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不同的待遇,方哥教你赚外汇(2/3)
“方哥,来点,我吃不完这么多。”
邓南星说完直接就把排骨往方言碗里倒。
“好了好了!
一块儿尝尝味儿就行了。”
方言赶忙止住。
随后将碗里两块排骨,塞了一块儿给一旁的孟济民。
“老孟拿去啃。”
老孟拿到方言的排骨,表现的还是很高兴的。
老方其他人都没给,就给自己了。
果然自己才是队伍里的元老啊!
当然了,这么给其他人也没意见,都知道方言和孟济民最早认识,还跟着孟济民的师父朱良春学了医术。
算起来人家不光是朋友,还是没有名分的师兄弟,其他人真是比不了。
随后,萧承志和邓南星成为了周围其他人的焦点,主要是他们吃的东西太香了,邓南星这会儿已经有些后悔打两个菜了,要不说还是方哥聪明呢,肉菜都不多要。
他也就是好奇去打的,明天他肯定骑车去协和吃。
院长都说了,回去住回去吃,随时欢迎。
这不比老外花外汇券香啊?
这时候方言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高粱饭这玩意儿确实拉嗓子,配合清汤寡水的萝卜丝和粉条子,吃完感觉噎得慌,但是又感觉啥也没吃。
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吃了一块儿有肉味儿的排骨。
喝完汤在溜溜缝,这一顿中午饭也就算是完成了。
其他人吃完也陆陆续续的去洗碗去了。
方言等着邓南星他们吃完,就没有走。
然后他们就看到学校老师也过来打饭来了,他们在教师窗口打饭,用的是饭票,花花绿绿的,直接递过去不给钱。
然后就打在饭碗里面,品质虽然没有国际窗口那么好,但其实也不赖,基本上和东直门医院的医生饭菜差不多。
“方言吃饱没?
过来打点?”
这时候好久没见的岳美中教授路过时候看到了方言,对着他招呼,还从兜里掏出几片儿饭票,意思是要招待他。
老爷子这一声过后,现场剩下不多的学生们,目光都投向了方言。
好家伙,新生连学校里老教授也认识啊?
岳美中头发花白,一看都七八十岁了,绝对是老教授无疑了。
面对这位中医研究生班的发起人,方言赶忙起身呼应到: “谢谢,岳教授,我吃饱了!”
岳教授说道: “那我可不跟你客气了。”
方言笑着说道: “甭客气,您吃着。”
老爷子这才端着碗走到教师窗口,开始排队打饭。
接着陆陆续续的学校领导也来了。
现场高年级学生都对着认识的老师们打招呼。
方言认识的人也不少,包括孟济民也一样,好多都是老熟人了。
从他们身边过,两人纷纷和领导们打招呼。
“任教授!”
“王书记!”
“钟院长!”
好些都是他们编写《中药炮制学》的时候,过来打过照面的人。
一些还是他们的编委成员。
反正就是大部分都认识,就算是遇到不认识的,人家也认识方言。
有些还专门走到方言他们桌子边讲两句话。
这下周围还剩下的新生和老生们,一个个看方言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刚才吸引他们的如果是国际窗口打到的饭菜,现在就换成方言了。
能够认识这么多老师其实没什么,老生也认识,但关键是这些人对方言的态度,那和老生可不一样。
虽然没有说什么特别亲密的话,但是能够感觉到,语气态度,都和其他人不一样。
这种态度偶尔也会出现在一旁的孟济民和萧承志身上。
而方言是无一例外,全员关注的人。
本来以为这就完了,结果没想到,任应秋教授打好饭过后直接走了过来,对着方言问道: “小方啊,《中药炮制学》第七章关于'
九蒸九晒'
工艺,你试过松木蒸箱替代传统铁甑没有?”
方言一怔,然后立马摇摇头: “没有,松木香气入药虽好,但火候难控,'
文武火候论'
的量化标准现在还不清楚。”
“看这个!”
任应秋教授从兜里掏出个本子,翻到最后一页递给方言。
方言看到上面写的: “初蒸武火逼其形,再蒸文火养其性,三蒸用炭灰余温收其神…”
都不用方言问他,任应秋就对着方言说到: “过年回了趟老家,我们那里有个还俗的道士告诉我的。”
方言看了看说道: “哟,是嘛?
那是道医的手段啊,这个可以试试看。”
说完他转过头,对着一旁的老范招呼到: “对了,老范,你过来看看。”
老范放下饭盒,走了过来。
任应秋问道: “这位同学是?”
“四川江油人,和你是半个老乡,他是家传道医。”
“哦哟,老乡嘞。”
任应秋当即就换成了家乡话。
老范有些惊讶: “老…不是,任教授你是哪里人?”
任应秋说道: “我是江津嘞。”
(现在CQ市JJ区) “那确实算老乡了!”
老范挠挠头。
然后才接过方言手里的本子,看了起来。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发现方言身边的人,还真是卧虎藏龙的。
不是朱良春的徒弟,就是道医。
接着老范又和任应秋讨论了下,然后确认可以试试,但是不确定在北方会不会出现其他情况。
随后和任应秋教授又聊了一会,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方言他们和任应秋教授告别,接着去洗饭盒。
此刻班上的同学才凑过来,对着方言询问: “方言同学,你是咋认识这么多老师的。”
方言想了想,说道: “一起工作过,所以认识。”
“啊?”
众人迷惑的看向方言,你和人家教授一起工作过?
“你做什么工作的?”
有人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哭笑不得: “中医啊。”
“和大家一样,只不过我是本地的中医,认识教授也很正常吧?”
“他们也不止在学校教书,也会出去给人看病的。”
听到方言这个解释,大家才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