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南洋本草通诠完本,七月底的庆功宴(2/3)
众人轰然响应,一饮而尽,脸上尽是骄傲。
席间不少人过来敬酒,方言也是照单全收。
这里都是中医精英怎么都得给他们面子。
不过人来多了,方言还是对着他们说道: “以后少不了还要打交道的,大家不要搞的像是最后一次见面,一直给我灌酒啊!”
这下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接着还是有人来找方言喝酒,其中一个就对着 “有这本书在南边兜着底,前线的同志们底气就足多了!
我干了!”
方言一看这是之前在那边支援过医疗建设的同志,这酒一喝多,心里的话就说出来了。
其他人倒是也不以为意,还笑呵呵的指着这位敬酒的同志: “你看他那劲儿,待会儿可别让人把他架回去。”
刚喝完,方言还没吃几口菜,然后又来人了。
“来来来,方主任,方主任呢?”
一群年轻的研究员端着酒杯,簇拥着走到方言身边,“这杯必须敬您!
您是总指挥,没您扛着、记着、统筹着,我们哪能这效率!”
方言刚被方和谦拉着说了几句话,转身就被热情的“围攻”
包围。
他赶紧拿起自己的酒杯,里面是老赵特意给他换的白开水,笑容真诚却带点告饶: “诸位师兄,饶了我吧!
刚还在跟你们说‘不要搞得像最后一次见面’,好家伙你们是真不客气啊!”
“哈哈哈…”
周围的爆发出一阵大笑。
有小伙子促狭地喊:“方主任,咱们这顿喝完,保准还得见面!
谁不知道您那儿还留着好些个项目等咱们呢?
您是跑不掉的‘主心骨’!”
这话又引来一片认同的附和声和笑声。
此刻师父陆东华挤了过来,递给方言一大块蒸得软烂的红烧肉:“快,垫垫肚子。
光喝,胃也受不了。”
他眼神里充满了对方言这十几天殚精竭虑的关心。
“谢谢师父!”
方言对着老陆感谢,端着就吃了起来。
三个师父里面,还是陆东华和他最亲近。
这时候,夏总编和林音夫妇也端着杯子走过来。
夏总编用力拍了拍方言的胳膊,声音激动:“方主任啊!
辛苦是辛苦,可这事儿做得!
太漂亮了!
排版的活儿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们出版社拼了命也给你‘八一’前做出来!
我看了这书一出,影响力绝对小不了!
我们出版社也跟着沾光啊!”
林音也笑眯眯地说:“就是,方主任真是干啥啥行!
古籍修复、药理分析、统筹调度…哎呀,再加上一手好厨艺,今天这菜都比平常香!
真是全才!”
“回头,到我家里,我给你们再做一顿。”
夏总编笑着说道: “哈哈,那敢情好!”
这时候更多人凑过来,有人问道: “方主任,这书出来了,回头给咱们大家都签上名啊!
这可是咱们大家的军功章!”
“签!
肯定要签的,出版社印刷那边就会把咱们的名字都印刷上去,每个人都有份!”
这时候一旁一个研究员说道: “这书啊,是咱们全体智慧的结晶,功劳属于大家!
要我说,应该每个人都在扉页上摁个红手印!
这才是集体的印记!
就像是广州那边的人一样,他们也是按了手印的。”
”
这个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提议,却意外地引起了共鸣。
“好主意!
印手印!”
“对对对!
红手印!
这才够劲儿!”
气氛越发热烈,大家仿佛已经开始畅想那本凝结心血的巨著模样。
好嘛,方言算是听出来了,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那边是什么样式,这边就要什么样式的。
“没问题!”
方言说道。
“找红印泥去!”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立刻有两个年轻研究员颠颠儿的就要跑向办公室。
“书都没在这里,跑去拿过来有啥用?”
赵锡武说道。
夏总编说道: “没事儿,在空白页按上手印,到时候印刷上去就行了。”
听到这话,那两人立马跑了出去。
回来时举着个红漆印泥盒。
然后送到了赵锡武这边。
接着大家找来一张白纸,先签字,再按手印。
大家都让方言第一个来,方言他先捋了捋袖口,签完字稳稳按下手印,紫红色的指印像朵饱满的花。
接下来其他人跟上,焦树德,陆东华,程莘农,一个个的也跟着伸手,枯瘦的指关节在印泥里按了按,印在方言手印旁边。
陆东华笑道: “我这老骨头也算跟上趟了,往后这书要是再修订,我还来!”
众人排着队摁手印,年轻人们嘻嘻哈哈比着谁的手印更周正,老教授们则一脸郑重,仿佛按下的不是指印,是沉甸甸的承诺。
这时候方言见夏总编,举着相机挤进来: “都别动!
我给大伙儿拍张照!
就以这页红手印当背景,标题就叫‘中医人的军功章’!”
闪光灯“咔嚓”
一亮,把满室的笑脸和那排深浅不一的红手印都定格下来。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今天查房过后,方言给自己放假休息。
忙活了十几天时间,脑细胞死了一堆,总算是把任务完成了,这时候才有空管其他事儿。
老爹和老丈人还有马文茵和她的生活秘书已经把生产线说明书搞定了,现在正在研究升级。
今天这会儿在方言书房里研究。
方言则是在院子里忙活,媳妇儿闲的没事儿,也在家里弄了一点东西种上,不过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基本上都没存活,方言这会儿在忙着重新种上花草。
“这大热天的不容易种活!”
小老弟是种过地的,对着方言提醒到。
“没事儿,弄着玩嘛。”
方言轻松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