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岭南中医魁首邓铁涛,方大人又是我出卖你(1/2)
因为之前和沈怀民打过招呼,所以方言还是打算先去找沈怀民,然后由他介绍去找邓铁涛邓老。
所以,手里的这两罐子茶叶肯定是不够的。
去之前还是去了一趟这边的商店,买了一些当地糕点。
司机带着方言去了一家在荔湾区第十甫路67号的的糕点店。
据说是光绪十五年,也是是1889年创办的糕点店,叫莲香楼。
其以莲蓉制品为特色,方言买了一些推荐的鸡仔饼、老婆饼。
鸡仔饼咸甜适中,内有猪肉、花生、芝麻等馅料,香酥可口。
老婆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
接着才开车往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就是麻行街五十二号而去。
方言在车上把礼物分成了两份,一份是给沈怀民的,另外一份才是给邓铁涛的。
这时候已经要到下午两点了,沈怀民回家应该是已经吃完饭了。
没多一会儿,车停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红砖墙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标语格外醒目。
方言抱着礼盒下车,只见门诊楼前的梧桐树下,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围着一台老式自行车讨论什么。
有人看到了红旗轿车下来的方言,对着众人提醒。
广州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经常有干部来看病,红旗车其实不少见,除了看病的还有干部过来送礼看望的。
但是车里下来这么年轻的人,那就比较少见了。
“同志,请问沈怀民沈医生在医院里吧?”
方言拿出烟一边递给众人,一边问道。
几个医生也没客气,接过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应到: “真巧,他刚回来没多一会儿。”
说着其中一个医生问道: “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吧?”
方言点点头: “我是京城来的,这是我的证件。”
说着他把研究院的证件拿了出来。
众人接过去一看: “哟,华夏中医研究院…研究所主任!?”
“啊?”
周围人惊讶。
“系啊?
等我睇下!”
“咁后生嘅?
(这么年轻?
)”
然后指着上面的名字: “看这里…”
“方言!”
“唔系嗰个‘方言’挂?
(不是那个方言吧?
)”
然后有人说道: “怀民肯定知嘅,去传达室给佢打个电话,叫佢出嚟!
(怀民肯定知道,传达室去给他打个电话,叫他出来!
)”
“你带那位方主任去树下坐阵,我去揿电话!”
然后拿着证件的人递还给了方言,并说道: “方主任,您稍等啊,我同事去打电话,这里树荫下舒服,到这里来吧!”
“谢谢!”
方言接过证件,来到树荫下站定。
“方主任从京城到广州这里来做什么啊?”
一个水杯里放着胖大海的医生,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笑着回应道: “出差,顺便拜访一下朋友的师父。”
有人惊讶: “沈医生啊?”
方言摇头: “不是,是邓铁涛邓老,我是萧承志朋友。”
众人恍然: “原来如此!”
然后有人终于忍不住问道: “那你是京城那个…治好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方言了?”
方言点头道: “是我。”
听到方言确认后,众人都纷纷上来握手: “原来是方大夫,幸会幸会!”
“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没想到今天能够见到。”
方言和众人握手后,拱手道: “诸位抬举我了。”
接着有人问道: “听说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来找你要过秘方?”
方言惊讶: “你们消息这么灵通啊?”
他们笑着说道: “香江那边的新闻咯!”
方言点头: “嗯,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我还没给他们。”
接着立马有人说道: “这个不要给了,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沈怀民的声音: “方老弟!”
方言转过头,看到沈怀民已经小跑着过来了。
他挥挥手: “沈哥!”
接着他对着其他医生拱了拱手说道: “诸位,回头再见!”
“好好!”
一众医生点头。
“您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沈怀民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从司机手里接过了提礼物的网兜,然后晃了晃说道: “特意过来找你,帮我引荐去见一下邓老。”
说完还把一袋网兜递给了沈怀民: “这个是莲香楼的糕点,给你带的。”
沈怀民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你这也太客气了!”
不过他马上接了过去,对着方言招呼: “走吧,我这会儿正好没事儿,带你去找我师父。”
“今天我回来就和他说了你…”
方言递给司机同志一包烟,麻烦他在这里等,然后才跟着沈怀明一起朝着医院里面走去。
沈怀民他领着方言往医院后巷走,绕过门诊楼,穿过一片种满艾草的苗圃,青石板路尽头是一个医院员工楼的小区。
里面除了几栋十层的楼房,还有一些单独的小院二层洋楼。
带着方言来到其中一栋,沈怀民抬手叩门,门内院子里两只和方言家里一样的五红犬警惕的跑了过来,看到沈怀民后立马摇起了尾巴。
“这两只狗是附近村里的患者送他的,大的公狗叫‘阿杏’,小的母狗叫‘阿桔’,最通人性。”
沈怀民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点头透过栅栏往院子里看去,看到里面铺着不规则的花岗岩地砖,东侧墙根种着一丛霸王花,肥厚的茎干攀着竹架向上生长,顶端垂着几朵未开的花苞,形如青瓷酒壶。
西侧有棵一人高的龙眼树,枝头挂着青绿色的小果子,树下摆着一张斑驳的石桌,桌上散落着几味晒干的草药深褐色的陈皮、浅黄的菊花、还有几茎带根的夏枯草。
靠近屋檐的地方,放着一个用的发亮的铁药碾子。
正对院门的是栋两层小楼,外墙刷着米黄色的石灰,二楼窗台摆着一排瓦罐,里面种着紫苏和葱苗。
一楼的纱门敞开着,能看见客厅里的酸枝木八仙桌,桌上摆着个粗陶茶壶和几只蓝边茶碗,墙上挂着幅《神农尝百草》的年画,两侧贴着泛黄的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
“怀民,是你吗?”
二楼楼顶上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询问。
“师父,方老弟过来了!”
沈怀民大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