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我的不想给,他的我又想要,再访贺普仁终解病气(3/3)
现在不也是活蹦乱跳的?
这时候贺普仁突然一怔,说道: “诶!
不对,协和里能代你行针的人,应该是个针道高手吧?!”
“要不就是他也有一套好针。”
“这个人是我四川插队时候的朋友,他是家传道医的本事,会天星十二针。”
、 “怪不得!
那他用的针呢?
不是普通针吧?”
“道医金针算吗?”
方言问道。
贺普仁一拍大腿: “太算啦!”
然后说道: “我就说肯定是高手嘛!”
“这病气说,本来就是道医传出来的。”
方言看着贺普仁,没想到这位未来的国医大佬,居然在这方面懂这么多。
贺普仁看到方言一副求知欲很旺盛的样子。
于是拆完第二根天工针后,对着 “你等下,我有笔记的。”
说完他就去书架上翻找起来了。
一边找还一边嘀咕: “我记得在这里放着啊…不能是拿去丢了吧?”
“要我帮忙吗?”
方言来到书架边对着贺普仁问道。
对方摆摆手,埋头继续找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全是灰的笔记本。
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后,他翻开看了看,然后对着 “找到了,就是这个,当时我做个笔记!”
他拿着小本本对着 “葛洪在《抱朴子》里记在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这一句衍生出玉能吸附病气的说法。”
“道医将“气”
分为正气和病气。”
“正气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云笈七签》里就说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病气也就是,外感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与内伤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素问·刺法论》说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里其实就是强调病气能趁虚而入,《针灸大成》也提及“病气”
可通过针刺导出,但是没描述其具象传导。”
“道医古籍《黄庭经》用“阴浊缠身”
形容重症患者,《道藏·祝由科》里道医认为重症患者体内病气具有“传染性”
,需通过符咒、祝由等术法化解,明代《普济方》收录道医案例,记载治疗瘟疫时医师需佩戴朱砂、雄黄等“避秽”
,这些都是他们道医对于病气的防范。”
说完他合上笔记本,对着 “不过道医并无系统化的“病气传导说”
,只是存在对病气能量的隐喻化表述,特别是在经过了前面十几年,这种事儿他们就更是不敢拿出来说了。”
方言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贺普仁对着 “诶,现在明白了吧?”
“懂了!”
方言点点头。
听着这意思,还真是有这个。
贺普仁重新坐回到桌子边,开始拆第三根坏掉的天工针,同时说道: “现在这个传承制度就是这点讨厌,传着传着,一些重要的东西就传没了,这东西很重要啊,是让医者自保用的,居然你都不知道。”
方言对着 “老实讲,我来之前咨询过程老,程老都不知道。”
“他们是学院派的,传承这块儿最是遭重,但凡涉及到被认定封建迷信,那基本就别想传承下来了。”
说完感慨到: “还好,当年教员出手,要不然现在人体经络都能被认定是迷信,毕竟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只要看不见,证明不了的,就是封建迷信。”
方言点点头,当年余云岫和汪企张就是这么打算的。
“那普通医师,用普通银针,应该怎么隔绝病气呢?”
“银针本来就有隔绝病气的能力,只要不是病气太凶,都能挡住,那种能上逆的病气,能遇到的,还敢下针的也不是普通医师了。”
方言点点头,又好奇的问道: “那如果像是我和程老这种,遇得到这种病人,又只用普通银针的医生呢?”
贺普仁停下手中的动作,想了想,说道: “那…那就只能看八字硬不硬了。”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