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18章 300SL Gullwing重上路,钓鱼新手大礼包(2/3)

我也是沾了老胡的光这才开上这玩意儿的,本来想着留着当收藏,没想到今天倒派上用场了。”

陈大导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又转头看了眼车头那枚立起来的三叉星徽:“说真的,你看这线条,没有一点多余的曲线,从头到尾都是直来直去的利落,偏偏凑在一起就特别耐看。”

说完他感慨道: “不知道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这么一款车呢?”

“肯定有那么一天的!

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说话间车已经到了什刹海,找了个地方停下车后,方言他们再次踏进了什刹海公园。

这会儿公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沿湖的空地上,卖糖堆儿、吹糖人的小贩支着摊子。

最热闹的当属湖东北角的垂钓区,早有不少“钓鱼佬”

占了好位置,马扎子排得整整齐齐,鱼竿架在石头上,线垂在水里,个个眯着眼盯着浮漂,嘴里叼着旱烟,偶尔低声聊两句鱼情,一派悠闲自在。

方言他们几个人朝着那地方走去。

“这下好了,好位置都被抢光了!”

老胡扬了扬下巴,示意他们看湖边的人群,果然每个能下杆的平坦处都坐了人,连树底下的阴凉地儿都没剩几个。

“没事儿,找个不起眼的地儿就行。”

方言笑着摆摆手,目光扫过湖面,最终落在一处相对开阔的水域,岸边有棵老槐树,刚好能挡太阳。

几人拎着渔具走过去,刚把马扎摆好,旁边一位叼着烟斗的老爷子就搭话了: “新来的?

这地儿昨天出了两条二斤多的鲤鱼,今儿个我特意早来占的,你们得往西边挪挪。”

老胡刚蹲下身整理鱼竿,闻言直起身,拍了拍自己的渔具: “大爷,咱这渔具可不是吃素的,不抢您的窝子,就在这儿试试。”

他说着从包里掏出鱼竿,掂量了两下,对着方言和陈大导他们开始传授经验: “我以前在大马和香江玩过海钓,这个选位得看水流,这湖里虽没海浪,但也得找深浅交界的地方,鱼都爱在这儿扎堆。

还有抛竿的时候得稳,手腕发力,别让线缠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唾沫星子都快溅出来,旁边的老爷子忍不住乐了,吐出个烟圈: “这位同志,您这说的是赶海吧?

这可是什刹海,小湖子一个,哪来的海钓规矩?

这儿的鱼精着呢,得用细竿软线,饵料要鲜,跟海里的大鱼不一样伺候。”

老胡愣了一下,瞥了眼老爷子脚边的鱼桶,里面果然只有一条巴掌大的小鲫鱼,尾巴还在轻轻摆。

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大爷,您这鱼也太小了,我钓过的最小的鱼都比你这大!”

“嘿,你这年轻人!”

老爷子不服气地磕了磕烟斗,“钓鱼钓的是乐子,不是大小!

我在这儿钓了十年,哪块水域有啥鱼门儿清,你那海钓的法子在这儿不好使!”

两人一搭一唱,引得周围几个钓鱼的老头都笑了,方言和陈大导也跟着乐,手里不停活儿,麻利地调漂、挂饵。

大姐夫没说话,跟着老胡的样子摆弄鱼竿,老崔则安静地坐在边上,帮着递东西。

“行了行了,都开钓吧,看谁先上鱼。”

方言笑着打圆场,率先把钩抛了出去,浮漂“咚”

地落进水里,立得笔直。

老胡和老爷子也较上了劲,各自盯着自己的浮漂,大气都不敢出,湖边瞬间安静下来,只剩风吹树叶的“沙沙”

声和鱼竿被风吹得轻晃的响动。

一刻钟过去了,浮漂纹丝不动。

老胡皱着眉,又调整了下饵料: “奇了怪了,这鱼怎么不咬钩?”

老爷子也咂咂嘴:“今儿个鱼口是差,往常这时候早有动静了。”

陈大导和大姐夫他们更是连鱼星子都没见着,急得时不时提竿看饵料。

方言盯着浮漂看了会儿,站起身说道: “换个地方,这地儿底下肯定没鱼窝。”

“哎,别急啊!”

