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12章 秽浊闭阻经络,西医查无异常真查不出?(1/2)

朱霖点了点头,说道: “希望明天人到了能看出点门道吧!”

然后她问道: “需要给廖主任说一声不?

这事儿听着还是有些风险的。”

方言说道: “不用,明天在家里看,就算是看不出名堂来,也不会搞的大张旗鼓的,况且人还是陈梦婉带过来的,他爸和她都是协和的人,有些该讲的事儿,他们一定是提前打了招呼的。”

听到方言这么说,朱霖点了点头。

时间很快的就到了第二天中午,今天上完课过后,方言回到家里吃午饭。

跟着他回来的还有楚乔南,他老爹那边的路线打通了,香江那边的壳公司,还有换皮的药,已经开始往台湾发了。

今天跟着一起回来,主要还是和老胡商量一下打广告的事儿。

台湾那边想要把货品卖出量,还得是需要打广告,但是广告就需要重新设计了,甚至是风格都需要重新弄。

一切都是先小心谨慎为主。

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就在饭桌上商量开了。

一边吃一边商量事儿,吃的时间就比较长,方言他们商量出结果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吃完了,然后陈梦婉已经带着她堂妹一家人来了。

院门被推开时,方言正和楚乔南、老胡吃着碗里最后一点饭菜,抬头就见陈梦婉引着一行人走进来。

最前头是辆半旧的轮椅,样式看起来不像是国产的,轮椅上坐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梳着齐耳短发,发梢有点毛躁,脸色是长期不见好的蜡黄,嘴唇没什么血色,双手轻轻搭在膝盖上,眼神怯生生的,看过来时还下意识往陈梦婉身后缩了缩,精神状态确实和陈梦婉说的一样,有点不对劲。

推着轮椅的男青年干瘦得很,肩膀有点窄,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套在身上晃荡,额角沁着薄汗,大概是一路推着轮椅走得急,说话时带着明显的天津腔,嗓门有点亮,东瞧西看同时感慨:“这就是方主任家吧?

可真大啊!”

他身后跟着的中年夫妇看着比陈梦婉父母年纪稍长,男的穿着灰色中山装,袖口磨得发毛,手里紧紧攥着个帆布包;女的穿件碎花衬衣,头发用发网拢着,眼角有明显的细纹,目光一直落在轮椅上的姑娘身上,进来后就有些紧张的抬手帮姑娘整理衣领。

方言这会儿也不吃饭了,赶紧起身招呼,朱霖也挺着大肚子来到门口。

“方主任,琳琳姐,这就是我堂妹陈芳,还有她哥陈磊,她爸妈。”

陈梦婉赶紧上前介绍,又转头对着陈家人说: “叔,婶,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方主任,还有他爱人朱霖同志。”

“方同志好!

朱同志好!”

患者的父亲先对着方言和朱霖招呼,然后说道: “方主任,久仰您的大名,劳您在家等着,实在过意不去。”

方言摆摆手,邀请他们: “快别这么说,外头日头毒,先进书房屋坐!”

正厅里老胡和楚乔南还在吃东西,方言就把人带到书房里面去看病。

几个人看到方言正厅里的情况,也知道方言这会儿是午饭都还没吃完呢,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方主任,要不您先去把饭吃了,我们等一等没关系的!”

陈梦婉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摆摆手说道: “我已经吃好了。”

接着他对着一旁的索菲亚喊道: “索菲亚,泡几杯茶过来!”

“好嘞!”

索菲亚点头应下。

陈家众人看到方言家里两个外国人,本来就有些惊讶,听到方言还安排外国小妞给他们泡茶,就更是纳闷了。

什么情况啊?

方言像是看明白了他们的疑惑,说道: “他们都是我的徒弟,在我这里学习的。”

听到方言的话,陈家众人疑惑并没有减少,更是面面相觑,方言也懒得解释了,对着他们说道: “进屋吧,我们先说说陈芳同志的情况。”

几个人点头,赶紧跟着进入方言家里的书房。

宽敞的书房再次给他们震撼了一下,这地方真是太大了。

还是方言再次提醒,他们几个人才反应过来,陈芳老娘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您看我们家芳芳这腿,从四月底到现在,一点知觉都没有,还往大腿上串,天津的医生查不出毛病,还有医生说她是心理作用,可这肌肉都缩了,哪能是心理作用啊!”

她说着就想撩起陈芳的裤腿,让方言看萎缩的小腿。

方言摆摆手,对着她说道: “先别急,让陈芳同志自己说说她的情况。”

方言转头看向轮椅上的陈芳,对着她说道: “昨天我在你堂姐那里已经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不过你还是自己给我讲一讲最好。”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亲属代述都容易遗漏关键信息或主观加工,所以方言需要让她自己说说。

同时方言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身心状态,从语言表达,情绪状态,能够辅助判断“秽浊之气阻滞经络”

是否伴随情志致病。

听到方言的话,陈芳有些紧张,她张了张嘴,沉默了几秒才慢慢开口,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带着点天津口音说道: “四月底那天…我去仓库清点零件,刚推开门就闻见一股子汽油味,特别冲,呛得我鼻子疼。

我想着赶紧点完赶紧走,没走两步就觉得头懵,眼前发黑,然后就啥也不知道了…”

方言皱起眉头,问道: “能说的详细一些吗?”

