右盼,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是这么新鲜。
等到快要到的时候,关庆维对着方言小声说道: “师兄,那我…我不会说日语啊?
我说中文他们能听懂吗?”
方言一怔,没想到他在担心这个事儿。
一时间也有些哭笑不得。
对着他解释道: “有翻译的,而且这帮人里面有不少都是学正统汉方药的人,说不定中文连地方口音有,让你一听还以为对方是咱们自己人。”
“原来如此…”
关庆维点了点头。
这时候夏秘书好奇的看着他,然后又看了看方言,像是要让方言解释一下,为什么如此专业的队伍里,有这么个小年轻?
方言对着他说道: “他是我师父焦树德焦老,新收的徒弟,叫关庆维。”
夏秘书露出个恍然的神色。
对着关庆维说道: “失敬!”
关庆维伸出手: “夏同志你好!”
夏秘书一怔,然后和他握了握。
把他当做是跟着过来见世面的人了。
大家都知道焦树德喜欢培养自己的门内弟子。
接下来走到了一个大接待室的门口,门前两位服务员看到方言他们来了,先点头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帮忙推开了大门。
大门一推开,里面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眼前。
主厅中央设长条形谈判桌,铺墨绿色绒布,两国国旗并列悬挂于北侧墙面。
桌面上每个位置前都摆放了青花瓷茶杯、钢笔、笔记本及这个年代外事活动使用的基础同声传译设备。
东侧墙面挂有《万里长城》水墨画,西侧陈列玻璃柜,内置仿古青铜器。
房间里没有日本人。
“不是说在饭桌上谈吗?
怎么搞这么正式?
还有他们人呢?”
王玉川看到眼前的场景,第一个对着夏秘书提出了疑问。
夏秘书说道: “他们要求的,先谈正事再吃饭,说是对双方的尊重。”
“这会儿人就在隔壁,我们主方先入场,他们然后再进来。”
王玉川教授顿时皱起眉头。
原计划是利用饭局软化谈判对抗性,便于方言执行记忆计划,结果现在小鬼子来这么一套。
管中窥豹,他认为日本此举既是文化习惯,更是策略性防备,表层遵循“尊重礼仪”
的文化习惯,深层意图限制这边战术灵活性,确保谈判主导权的防备心理。
“有备而来啊!”
方言这时候也轻笑着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