老胡连忙拦住他,“钓鱼哪能这么没耐性?

再等会儿,说不定鱼就来了。”

老爷子也附和:“就是,这钓鱼得沉住气,哪能说换就换?”

大舅哥也一样,他在广州那边插队的时候也钓鱼,给 “你得耐心点!”

方言摆摆手没多解释,拎着鱼竿往西边走了几步,离老胡他们也就十来米远,刚好在两棵柳树中间。

这儿的岸边稍陡些,水面上飘着几片柳叶,他连窝都没打,直接把钩抛了出去。

他有预感,今天要是还在那边坐着,大概率是要去菜市场买鱼了。

他人生感悟就是不要和倒霉蛋凑一块儿。

刚才那大爷鱼没钓几条,就嘴硬。

看了下手表,至少留半个小时回去吃午饭,现在时间也不多了。

看到方言挪位置,大姐夫也拿着杆子走了过来。

他在草原上长大,还从来没钓过鱼呢。

今天过来纯属是玩新鲜的。

就在大姐夫下杆后,方言发现自己的浮漂突然往下一沉,紧接着就被拽得往水里拖。

“诶!”

大姐夫看到后,当即对着方言提醒。

“有了!”

方言手腕一扬,鱼竿瞬间弯成个漂亮的弧度,水里传来清晰的拉力。

老胡和老爷子都猛地站起身,眼睁睁看着方言往上收线。

水里的鱼应该不小,力气还挺大,鱼线在水里切的呜呜作响,方言也用出了抖大枪的劲头和鱼较劲。

“嚯,这力道?!”

一旁看着的老爷子直接放下自己鱼竿,站了起来朝着方言这边观望。

接着周围的钓鱼佬们判断: “这是弄到大鱼了?”

“这鱼小不了,至少三斤往上!”

方言旁边叼烟斗的老爷子,烟斗往马扎上一搁,干脆站起身踮着脚看: “好家伙,这线拉得‘呜呜’响,怕是撞着湖里的‘老寿星’了!”

他钓了十年什刹海,也少见这么生猛的咬口。

周围几个钓鱼的老头闻声全围了过来,原本安静的湖边瞬间炸开了锅。

“这小伙子运气绝了!

刚挪窝就上大货!”

“你看那鱼竿弯的,可得抓稳了,别让鱼跑了!”

议论声里混着脚步声,连卖糖堆儿的小贩都暂时停了生意,凑在人群后面张望。

水里的鱼显然不甘心束手就擒,猛地往湖中心窜去,力道带着方言的胳膊都晃了一下。

“别急着硬拉!

往岸边带!”

老爷子急得直跺脚,比方言还紧张,“顺着它的劲儿来,耗它体力!”

方言手腕微微一沉,顺着鱼的拉力往侧面带了带,鱼竿的弹性被发挥到极致,竿稍在水面上点出细碎的水花。

“这鱼够贼,知道往深水区钻!”

方言身边不知道啥时候已经聚集了好几个钓鱼的。

不过方言手上动作没停,时而轻提竿尖,时而缓缓放线,借着鱼竿的韧劲和鱼周旋。

自己虽然没怎么钓过鱼,但是前世看短视频可记得不少钓鱼策略,虽然钓鱼佬钓鱼不行,但是教学是真的多。

鱼线“嗡嗡”

的震颤声在风里格外清晰,每一次拉扯都引得围观的人“嘶”

地倒吸一口凉气。

陈大导和老胡一个人拿了个抄网,像是哼哈二将一样守在岸边,就等着方言溜到浅水区把鱼好弄起来。

一个大爷忘了自己刚下的竿,凑在方言身边,眼睛瞪得溜圆,嘴里不停念叨: “稳住稳住,别让它跑了!”

刚才在和老胡打嘴炮的大爷盯着水面的鱼星子分析: “看这水花,像是鲤鱼!

这季节的鲤鱼最肥,力气也最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