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事件导火线(1/2)
在县教育局的座谈会上。
省教育厅副厅长薛文秋在讲话中尖锐指出新康县的教育改革相对來说是失败的。
虽然相比以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横向比较上整个潭州市和省城不具有可比性。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新康县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沒有魄力、沒有勇气去改革;其二是新康县政府对县教育部门沒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投入不够。
薛文秋在讲话中呼吁新康县党委和政府在今后的财政支出问題上。
政策适当的向教育局倾斜一点。
积极配合湘省的教育改革工作。
为全国的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这个讲话粗一听起來好像沒什么问題。而且正义凛然。很具有号召力。但仔细品味的话。还是能品出一些潜在的意思。薛文秋的这个讲话可以说是包藏祸心啊。如果将來湘省的教育改革失败了。他可以凭着这两个原因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同时也将所有的账算在政府头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想将新康县党委和政府置于潭州市教育部门的对立面。
“湘省教育厅的领导。
同志们。
刚才薛副厅长的讲话。
我听了很是惭愧。
也有感而发。
想在此抛砖引玉。
哪里说差了。
欢迎大家指出來。”
林锦鸿缓缓站起來。
笑道。
他本來参加这个座谈是想來听听不讲话的。
但现在人家薛文秋都骑在自己头上了。
如果还不还击那已不是大度。
而是怯弱。
对自己的声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吧。
“教育改革自从三四年前中央提出这个口号后。
多省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其中我们湘省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急先锋。
为国家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林锦鸿看了众人一眼。
见薛文秋一脸的冷笑。
心中暗自感到好笑。
又继续接下去道:“昨日。
省教育厅的某位领导就已经私下里表示。
新康县应该对教育部门加大投入。
今天薛副厅长又说明了湘省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
很是深刻。
但窃以为不是很全面。
教育改革不是一句口号。
更不可能单靠加大资金投入就能解决问題的。
如果真是这样。
那不是说教育改革就是钱的问題吗。
这句话显然很不严谨。
但观之新康县的教育改革。
总结一句话还真是钱的问題。
有钱就能使教育改革得到贯彻执行。
如省城的某些县市。
投入资金相当的大。
入学率和升学率腾腾的上去了。
也就是改革成功了。
新康县资金投入不够。
入学率和升学率虽然也上去了。
但未能完全如意。
这改革是不成功的。”
“试问。这样的改革真的能使教育改革找到出路吗。湘省各个地区有穷有富。富得地方拼命的建学校。拼设备。想要提高入学率确实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穷的地方呢。他们有什么能力投入资金拼命建设新学校。即使建成了一所学校。那么老师哪來。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題。但又不能不去重视。”
“说了这么多。
大家可能想问我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只有一个。
那就是全局统筹规划。
沒有统筹规划。
肆意的乱改革。
这是开倒车。
今天建成了很多新学校。
有朝一日。
人民迫于教育厅下达的指标。
送孩子去上学。
但过了一二年。
这新建的学校到底还有多少能存在的。
或者是有必要存在的。
大家想过这个问題沒有。
沒有因地制宜。
实行一刀切。
或者是为了追求几个毫无意义的指标。
盲目投资建学校;在改革中沒有全局规划。
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一切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
林锦鸿凛凛的目光从众人的身上扫过。淡淡的道。“很不幸的是。我以上分析的诸多原因。在湘省的教育改革中都存在。我本來不想说这些的。但是。既然薛副厅长说到要为国内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我只好抛砖引玉。也许说的有些偏激。但也是为了湘省的教育改革着想。希望大家见谅。”说完。整个会议室一片寂静。只听到一阵阵粗重的喘息声。林锦鸿也不去关注那几位喘气如牛的家伙。缓缓的在位置上坐下。
他刚坐下。场中响起一个孤零零的掌声。林锦鸿顺着掌声看起。见鼓掌的正是省教育厅的厅长朱政和。接着又响起一个掌声。瞬时。掌声连成一片。很是热烈。经久不息。
良久。
掌声终于下去了。
朱政和微微咳嗽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