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我大概是飘了?想让李可当助理?(1/3)
方言话音刚落,诊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几人都愣住了,许建强下意识地皱起眉: “可热痹的典型症状是红肿热痛,他下肢关节明明不红不肿…”
“未必都是如此才算。”
方言拿起萧承志写的医案,指了指“腰骶部牵扯两下肢疼痛”
一行说道: “《金匮要略》言‘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不伸’,热痹也分深浅。
患者疼的地方是腰和屁股那儿,还带着两条腿一起疼,所以问题出在筋和血脉里,不是关节的事儿,因为湿气和热气堵在经络里,没窜到皮肤表面,所以关节不红不肿,但身子里头热得厉害,才会尿发黄、手心发烫。”
他抬头看向患者:“你疼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腿里像有股热气往外冒,越按越烫?”
患者愣了愣,连忙点头:“可不是咋地!
特别是到了晚上,在窝里就觉得小腿肚子那儿烧得慌,恨不得伸到被子外面晾晾才舒服。
可真一沾着风,那疼劲儿立马就上来了,比之前还厉害!”
方言一拍手对着许建强问道: “听懂了吗?”
许建强张了张嘴,他脑子里还没捋清楚,不过确实已经感觉自己刚才说的方向是错的。
这时候方言放下医案又说道: “他之前吃的那些驱寒的药、喝的虎骨药酒,根本就是弄错了,你想想本来就有内热,还一个劲儿用热乎东西,这不就是火上浇油嘛!
酒这东西是燥烈的,虎骨又是补阳气的,他本身就阴虚火旺,再灌这些进去,就像给盖着盖子的闷锅添柴火,热气全堵在身子里散不出去,那疼劲儿能不越来越厉害吗?”
这时候全程在一旁听着的萧承志眼睛一亮,毕竟是跟着方言研究过不少医案的,他在理解方言思路上更加快速,立马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接过话茬说道: “我懂了!
重点不在‘肿’而在‘热’,他的热是郁在里的,没发出来!”
“这下说对了。”
方言点头。
这时候方言转向患者,说道: “你这病都一年了,好不利索。
刚开始可能是受了点凉、进了点湿邪,但拖久了早就变成内热了。
再加上你在罐头厂上班,那地方本来就潮乎乎的,你又老坐着不动,湿气和身子里的热搅和到一块儿,把经络堵得更严实了,疼起来自然更难缠。”
患者张了张嘴,露出个似懂非懂的表情来。
他想了想对着 “方大夫,既然判断准了,那…那就听您的,直接开药吧?!”
方言对着萧承志说道: “现在辨证明白了,你来开吧!”
萧承志点了点头,快速的开起了方子来。
方言盯着他写的方子,第一个就是秦艽。
当即就明白过来这要用大秦艽汤化裁。
患者此前用“驱寒方剂加上虎骨药酒”
温燥助阳,犯了“以热治热”
的错误;而大秦艽汤化裁后以“清热、祛湿、通络”
为主,兼顾养阴活血,恰好纠正了“添燥火”
的弊端,符合“热者寒之、湿者利之、瘀者通之”
的治则,还是有合理性的。
过了一会儿,萧承志就把方子写好了,他检查了一下,还看了方言一眼,下意识的想询问下方言到底对不对。
方言没说什么,直接示意他给患者。
患者家属接过方子,这时候金无病压低声对着方言问道:“不用加什么补药吗?
他疼了一年,我看人都瘦脱相了…”
“这会儿补不得。”
方言摇头。
“为啥?”
金无病问道。
方言想了下说道: “打个比方吧,好比水渠堵了,先得疏通,再谈蓄水。
现在用补药,只会让湿热淤得更牢,需要等疼痛减轻、尿色转清,再用当归、枸杞调补才行。”
一旁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几人听得连连点头。
许建强这会儿对着拱手道: “方大夫,刚才是我太死心眼了,光盯着“红肿热痛”
这些表面样子,忘了这“热痹”
的热也分在里头还是在外面!”
方言摆摆手,示意不碍事。
萧承志这边对着患者歉意地笑了笑: “对不住,让您等久了!”
“没事,没事…”
患者和家属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拿到药方后就想着赶紧去拿药去,摆摆手也不怪萧承志了。
不过他们转过头还是对着方言道谢道: “方大夫谢谢啊!”
“真是多亏您了。”
说完过后,他们才去抓药去了。
排队的人群也没了怨言,有人小声议论: “还是方大夫厉害,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难怪都说他是神医呢…”
“那是,刚才他们讨论那么久时间都没搞出结果来,看看方大夫才来了多久?”
“就是就是…”
这些对话都被房间里的人听到了,搞得萧承志还有许建强他们很尴尬。
方言就当做没听到,对着萧承志说道: “行了,接着看诊吧,以后遇到拿不准的,看病机的转化,别被表面症状困住了。”
萧承志若有所思,然后用力点头: “嗯!
记住了!”
接着方言便和金无病两人走了出去,再待在这个地方,外边那些讨论的声音还会有。
到时候房间里的人更加尴尬。
等方言走出诊室,金无病连忙凑上去: “方哥,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刚才那情况,他们看着都头大!
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给解决。”
“好了,别拍我马屁了。”
方言摆摆手,刚才那个情况如果不是他们一直搞不定,方言也不会出手。
萧承志这个人平时还是挺好面子的。
甚至比李正吉都还要面子,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寻求自己的帮助,就像刚才那也是人家患者马上就要发飙,你又刚好走到他诊室,他才顺道问了下自己。
他这个人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医德充沛,不会因为好面子而胡乱开药。
以前方言见识过那种自己没什么本事的医师,遇到搞不定的病症,没办法辩证清楚的时候,直接瞎开一个药让患者回去吃。
患者吃好了就证明他猜测是对的,患者如果吃不好,那就证明他猜测是错的。
拿着患者当小白鼠用。
中医的名声就是被这些二把刀败坏的。
还好现在这个年代的中医,方言遇到的都大部分还算比较讲究。
是遇到过几个人渣比如古修堂,比如戚勇。
这时候,方言看到谢春荣回来了,对着他招呼道: “春荣,给我拿几张外来人员的食堂饭票。”
谢春荣一怔,从自己兜里掏出了饭票来,这原本是准备给金无病他们用的,有时候他们中午会在食堂这边吃,但是又不喜欢和中医科室的人一起,所以医院这边就给他们准备了饭票。
“金先生。”
谢春荣下意识的就给金无病递了一张。
“再给我几张。”
方言说道。
谢春荣这时候才反应过来,问道: “是给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那几位的?”
“当然了,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不能一顿饭不招待吧?”
方言对着谢春荣说道。
谢春荣赶紧递给了方言好几张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