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64章 改变命运的陈大导,出谋划策(1/2)

在二姐拿着飞机票惊叹的时候,方言和老胡在研究所这边,对着即将下班的众人宣布道: “明天周六给大家放一天假,到时候晚上在燕京饭店吃饭,有愿意带家属来的人就带上家属,这是公司名义庆祝咱们的股东全体进入研究生班。”

方言说完,众人都高兴的鼓起掌来。

好多人今天收到消息都还没来得及和家里人说呢。

因为学校这边知道他们在研究所,所以通知书是直接从隔壁送过来的,都没经过邮局就到他们手里了。

所以他们可以说是最先知道自己成绩的人。

家住在京城的人晚上还能回去通报,更多人是外地到京城来的,他们就只能发电报了。

放一天假,也是让他们能够放松一下。

这种喜事儿还是要和其他人分享一下的。

老胡这边还补充道: “希望大家都能到场,这也是公司的一番心意,到时候每个人还有一份礼物可以领取。”

老胡的话一出,顿时现场再次沸腾了。

都知道公司出手大方,没想到他们考上的研究生还有奖励,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这边宣布完毕后,家里住在京城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赶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那家里人肯定高兴。

另外还有一些人就找到孟济民,要找他用研究所这边的电台给家里发电报,告诉家里人这个好消息。

方言和老胡这边交代完毕,也就一起坐车回家了。

老胡现在比方言还高兴,之前投资的人才,现在全都成了研究生,简直就是投资的奇迹。

这一块儿,方言肯定是功不可没,要不是他带领众人提前准备了那么久时间,老胡相信现在肯定是没那么多人能够成的。

所以要说最成功的投资,还是和方言打好了关系,当时厚着脸皮拜入陆东华门下,后来又和方言开公司,一步步走到现在,现在他的核心已经转移到中医药这块来了。

而且可以说是转移的相当成功,不受到家族的管控,还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国家的政策的。

而且根本不愁销量,各种渠道都在催着他们加快生产进度。

就连生产线的改造升级都有方言老爹和老丈人帮忙,这两位搞国防工业的教授改造中药的生产线,现在已经投入生产了,确实效率和产量提高了很多,现在其他热产线也打算按照这个情况改善,并且这个改造的方法和技术,老胡还打算跑到国外去申请专利,免得到时候这东西被人偷了技术。

现在这些间谍是相当厉害,毕竟他也在用商业间谍… 监视津村制药和小林制药的工作,现在就是他搞的商业间谍在做,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钱给够,肯定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方面老胡是相当有经验的。

方言他们回到家里后,发现陈大导来了。

这家伙喜滋滋的对着方言说道: “我这次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方言一怔,旋即笑着拱手: “恭喜!

恭喜!”

这家伙上辈子的时候虽然考试了,但是依旧还是差几分,后来还是学校扩招才给他招进去的。

这次因为一些不一样的原因,在各方向的驱动下,陈大导成功的考上了。

也算是方言带来的蝴蝶效应之一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陈大导老婆孙佳林,她可是望夫成龙的典型,崇拜强者就是她的座右铭,现在陈大导能够帮着方言他们拍电影,还能考上大学,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她现在对陈大导的态度和之前有着巨大的差别。

以前总是一副对陈大导爱搭不理的样子,自从陈大导开始当正儿八经的副导演后,她就在陈大导面前变的小鸟依人了。

今天来的时候,手一直拉着陈大导,看起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恩爱。

“哎呀,不要拉着我了!

我给方哥说说话,你去厨房里帮忙!”

陈大导很硬气的对着老婆孙佳林说道。

孙佳林也不以为忤,笑着点点头,说道: “好,我这就去厨房看看大姐需要帮忙不,正好带了些山货过来,我也想露一手。”

说着,她拎起手边的布包,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

走了几步,还不忘回头给陈大导递了个温柔的眼神,那模样,哪还有半分以前“爱搭不理”

的影子。

陈大导看着老婆的背影,对着方言和老胡嘿嘿笑: “妈的,这娘们儿现在啊,比以前体贴多了。”

老胡打趣道:“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

你考上大学,又能跟着拍电影,事业家庭双丰收,她能不开心吗?”

陈大导连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迭得整齐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展开,递到方言面前: “看!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这次可是正儿八经考上的,现在拿到手踏实多了!”

