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31章 绝危“无根、无神、无胃”,急救卧底眼线同志(2/3)

空气中弥漫着碘伏与血腥味,墙角的医用推车散落着带血的纱布,金属托盘里的镊子还沾着褐色药液。

方言刚到地下室,就听见病床上的病人发出含混的呻吟,他的左手五指如鸡爪般蜷曲,右腿不受控地抽搐。

一个看起来像是医生的人,见方言进来,抬了抬下巴: “左半身从肩颈到脚趾都没知觉,腱反射亢进,瞳孔对光反应减弱。”

“血都止住了,我们这会儿正在给他输血。”

方言凑近查看伤者头部包扎情况,纱布边缘渗出的血水已呈暗褐色,用手指轻触伤者颈侧动脉,跳动微弱却紊乱。

方言看着解开的伤者衬衫,这胸口位置有青紫色的挫伤,应该是跳楼时撞击树枝留下的痕迹,另外右肩锁骨处还有一道刀伤,皮肉外翻如咧开的嘴。

“他叫什么名字?”

方言对着医生问道。

“孙凯。”

对方回应道。

“孙凯同志,能听见我说话吗?”

方言轻拍伤者脸颊。

对方眼球艰难转动,瞳孔里映出晃动的白炽灯,却发不出声音。

邓财递来手电筒,方言翻开伤者眼皮,只见眼底静脉怒张,结膜有片状出血。

接着方言开始用手摸他的脉搏。

脉势细如游丝,指下若有若无,而且忽快忽慢间偶有停歇,血管壁僵硬如琴弦,按下去毫无柔和感,指尖能清晰感受到血瘀阻滞的涩滞感。

这是典型的“危脉”

之象: 细脉主气血大亏,代脉(歇止)示脏器衰竭,涩脉表体内瘀阻。

三种脉象并见,意味着伤者不仅颅脑重创,更有脏腑虚损、气血离经之危。

方言皱起眉头,来到患者脚边,开始去诊患者的太溪、太冲、趺阳三脉。

指尖触到脉搏时,方言心头一紧。

太溪脉(肾经原穴)方言摸到沉细欲绝,如冬日冰下流水,隐约可辨却极其微弱,重按至骨方能触及极细搏动。

肾为先天之本,太溪脉微弱提示肾气衰竭,颅脑损伤已累及根本,元气即将脱散。

诊太冲脉(肝经原穴)方言摸到弦细而涩,如刀刮竹,节律紊乱且有间歇,偶见乍疏乍密之象。

肝主疏泄,太冲脉弦涩示肝血瘀滞、风阳内动(对应患者抽搐症状),歇止则为肝阴将竭之兆。

最后方言摸到趺阳脉(胃经原穴),这里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虽表面洪大却重按无根,偶有虚弦之感。

胃为后天之本,趺阳脉虚浮提示胃气衰败,气血生化无源,颅脑损伤后机体已无法维系基本运化功能。

三脉合参,尽显“无根、无神、无胃”

的危候,太溪脉微为“无根”

,趺阳脉浮为“无胃”

,太冲脉乱为“无神”

,此乃脏腑精气衰竭之象。

“怎么样?”

薛震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咂咂嘴,努力让自己镇定一些,回应到: “稍微有点严重。”

“那能治不?”

薛震对着方言问道。

“试试吧!”

方言说道。

“他这个情况,先要回阳固脱,开窍醒神。”

“我给你开个方子,马上去煎药,我在这里给他做针灸,先能顶一会儿是一会儿。”

“好!”

薛震也不废话了,让方言赶紧弄。

方言拿起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人参30g(另煎兑服,大补元气)、附子15g(先煎1小时,回阳救逆)、干姜10g(温中散寒); 苏合香丸1丸(化服,开窍醒神)、石菖蒲15g(化痰开窍)、郁金12g(解郁开窍); 三七粉6g(冲服,止血化瘀)、龙骨30g(先煎,收敛固脱)、牡蛎30g(先煎,潜阳熄风)。

煎服法:急火煎药,取汁200ml,分2次鼻饲(如果针灸后,患者依旧昏迷无法口服),4小时1次,昼夜不停。

写好后方言交给了薛震。

五师兄也是学过中医的人,立马看出来,这是参附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他点头说道: “好,我去办,你现在赶紧给他针灸。”

方言点了点头: “你快去,我马上下针。”

说完他意识到自己有针,但是没有艾绒,于是问道: “对了,这里有艾绒或者艾灸条吗?”

“有的,我让人马上给你拿下来。”

方言对着一旁的李冲说道: “李冲你去跟着拿下来。”

“好!”

李冲点头。

接下来方言掏出自己的随身带着的海龙针,然后用酒精在患者身上穴位擦拭了一下后,他让邓财拿着电筒照着,开始准备下针。

“把灯移近些。”

方言指了指穴位沉声道。

邓财连忙举起手电筒,光柱聚在伤者百会穴处。

接着只见方言左手拇指按压患者印堂,右手持针,以指代尺,量定百会穴位置后,突然以腕力快速刺入,针尖没入皮肉时几乎毫无阻滞,这是“飞针”

绝技,需借势而发,能减轻患者痛苦。

一针下去后,薛震还在一旁看着患者动静。

“没事吧?”

他有些担心的问到。

方言转头说道: “哎呀,你怎么还在?

赶紧去吧!”

“噢噢!”

薛震赶忙点头,转身大步流星朝外走,皮鞋在地下室台阶上敲出急促的声响。

方言这边继续把注意力专注到患者身上。

他拿起第二根海龙针,指尖轻弹银针,这会儿针尖在邓财手中的电筒光下泛着冷冽的弧光。

他心里默默丈量了一下患者百会穴至风府穴的距离,接着第二根银针已顺着督脉走向刺入风府穴,指腹轻压针尾,开始行针。

下一秒。

只见伤者睫毛剧烈颤动起来。

“诶,有效果!”

邓财惊喜的说道。

“这是针感传导至脑窍的迹象。”

方言解释道。

这时候刚才那个西医大夫也认真的看着方言动手,眼前这年轻人,他可知道是名动京城的神医,现在这一手好像确实有点东西。

不过嘛,人还是没醒。

“接下来是关元、气海。”

方言头也不抬,第三四根海龙针已没入穴位,腕力微沉,施展出补的手法,针柄缓缓转动间,患者腹部肌肉轻微抽搐。

邓财凑近时,分明看见银针周围皮肤泛起淡淡红晕。

海龙针得气的效果远超其他,所以方言才这么喜欢用这玩意儿。

接下来是太冲透涌泉。

方言行针完毕,然后用手示意邓财将光柱下移至足部。

接着第五根海龙针的针尖从太冲穴斜刺而入,直透足底涌泉穴,手法如游蛇入洞,一气呵成。

就一秒多以后,伤者蜷缩如鸡爪的左手突然松开,五指微微伸展。

邓财震惊的瞪大眼睛,手中电筒险些跌落。

“效果这么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