陈芳想了想才说道: “那天仓库的门是虚掩着的,我推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平时那门都得用点劲才开,那天一推就开了。

刚迈进去一步,那汽油味就跟泼了似的往鼻子里钻,不是平时机器上沾的那点淡味,是辣的,呛得我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她抬手揉了揉鼻子,像是还能闻到那股味,眼神里透着后怕: “我想退出去,可手里还拿着清点本,想着赶紧把货架最里头那箱零件数完就走。

结果往里头走了没三步,头就开始发沉,跟裹了块湿棉花似的,耳朵里嗡嗡响,同事在门口喊我名字,我想应,嘴却张不开。

然后眼前一下子就黑了,跟关了灯似的,再醒过来就在医务室的硬板床上了。”

她顿了顿,神情有些恍惚,像是在回忆那段难受的经历。

方言没有催促,等着她继续回忆细节。

陈芳说道: “详细的我真是记不太清楚了,现在印象最深的还是醒的时候,我发现在工厂医务室,同事说我晕了不知道多久,还是被其他人发现的。

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当时就觉得左腿麻,跟蹲久了压着似的,我以为歇会儿就好,没当回事。

结果到晚上,小腿还是麻,摸上去没知觉,脚趾头想动也动不了…”

说到这儿,她的声音里带上了哭腔,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后来我爸妈赶紧带我去天津的医院,拍CT、做肌电图,连腰穿都做了,医生说啥毛病没有。”

“我用手掐小腿,一点感觉都没有,脚趾头想动,就跟被绳子捆着似的,咋使劲都没用。

医务室的大夫说我是缺氧晕的,让我歇会儿就好,可我歇了一下午,腿还是麻,晚上回家躺床上,左腿冰凉,盖了两床被子都暖不过来,我妈用热毛巾敷,我也没感觉…”



“住了四个月院,天天吃维生素B1、B12,还有些治神经的药,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腿越来越麻,慢慢往大腿窜,现在大腿根都有点没知觉了…”

她抬手抹了把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左腿比右腿细一圈,摸上去冰冰的,盖两床被子也暖不过来。

晚上总醒,醒了就觉得心慌,跳得厉害,还出冷汗,枕头能湿一大片。

闻见油烟味、汽油味就胸口堵得慌,喘不过气,上次我妈炒菜,我差点又晕过去…”

“吃饭也没胃口,一顿就吃小半碗饭,菜也咽不下去,总觉得肚子胀。”

“来,擦一擦!”

方言递过一张干净的手帕,等陈芳擦干眼泪,才放缓语气继续追问:“除了这些,月经方面有没有变化?

比如周期、量、颜色,跟以前比有没有不一样?”

陈芳捏着手帕,眼神有些不自在,小声说: “…有。

这几个月总推迟,有时候推十几天,有时候二十天,量也比以前少,以前能来五六天,现在两三天就没了,颜色还发暗,有时候带着小血块…”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来的时候肚子也疼,不是以前那种轻微的坠疼,是拧着疼,喝红糖水也不管用。”

“平时会不会觉得口干?

想不想喝水?”

方言又问。

“口干,总觉得嘴里发苦,可不想喝水,喝了也觉得肚子胀,好像水咽到胃里就不动了。”

陈芳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茫然,“有时候还觉得嘴里有股怪味,说不上来是啥味,跟汽油味不一样,但也不好闻。”

“大便呢?

规律不规律?

成形吗?”

“不规律,有时候三四天一次,有时候一天两次,拉出来的也不成形,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陈芳的声音越来越低,像是在说什么难为情的事,“我妈说我是上火,让我多吃蔬菜,可吃了也没用。”

方言脑子里飞速梳理着这些细节,这时候一旁的患者家属递上来检查报告: “方主任,这是在天津拍的CT片、肌电图报告,还有腰穿的结果,您给瞅瞅,医生都说没毛病,可孩子这腿…”

说话的是陈芳老爹。

方言接过帆布包,先拿出CT片,对着书房的窗户举起来,阳光透过胶片,能清晰看到腰椎椎体排列整齐,没有突出或压迫神经的迹象,下肢软组织也未见明显异常,和陈家人说的一样,西医检查确实没发现器质性病变。

他又翻出肌电图报告,上面明确写着“双侧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明显差异,未见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连腰穿报告也标注“脑脊液压力正常,生化指标未见异常”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