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07章 绝不好糊弄(1/2)

“林市长。

这是我们经过这么多天为紫竹镇大型露天煤矿以及周围矿区进行测绘、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所得出的最后方案。

我们认为可以在沐源县西南面的天岭镇建设一座火力发电站。

发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时。

可分两个阶段建设。

第一个阶段两年。

建成后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时。

建成发电后。

再进行第二个阶段建设。

完成总体建设大约需要三年时间。

这是初步估计。

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

发电站建成后。

可供川省、西京渝城以及湘省等附近四个省市用电。

但是随着工业用电的增加。

今后这四省会耗电量会每年递增。

因此想要保持每年四附近四个省市供电是不大可能。

我们建议是向附近三个省市输电。”

“火力发电站建成使用。

按照现在全新的设计。

确保周围环境。

也就是说要进行各环节的脱硫装置以及汽轮机冷却等各方面环保考虑。

预计投资35亿美元以上。

这还不包括。

从紫竹镇到天岭镇的特备公路建设。

小型铁路建设以及煤仓建设等所花费用。

但是。

这火力发电站建成后。

带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沐源县资源优势。

建立各种化工厂或是钢铁厂。

也可以加紧嘉州市同周围省市的紧密联系。

当然。

火力发电站本身的收益就不用说了。”

市长办公室中。

孙吉拿着一份资料。

向林锦鸿汇报着这几天來的勘测成果。

这些日子可真苦了孙吉等五人。

他们每天兵分三路。

在沐源县附近跑着。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他们都是亲自动手测绘而來。

而不是利用现有的数据。

好在他们有当地人的带领。

以及阮氏集团勘测人员的协助。

他们五人身后可跟着百余人呢。

要不然也不大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得出这么准确的数据。

孙吉五人中各人有各人的本事。不仅仅全是资源勘测人员这么简单。五人的资料林锦鸿手中都有。是从他老爸林国栋那搞來的。每人擅长什么。都有详细的说明。五人是个团体。在林氏基金里的技术工中是比较吃香的那种。薪酬也高的惊人。反正是每人都比林锦鸿高出十几倍的。林锦鸿听了孙吉简单的介绍。虽然有些不是很详细。但他估计详细资料应该都在那份资料中了。这孙吉汇报的也只是总体情况。好让自己有个大概的印象。

“孙先生。

你说的火电站选址为什么要选在天岭镇而不直接在紫竹镇。

或者干脆在大黑村。

靠近煤场那。

也就不用建什么仓库或是铁路了。

大黑村也是有一条水的。

难道那里的水不够用吗。”

林锦鸿想了一下问道。

能省出來一点是一点嘛。

建一个火力发电站需要35亿美元。

以嘉州的财政是如何都吃不下的。

当然建这样大型的火力发电站。

中央肯定会有专款的。

省里也有补贴。

只是不知道拨款到底有多少。

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嘉州市财政就连拿出一个亿都不大可能。

而且还是人民币。

更别说是美元了。

孙吉摇了下头道:“选在天岭镇是有原因的。

一是天岭镇到紫竹镇之间建造公路和铁路里程最短。

地质也是上乘。

不要考虑复杂的地势。

二是天岭镇附近山上森林覆盖率很高。

西面还有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可以有效的遏制火力发电站对环境污染。

这样再加上脱硫装置和全新环保设计。

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火力发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是。

紫竹镇不但沒有合适的水源。

大黑村那条水到冬天枯水期。

流量并不稳定。

对火力发电站的发电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

紫竹镇不但是水源不行。

就连地质也不合格。

建设火力发电站虽然比不上核电站和水电站。

但是对地质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

林锦鸿恍然点头。看來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已经考虑的相当详细了。也是。他们对于建造火力发电站是行家里手了。林氏基金在建矿时对电力供应自然有特殊需求。在一些电力供应不到的地方。就需要自己动手建造发电站。其中大多数是火力发电站。

“林市长。这是我们这次勘测的所有资料汇总。里面有关于火电站建设。大型露天煤场建设以及沐源县其他煤矿建设的详细资料。对于钢铁厂之类的。由于沒有时间对周围铁矿资源进行考察过。我们并沒对这个方面进行汇总。如果沐源县沒有矿脉。我不建议在嘉州市建立炼钢厂。毕竟嘉州市的交通比较差。水路不通。又沒有专用铁路。”孙吉将资料递给林锦鸿。然后稍做了些解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