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42章 碰巧了还得出手,余云岫的同党(3/3)

周仲平来来回回看,这个方子都像是经过仔细思考精确计算后的成果。

完全不像是方言刚才那么快时间能够想出来的。

这可是个加减化裁过后的方子,不是原来的经方,只有周仲平这种对药材特别了解的人才知道,方言这个方子的含金量。

“嘘嘘什么?”他旁边的那个小子根本就没关注重点,反倒是问起了最后一句的“虚虚之戒”。

周仲平对着同行的同学说道: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强调了不能让实证更实,虚证更虚,以免给患者带来灾祸。这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强调和遵循,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之前顾明远就是没有注意这项,当时方言同学说他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这话说完,前者终于恍然大悟。

而周仲平则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同学,你这个配伍是当场想出来的?”

“是。”方言点头。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陆修文就带着陈科冀回来了。

“诶?不是说有病人吗?病人呢?”陈科冀问道。

方言回应到:

“刚扎了针,这会儿去厕所去了。”

周仲平这好时候把刚才详细的医案递给了陈科冀。

“陈主任,这个是方言同学刚写的医案。”

陈科冀接过医案看了一眼,然后发现里面写的相当详细。

前因后果的都写好了。

看的他像是亲眼看到似的,对于方言这个解决方言,他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候,门口传来声音。

“大夫,我爸终于尿出来了!”

众人回过头,患者已经被他儿女推着轮椅送回来了。

老爷子对着方言就乐呵呵的说道:

“谢谢大夫啊,我这瘪了好多天的尿总算是出来了!早知道我就早点过来找你们中医治病了,那边医院给我折腾的够呛,一点作用都没有…”

说罢他对着儿女说道:

“我就说我们华夏人还是应该用中医治病吧?”

他儿女也露出尴尬的笑容,然后跟着连连点头。

毕竟老头子是他们送到西医那边去插尿管的。

结果折腾够呛,还没用。

这时候老爷子对着 “您再受累,帮我把肚子里的货也卸了吧!你说扎哪里,掀衣服还是撩裤子?”

方言看了一眼陈科冀,后者对着他点点头,示意他处理。

于是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那个你得等等,正在煎药。”

“哦…”老爷子恍然,这才想起刚才还有一副药呢。

方言这时候对着陈科冀问道:

“陈主任,要不您给办个入院?”

陈科冀一怔,旋即点点头:

“好!我开个条子,老同志你让家里人帮你去办理个入院。”

老爷子没有答应陈科冀,反倒是看向方言,他还是更相信三针让自己尿出来的小伙子。

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老同志,您这个病还需要调理,得住几天院。”

“哦,那好!”老爷子点点头,答应住院了。

方言又叮嘱道:

“另外住院的时候,不要吃羊肉,韭菜这些温热燥火的东西,吃点银耳百合之类东西煮的粥最好。”

“嗯嗯,好!”患者老爷子和他家属都答应下来。

接着陈科冀才开好了单子。

让他们去办住院手续去了。

方言也让张延昌去药房,告诉他们人已经办理入院了,顺道让他把杨景翔带回来。

等到人走了之后,陈科冀才对着 “你开的这个方子在经典方剂基础上创新配伍,既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又兼顾老年患者正气虚弱的体质特点。通过滋阴润燥与峻下热结的精准平衡,实现“攻邪不伤正,润燥兼活血”的治疗目标,已经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了。”

方言对着陈科冀说道:

“您夸奖了,这后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攻补比例,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接下来的治疗就都看陈主任的了。”

方言不可能在这里守着住院的老头子,所以都得交给陈科冀。

陈科冀点点头,将手里的医案本子递给方言:

“你把医案写完了,到时候我来安排后续治疗。”

“好。”方言接了过去,然后快速的将之前的细节全都写了上去。

陈科冀发现方言写的医案真是太详细了,但凡要是方言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他都想叫身边当助手了。

可惜人家是协和中医科的主任,真要算起来自己都还差方言一筹。

那边中医科主任可是独苗苗。

而且还是卫生部,中侨办,协和三方的心头好。

和自己这完全没法比。

“对了,顾明远的事情办妥了?”方言对着陈科冀问道。

陈科冀说道:

“给他们老师说了,不过劝退可能有些困难…”

“这小子有点背景。”

“是嘛?”方言微微皱起眉头。

陈科冀说道:

“他爸是汪企张的学生。”

方言一怔,问道:

“汪企张?余云岫一起那个汪企张?”

“嗯。”陈科冀点点头。

方言听到这里,直接给整笑了。

好嘛,怪不得自己看他不爽,他看自己也不爽,原来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呢。

余云岫是近代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除了他,还有一些同道中人,其中就有汪企张、庞京周、范守渊…

这个汪企张的历史同样很有说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