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34章 帮朱老分流治病,欧阳院长藏肿瘤医案曙光(1/2)

这边的事儿告一段落,方言就和赵锡武程老告辞了。

也没有回去秘方研究所,而是直接就去了隔壁的东直门医院。

朱老应该是上午看诊,不过方言猜测肯定和之前一样,又会弄到下午两三点。

果不其然,方言到的时候,这边都还在排队。

最少还有十几个人等着看病。

方言来到诊室里面的时候,刚好看到正义在啃苹果。

身边还有一盒零食。

“还没吃午饭呢?”

方言对着他们招呼。

“诶,方言来了!”

陈幼清第一个看到方言,连忙对着他招呼。

朱老这时候正在把脉,对着方言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看了起来。

“师父!”

“师父!”

安东和赵正义小朋友纷纷对着方言回应。

这时候其他患者也发现了方言,窃窃私语起来。

“诶,好像是协和那个…”

“是他!

是他!”

方言对着安东询问,果然他们一直工作到这会儿还没吃午饭,欧阳院长那边还在等着呢。

方言对着朱老征求了一下意见,要和上次一样,帮忙分一下流,要不然他们这里还得起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事儿。

朱老同意了方言的帮忙看病的要求。

就看到方言掏出钥匙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白大褂穿上,然后对着那些还在排队的人说道: “来吧,我这里也能看。”

朱老也对着那些排队的人说道: “大家分流一些到方言那边看吧。”

“他那边看和我这里看一个样。”

这评价可就高了。

“你是协和的方大夫吧?”

有人不太确定的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了点头。

见到他确认,这下大部分人都跑到他这一排。

安东和正义也就下意识都跑到了方言身边。

方言准备准备,掏出纸笔,然后就开始看病。

第一个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他自己说慢性肾炎两年,也没有浮肿,症状就主要是蛋白尿为主,在医院检查了很多次,一般是一个加号到三个三号。

主要表现是腰酸乏力,睡眠不佳,之前服用西药但是时轻时重,症状一直都没有消除,这次听到朱良春来了,所以就过来看看。

打算改用中医试试。

方言检查后发现他嘴边口角有破碎,舌苔少,舌尖赤红,诊脉弦数。

最近的西医检查报告上,尿蛋白两个加号,肾功能正常。

然后他自述还有遗金和甚至整夜睡不着的症状。

方言诊断为心肾阴虚,相火偏亢,精微下泄。

治疗的应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言开了个处方。

知母10g,黄柏10g,川黄连3g,炒枣仁12g,生地黄12g,麦冬10g,五味子5g,泽泻12g,合欢皮12g,夜交藤20g。

他这个情况已经两年时间了,临床以失眠,兴阳,遗金为主要症状,在中医里面属于是肾阴亏虚,君相火旺,扰动精室所致,所以方言选择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治疗方式。

“一周后如果还有问题,就到协和中医科,那边每天都有人,我会给他们交代情况的。”

方言写完医案,撕下手里的处方单给了患者。

患者听到后点头答应下来。

方言在同仁堂的时候,治疗的最多的三个病,一个是中风,一个是肝炎,还有个就是各种肾炎。

几乎是能遇到的肾炎他都遇到过,经验可谓丰富,这个病除了急性的处理起来能够立竿见影,其他都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治疗。

而且不止吃药,还要在生活习惯上做一些改变。

方言对着他叮嘱: “这药能帮你安睡,但光靠药不够,生活上得改三样,不然吃多少副都难除根。”

年轻人赶紧往前凑了凑,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方大夫您说,我记下来。”

“第一,睡前别碰书和收音机。”

方言在诊桌上轻轻敲着,“你舌尖红得发亮,是心火太旺,再看那些费脑子的东西、听嘈杂的声响,等于给火添柴。

睡前半小时喝杯温白开,躺在床上只许闭眼,啥也别想。”

他顿了顿,瞥见年轻人腕骨处的手表印: “还有这手表,睡觉时摘了。

表带勒着腕脉,气血不通,本就虚的肾阴更难往上走,怎么睡得安稳?”

年轻人慌忙把手表褪下来攥在手里,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

“第二,饮食得忌三样。”

方言掰着手指头数,“辣椒、韭菜、羊肉,一口都不能沾。

你口角碎,是阴虚生内热,这些热性食物吃下去,就像往烧红的锅里倒油。”

他想起诊室桌上的苹果,又补充道: “水果能吃梨和西瓜,滋阴的,但别冰着吃。

从水井里拿出来,得放温了再碰,生冷伤脾,脾弱了,肾更难补。”

年轻人突然抬头: “我本来也不爱吃那些,不过…鸡蛋能吃吗?

我妈总让我多补补。”

“一天一个白煮蛋就行,别吃茶叶蛋。”

方言摇头,“茶叶涩,会碍着药效吸收。

还有,别喝肉汤,尤其是老母鸡、猪蹄汤,你现在肾阴亏,虚不受补,那些油腻的东西进去,反而成了累赘。”

最后方言眼神扫过年轻人略显佝偻的背: “第三,别总闷在屋里。

每天傍晚太阳快落山时,去公园走半个钟头,就慢走,别跑别跳。

你这病是心肾不交,得让阳气慢慢降下来,阴气升上去,就像太阳落山、月亮出来,天地都得歇口气,你身子也一样。”

他拿起笔,在处方单背面画了个简单的时辰表:“晚上911点必须躺平,早上57点醒了就起来,别赖床。

你熬一次夜,十副药都补不回来。”

年轻人的笔记本已经写得满满当当,最后忍不住问: “那…遗金的事儿?”

“改了这些,精自然能固。”

方言合上他的病历本: “你记住,肾像个装水的罐子,现在罐底有缝,不光要补,还得少往外漏。

少想杂事,少看那些让人心跳的玩意儿,比啥都管用。”

这话说完诊室里面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虽然这年代不是网络时代,但是也有不少手抄本黄得不行,流传于各种年轻人手中。

年轻人有些脸红,不过方言倒是也没冤枉他。

只能挠挠头说道: “那我去拿药去了。”

“行了,去吧!”

方言说道。

接下来,方言继续给人看病,都是一些常见病,方言都用很快的速度看完,他这边收工的时候,朱老那边都还剩下两个人。

方言又叫了一个过来,继续看了后,朱老那边才收工。

这会儿时间已经是三点了,他们赶紧去吃中午饭,方言被欧阳院长叫着一起过去,说是要聊一聊关于几天后年中大会的事儿。

方言这才想起来,今年好像还没在给挂职的东直门医院共享过成果呢,人家每个月都给他发工资,奖金还有逢年过节什么的东西也没落下。

自己怎么说还是该表示表示了,不过该报的基本都从研究院和协和报上去了,手里没有报的,目前就只有没用的国医方,以及还不知道能不能治好的脑胶质瘤了。

跟着欧阳院长在饭桌上,方言想了想,把自己手里治疗脑胶质瘤的事儿说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