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会上交锋一(2/3)
清了下嗓子。
引起众人的注意。
缓缓的道:“同志们。
刚才朱厅长说过。
这次会议只报忧不报喜。
我觉得朱厅长的这种提法很好。
很具有创新精神。
当下的社会。
有哪个会议还会报忧不报喜呢。
就算之前。
我们的会议也大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既然有这个提法。
那么我就按照领导的要求。
说说我们在省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題吧。”
“改革。就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这改革会使一部分人丧失既得的利益。同时会使原來手中沒有权利的人重新获得一部分权利。由此可见。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会得罪一部份人。这一部分人为了不使自己手中的权力白白丢失。必定要千方百计的去阻止改革。将改革引入歧途。于是改革产生了问題。”
说到这。
薛文秋喝了口茶。
“要想解决问題。
那么我们就要从根源上去发掘问題。
什么是根源呢。
就是我们的教育改革会使哪些人丧失了手中的权力。
只要我们去监督这些人。
我们也就找到了根源。
接下去的问題就好办多了。
这是改革解决问題的总体思路。
有这样的总体思路引导我们去改革。
我们就能少走一些歪路。
就能使改革顺利进行。
下面我分析一下。
改革到底会使哪些人失去既得的利益。
教育改革包括了方方面面。
但是有三点是必须要追求的。
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以及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从这一点上看。
我们可以发现。
要想普及教育。
那么加大教育投资这是不可避免的。
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会使得当地的政府财政支出有大幅度的提升。
政府部门领导会认为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会延缓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坐在后面的林锦鸿一听到薛文秋说这话。
就知道他是冲着自己來了。
林锦鸿抬头。
果然见薛文秋的眼神正向这边看來。
两人的视线刹那间在空中碰撞。
擦出火花。
薛文秋沒想到林锦鸿在这个时候刚应战。
感觉有些意外。
不过。
他的嘴边很快的浮现一丝冷笑意味很浓的笑容。
只见薛文秋突然停了下來。
悠悠的道:“对于这个问題。
我想改革办公室的林锦鸿主任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他以前也是基层呆过。
更是一把手。
林锦鸿同志。
你说说这个问題。
好吧。”
说完端着茶杯。
悠然的看着林锦鸿。
众人霍然一惊。都顺着薛文秋的眼光向林锦鸿看來。林锦鸿才刚來一天。认识他的人并不是很多。可以说整个会议室也不足四五人吧。同时众人对林锦鸿这个名字却都有些耳熟。毕竟。朱政和曾不止一次的提过林锦鸿的名字。顺着薛文秋的视线。众人看到林锦鸿这么年轻。却是改革办公室的主任。处级领导。他这个处级比之教育厅里其他一些副厅级的巡视员权力要大得多。可以说是省教育厅数一数二的处级领导。
林锦鸿慢条斯理的笑了下。道:“我觉得该让薛副厅长先将三个要点讲完。我再说也不迟。薛副厅长的理论观点很具新颖性。大家是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听完啊。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讲话。恐怕会引起诸位领导的公愤啊。”
薛文秋愣了下。沒想到林锦鸿就这么轻飘飘的将球踢还给自己了。在基层呆过的就大不一样啊。薛文秋本还想说些什么。忽然听得朱政和道:“锦鸿同志说得不错。文秋同志就不要谦辞了。先继续将三个要点讲完嘛。好吧。”
既然朱政和都发话了。
薛文秋不敢做得太过火。
只得接下去道。
“当前的各级党政部门领导有一个共识。
那就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既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会延缓当地经济发展。
姑且当这个假设是对的。
他们自然不愿意这么做。
可以说。
他们认为这点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吧。
为此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去阻止教育改革。
这是教育改革执行至今。
发现的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題。
改革是要钱的。
如果沒有钱投入。
那么还怎么进行改革呢。
现今。
全国各地对教育的投入普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