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但面对这些,只是出些钱的要求。

王文武还是很快痛快的答应了。

莹儿的未婚夫一下子没找到,只能慢慢的寻找,毕竟,不是什么的歪瓜裂枣都可以当王文武的女婿的。

想想之后的生活,粮食价格依旧高涨。

王文武甚至之起了,卖一个大院子专门做仓库的想法。

也不担心没人看着。

护卫队员的家人,干这事情正合适。

王文武是一边购进大量的粮食,一边是给莹儿寻找合适的未婚夫。

这一圈挑下来,王文武至少确定了一个标准。

那就是自己的亲家,绝对不能是个烟鬼。

这家里大人抽大烟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不抽大烟反成了一个稀奇事。

其中一家就是。

王文武跟着媒婆进到哪家屋里,见到客人哪家人第一个动作并不是上茶,而是上大烟。

当得知王文武不抽***时说道:「***是什么,亲家。

***是天地间的钟灵毓秀啊!

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抽呢?

」 王文武见此人一家都已经被***浸染了,根本没有过多和他们废话。

只是出来后对媒婆说道:「这以后。

要是哪家里人还是抽大烟的,你就根本就不要带我过来了。

」 媒婆心里不服气的说道:「哎哟,我的武爷,您这是少见多怪的。

这满北平城里,只要是家里过得去的,谁没抽过大烟呀?

您要家里面没有抽大烟的,那可我可真找不着哎!

」 王文武说道:「找不着就找不着吧!

我就不信了。

在这北平城里家里只要过得去的,就都离不开这***了。

」 媒婆甚至想试着劝下王文武,毕竟是家里抽大烟的人,好找这不抽大烟的。

自己可是一个都不认识呀!

难道让这到手的鸭子飞了不成?

媒婆说道:「武爷,您是找姑爷,只要是姑爷不抽,您看这样如何?

」 王文武压根没管媒婆说些什么。

直接说道:「按我说的标准找。

」 见王文武油盐不进,媒婆嘴里有些不干净。

王文武看着还需要其他媒婆找姑爷,现在要是把媒婆打了,名声必然不好听。

谁还会用心找呢?

所以王文武就没就像没听到一样,径直离开了。

舒锦熙则在一旁说道:「哦!

今天是怎么回事的?

那个媒婆声音可不小,这可不像你的风格!

」 王文武说道:「我的风格?

你说说看我是什么风格?

」 舒锦熙说道:「当然是立马转身打他一顿了。

今天怎么忍住了?

还是在想背地里再下黑手?

」 王文武说道:「这以后咱们姑娘,少爷的倒是少不了麻烦这些媒人。

我这个当爸爸的。

可不能让他们口碑蹦了。

」 舒锦熙说道:「这有什么关系,你这个当老爸的那几个姨太太,有几个是你娶回来的,不都是自己买回来的嘛,到时候要是实在找不到人的话。

你就给你儿子买几个回来就是了。

所以,怕什么,走我们回去抽她一巴掌去!

」 对于舒锦熙的调侃王文武头也不回的离开。

自己只是对媒婆的审美觉得不好而已,现在女孩虽然不像古代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但也尽量不会在外面抛头露面。

而且自己跟媒婆去女孩家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女孩的长相。

得到的只有众人的评价和媒婆口中的长相。

所以王文武才会去人贩子那里挑选自己喜欢的类型。

或许北平城里。

家里没抽大烟的人真不多。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王文武都没有收到来自媒婆的消息。

王文武的心情就像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一点也不明媚。

今年的雨水从春季开始就一直在下大雨,降雨量在七、八月达到高峰。

整天,整天天气阴沉沉的。

让王文武有一种回到南方的感觉。

只不过雨下这么长时间。

也不知道南方的堤坝,能否承受的住,自清朝 灭亡以来,南方的堤坝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修缮过。

时间没过多久,南方传来了,王文武所担心的消息。

长江洪峰抵南京。

长江以北的淮河同时发生水灾,导致京杭大运河在高邮湖附近的堤防崩溃,其中一个估计在凌晨时分有近二十万人在睡梦中淹死。

王文武从上海《申报》看到报道:「5月至8月,苏皖鲁豫诸省发生特大洪灾,江苏16县受灾面积17,424平方公里,受灾户数户,受灾人口人,迁移人口38,200人,死之908人,财产损失元。

」 江苏泰州城淹水4米,城里半年才退尽了洪水;而里下河平原到第二年春天才退尽了洪水。

《申报》上载:「江淮云汉诸区,经洪水浩劫后,孑遗之民,无以为生,入春以来,又遭久旱,蔓青不发,即高阜之地,潦退较早,种麦者,亦必待至6月方能收获;种稻者至9、10月,始有收割,在此数月间饥馑殆不可免。

AH、江苏、湖北等省荒情共同,地方元气既伤,人民生机几绝,迩值春荒,于是饿殍遍野。

因去岁禾谷被水漂没,无粟可食,乃剥取树皮,磨成粗粉,掺以水藻、草根、树叶等物,蒸而食之,虽难下咽,聊胜枵腹。

各河溪沼,凡生产水藻之处,均有主管者昼夜看守,不许他人偷采。

水藻上市,每斤售至二百文之多。

暮春之时,以树皮、水藻采食殆尽,灾民乃联群结队,纷往田间,剥取大麦苗,回家煮食,因缺乏滋养性,食后面皮无不浮肿。

尸骸遍野,无人掩埋,加以天气亢旱不雨,以至时疫流行。

穷乡僻壤之所,卫生毫不设备,一旦染疫,速于瓜蔓,一人得病,传染一家,死者无棺盛殓,往往弃尸田野,种种惨情,目不忍睹。

棺木出售一空,大小木店概改制棺木。

」 这水灾过后,自然有大疫。

可各个掌权的大帅们正忙着争权夺利,哪有空管这些?

甚至是盼望着洪水把对方的军队给淹死了。

自己可以不战而胜。

可这大帅们美好的期望并没有发生。

只是北平城里的粮价又更高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