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59章 此岛今后是否姓赵(1/2)

 罗沙达捂着汩汩流血的右肩,不可置信的看着赵传薪。



说好的公平决斗呢?



说好的江湖道义呢?



鹿岗M1907在赵传薪指间转了一圈,他吹了一口枪管,收起,龇牙道:“别傻了,这年代,有枪谁会用刀啊你说是不?但是放心,每次赵某一枪杀不死的人,根本不会开第二枪。”



罗沙达也不知道是否听懂,但脸上明显有种死里逃生的松弛。



赵传薪右手一送,指挥刀刺入罗沙达心窝。



赵传薪臂膀较劲,往前一推。



“起!”



罗沙达竟然被他一刀挑起。



赵传薪哈哈一笑:“赵某确实不会开第二枪,但是肯定会用刀。”



罗沙达面色惨白,震惊的看看赵传薪,又低头看心窝。



又他妈玩阴的。



赵传薪:“别看了,德国货,结实的很,断不了。”



罗沙达:“……”



赵传薪翻转手腕,往下顿去,指挥刀插入地面,罗沙达被牢牢钉在地上。



也不知道是赵传薪的手腕的巧劲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还是真的是德国产的指挥刀真的结实至此,反正是没断。



赵传薪转头,大声吼道:“裁决团,都向我靠拢。”



李之桃离的最近,扯着脖子吼着。



众人一传十十传五十,摆脱正在纠缠的敌人撤回。



赵传薪取了麦德森,拉栓,朝那些看着被钉在地上罗沙达痴痴傻傻的葡兵扣动扳机。



塔塔塔塔……



这就纯纯的单方面屠杀了。



绝望的葡兵倒在血泊中,赵传薪冷酷的拿鹿岗M1907在倒地的人群中来回补枪。



时不时地响起枪声,哀嚎声一点点减少,李之桃带人在后面搜剿战利品。



吹水驹拿着葡兵的弹药看了看:“呸,他们的子弹,大概只能配他们的枪。”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无底缘弹,弹头重10g左右,圆头。



这种子弹的尺寸是6.5x58mm,而此时世界和国内,最普遍而通用的子弹是6.5x55mm。



搜剿完战利品,众人都有些疲惫。



赵传薪回去看了看,罗沙达已经死透。



想来等徒弟抵澳,罗沙达的血应当会凉。



他取出一堆罐头,这是他随身携带的最后存货:“分了吃,吃完了还有事要做。”



两届澳岛葡人总督都被他弄死了,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赶尽杀绝!



此时落日只剩最后的边际,一抹血紫色,从云底涌起。



赵传薪看见一个手臂被捅伤的裁决者,单手使不上力,打不开罐头,就帮忙拆开罐口,又递过去一块糕点:“凑合着先吃,待会儿你们伤号回蜀山,还能再战的跟我走。”



伤号咧嘴笑:“谢谢掌门,我还能再战。”



“很显然,你不行。”



“……”



吹水驹凑过来贱嗖嗖的说:“掌门,罗沙达那番鬼脑子不灵光,所谓兵不厌诈,他却上了掌门的当,掌门真是神机妙算……”



赵传薪:“呸,马屁精,令人作呕。”



吹水驹:“……”



李之桃哈哈大笑:“唯大英雄方能本色。”



赵传薪拍拍他肩膀:“还是大缸桃有见识。”



吹水驹直接懵了。



同样谁吹捧,为何自己就挨骂?



他想不通。



赵传薪趁大家吃饭的时候思考,这次闹的动静这般大,葡萄牙会不会报复?



继续派军舰来华就是嫌钱太多了。



难道穿越欧洲,从陆路来澳?



别的国家能同意吗?



这样想,赵传薪虎躯一震:我焯,澳岛今后是否要姓赵了?



这让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宛如智障般对话的李之桃和吹水驹。



难道让这俩傻子驻守澳岛?



只听吹水驹说:“葡人定会报复。”



李之桃问:“怎么报复?”



“派一百艘战舰来围攻岛上。”



“那我们岂不是被包围?”



“是啊,我们极有可能被围困于蜀山。”



李之桃这样一想,震惊道:“蜀山粮食被吃完,我们岂非要饿死?”



吹水驹一脸凝重:“大佬,弹尽粮绝时,我们或许尚可多苟延残喘一个月。”



“这如何做到?”



吹水驹认真的说:“我们可以互相喝彼此的尿,吃互相屙的……”



李之桃震惊:“那我屙你吃吧。”



吹水驹满脸嫌弃,干呕了一下:“我吃可以,等我屙你可不要不吃……”



“呕……”



赵传薪一人脑袋一巴掌:“焯,你们俩傻逼,这种话是我不呕吐就能听的吗?干脆少走那么多弯路,现在就开始吧,我们现场几十人看你俩表演吃屎,葡萄牙人的在天之灵肯定也会感到欣慰。”



两人讪笑。



赵传薪起身拍拍屁股,将水靠换了。



“出发,赶走葡萄牙人!”



……



苗翠花、塞缪尔·戈德伯格以及瑞秋·克维斯夫妇和李梓宁等人北上,到了天津卫逗留两天,张占魁亲自接待。然后护送他们到车站,乘车至京城又盘桓两日。



除了苗翠花,余者都倍感新鲜,走到哪都想看看。



看见京城的外环,其实是有些令人觉得失望的。



塞缪尔·戈德伯格摇头叹息:“作为都城,贫困落后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想不到。”



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高科技的各种设施,人们衣衫褴褛,额头剃光,有的长出寸头来不及剃掉,后面是乱糟糟的生着虱子的油腻长鞭,脸上带着麻木双眼无神……



可当看远远地看了紫禁城,又不禁感慨:“高达雄浑,气势磅礴,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中国就有这么伟大的都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算是开了一番眼界。



从京城乘坐火车到张家口,然后转乘火车去关外奉天。



他们乘坐的是最贵的末端车厢,头等座。



到了山海关的时候,苗翠花指着关隘给众人介绍说:“这便是山海关了。戚继光有诗云——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虽是粗陋,可传薪却喜这诗。这里是长城的起点……”



旁边有个穿着官服的三十多岁的男人,瞥了一眼苗翠花说:“不相夫教子在外卖弄诗词,岂不闻女子无才便是德。”



苗翠花是赵传薪的女人,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况且,她身上具备这个时代其她女性少有的洒脱和无畏的气质。



任谁见了,也难免在心里赞叹:不愧是赵传薪的女人。



金牙成为了表忠心,就想开口骂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