他声音里满是庆幸。

方言接过录取通知书,看着上面鲜红的印章,真心为他高兴:“不错!

北电导演系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你去了正好能多学些专业知识,以后拍电影更有底气。”

“可不是嘛!”

陈大导凑过来,兴奋地说,“我们片场前几天还有那边的老师过来探班,聊天的时候他们有人说,开学后有老导演会带我们,到时候我一定好好学,争取毕业前就能独立导一部电影,题材我都想好了,就拍咱们中医的故事,把中医的魅力拍给更多人看!”

老胡在一旁笑着接话:“好主意!

到时候公司给你投资,咱们拍一部既能宣传中医,又能拿奖的好片子!”

正说着,厨房传来大姐和孙佳林的对话声。

不一会儿,孙佳林端着一盘洗好的葡萄走出来,给众人递上: “大姐说,今晚咱们多加个菜,庆祝方言考上研究生,也庆祝楷歌考上大学,算是双喜临门!”

方言拿过一个葡萄,然后问道: “对了,你们没回去报喜?”

孙佳林说道: “嗐,家里人都没有,我爸在外地我妈跟着照顾她,楷歌他爸现在也在外地帮人弄什么…”

“指导!

艺术指导!”

陈大导说道。

孙佳林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

老胡直接拿了好几颗葡萄,一边吃一边说道: “老爷子什么时候也能指导指导我们?”

方言听到后说道: “对,两位都行啊,一个是大导演,一个是建筑学的教授,咱们拍电影这方面还是离不了的。”

结果陈大导说道: “香江的人也挺不错的,能学不少东西,他们那些都和国际接不上轨。”

方言哭笑不得,敢情他还看不上他老爹和老丈人的本事?

有点飘啊!

“我认为现在我们应该学习最先进的电影技术!”

陈大导认真的说着自己的感悟。

方言刚把葡萄放进嘴里,听到陈大导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喷,咳了两声才缓过来: “你这家伙,翅膀还没硬呢,就开始嫌弃家里老头子了?”

“你忘了你爸还帮咱们改分镜脚本,把原本叙事线理得清清楚楚,香江的导演都说好?”

老胡也跟着笑,指着陈大导:“还有你老丈人,上次咱们拍外景,选址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老院子,是谁托关系帮你联系到城南那处清代古宅?

人家搞建筑学的,对空间布局、光影效果的理解,比你这刚考上大学的半吊子专业多了!”

陈大导被说得脸一红,挠了挠头,嘴上却还硬撑:“我…我不是嫌弃他们,就是觉得香江那边的拍摄手法更新潮,比如那个快速剪辑、光影运用,跟咱们这边的传统风格不一样,想学学新东西嘛。”

方言摇摇头说道: “学新东西没错,但也不能丢了老底子啊!

你爸拍了一辈子的电影,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故事节奏的把控,那是经过几十年实践练出来的本事;你老丈人懂建筑,能帮你把场景布置得更贴合故事背景,这些都是别人抢不走的优势。

你要是能把新手法和老经验结合起来,拍出来的电影才更有味道。”

孙佳林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啊楷歌,上次爸来探班,跟你聊镜头语言,你都听明白了不少,再说了,方哥他们想请两位老人帮忙,也是看重他们的本事,你可别瞎骄傲。”

陈大导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没了脾气,只好举起双手投降:“好好好,我错了还不行嘛!

等回头我跟我爸和老丈人好好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行了吧?”

众人见他服软,都笑了起来。

方言拿起一串葡萄递给陈大导: “这才对嘛!

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接下来方言他们走到正厅里,然后就等着吃饭了。

大姐整个暑假都在学习方言的做饭技巧,虽然还达不到方言的水平,但是现在也明显是进步多了。

现在做菜,家里有两个常驻的孕妇,还有小孩子,所有口味清淡的菜是必须要的,此外还有一些天南海北不同的人,口味都要照顾到。

没多久时间,饭菜就端出来了。

今天晚上的饭菜和中午自然是没得比,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家里人在吃了,所以也没那么讲究。

一边吃,众人一边聊起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因为方言接下来还要读研,所以工作这块的方向还是做些调整的。

方言放下筷子,说道:“我读研期间,主要精力会放在临床和课题研究上,研究所的日常研发这块儿,我打算交给即将回来的老贺,还有曾路泉,他们对中药提取工艺熟,之前跟着我做过好几个项目,经验足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