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最(2/2)
就是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是现成的,就是光拾掇,没有十天半个月也拾掇不利索。
让他们哥几个先挤两天,等把老三安顿妥当了,咱们再慢慢拾掇那边!”
杜『奶』『奶』说的很和声细气,却给满心期待的祖孙几人浇了一盆冷水。
这边自己刚跟街坊邻居住熟,老太太有点不舍得。
那边的大院子虽然好,可是高门大院的,跟街坊邻居打交道都不方便。
老伴发话了,正在兴头上的杜爷爷不由讪讪不语。
不过,杜爷爷觉得自己必须要重申一句,这不是自己怕老伴,是老伴说的有道理,看李老哥他们不赞同的眼光就知道。
杜皓宇他们是浓浓的失望,搬到那边,他们不仅有一间带洗手间的卧室,还有一间小书房。
可是,老太太说的也有理,不是想搬就能搬的。
所以赞同声也格外有气力,“哦!”
李清源老两口,虽然被兄弟几个一致认定为是家里最权威,最具威严的。
可是,这老两口也是在讲原则的前提下,最稀罕孩子的。
“反正这边也快住不大开了,我看,就让皓宇他们先搬到那边住!
他们顶多也就一床铺盖,一箱子衣服,搬起来也快。
咱们这些老的,还是在这边,稍微紧巴点也热闹。”
李清源慢里斯条的做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
李清源话音还没落,杜皓宇他们嗷的一声,差点蹦起来。
李爷爷不愧是最有威严的。
杜爷爷一看几个孙子、外孙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算了,李老哥可是高级知识分子呢,就让李老哥帮自己继续□这群皮猴子。
杜皓宇他们刚才喊完那一嗓子就后悔了,这会,见自家老爷子不跟他们计较,一个个溜的比兔子都快,赶紧回房间收拾打包行李去。
几个小兔崽子都已经跑了,杜爷爷也没继续讲杜家家谱的兴致了。
散场,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亲人。
西厢房,芽儿洗漱完,正斜靠在床头看书,就听门口自家老爷子隐隐约约的喊声,“芽儿,睡了没!”
芽儿吓了一个激灵,趿拉着鞋,赶紧给老爷子开门,“还没!
爷爷,您怎么还没睡啊?”
听宝贝孙女这么问,杜爷爷挠了挠脑门,难得不好意思了一回,“那啥,今儿个太高兴了,有点睡不着!”
“那我给爷爷按一按,省的您精神一直这么紧绷着!”
芽儿说着,把老爷子往椅子上一按,白白嫩嫩的小手,在杜爷爷刺拉拉的头皮上按摩起来。
也幸亏爷爷身子骨向来硬朗,要不然,今天这又惊又喜的,肯定受不住。
[ “哎!
那芽儿就给爷爷随便按一按!”
宝贝孙女孝顺,杜爷爷乐得半眯着眼,靠在椅背上,“对了,芽儿,你那宝贝里面有没有小杂鱼,柳根、白条、麦穗鱼啥的都行。
菜市场都是大鱼,大鱼炖出来没那个味。
你三爷爷小时候,就爱吃杂鱼焖饼子。
小杂鱼用大酱炖上小半锅,周围再贴上玉米面饼子。
最后鱼刺都炖的烂烂的,他六七岁的时候,都能啃上三四个大饼子。”
“有!
俺爷爷说有,它就得有!
不过,杂鱼焖饼子,爷爷光这么一说,我都快流口水了!”
灯光下,芽儿看着自家老爷子已经放松下来的神情,语气更加轻松。
“嗯!
还能裹上面糊糊,用油一炸!
焦黄焦黄的,把鱼刺都能炸酥了!
对了,还有!
芽儿,明天咱爷俩一起去菜市场转转。
顺便你再给爷爷你弄点山栗子、山核桃啥的,再弄点野果子。”
杜爷爷一点一点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好!
明天还可以让『奶』『奶』先把山栗子炒出来!”
“哎!
再买几斤上好的五花肉!
明晚晚上就用小火炖上!
后天,烧个红烧肉,做个回锅肉。
你三爷爷爱吃那一口肥的。
那时候日子穷,别说平时了,就是过年,能闻上个肉腥味就不错了!
有一年,我给你俩叔爷爷在山里弄了一只梅花鹿,那时候县里还有地主老爷……”
作者有话要说:大姨妈又驾到了!
~~~~(_)~~~~ 啥时候才能爆发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