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3章 第93章(2/5)

“你是来拿银票的?”

江匪石走进耳房,似笑非笑地说道。

他人不在侯府,却对侯府内发生的一切了若指掌,包括陶然今日的离开以及秦德怀昨天的承诺。

“是的。”

陶然伸出手:“侯爷答应给我一万两。”

“一万两是不可能给你的。

你走吧。”

江匪石冲门外扬了扬下颌,语气十分漫不经心。

“你凭什么不给我?

我去找侯爷!”

陶然转身想走。

“就凭你是齐似风派来的奸细。

想死我可以成全你。”

江匪石笑着低语。

陶然的背影僵住了,片刻后才一言不发地离开侯府。

江匪石回到书房,却见秦青已经醒了。

他望着窗外陶然渐行渐远的背影。

“我也没想给她银票。”

他摇头说道。

“正是因为知道小侯爷怎么想,所以我才拒绝了她。”

江匪石走进书房坐定。

“你总是能猜到我心里怎么想吗?

可我看不透你在想什么。”

秦青盯着江匪石。

“小侯爷真的看不透吗?

我现在在想什么,小侯爷一定知道。”

江匪石微微倾身,直直地看过来,眼眸里闪烁着幽暗却又灼热的光。

秦青脸颊一红,然后便把脑袋埋进臂弯里死活不愿再抬起。

“登徒子!”

他闷闷地骂了一句。

“哈哈哈。”

江匪石愉快的笑声顺着窗户传出去,荡开很远。

--- 陶然仓皇地逃离了侯府,来到齐府附近。

她躲在一条巷子里,看着熟悉的家门,却不敢靠近。

一列列士兵拿着刀枪在门口来回走动,许是四皇子的亲兵。

他住在齐府,又曾在泰安侯府见过陶然,这一去就暴露了。

思来想去,陶然只能摘下腰间的荷包,让一名路过的孩童帮自己交给门房。

看着门房把荷包拿走,陶然舒了一口气,这才隐入巷子深处。

兜兜转转,她来到芙蓉园附近,推开一户院落的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慈济堂”

三个字。

“东家,您回来了。”

一名老妪迎上来。

“嗯,这几天可有招到人手?”

陶然把包袱扔在院子中间的石桌上,疲惫地叹出一口气。

“人都走光了。”

老妪用围裙擦了擦自己湿漉漉的双手,嗫嚅道:“我也要走了。”

“什么?”

坐在石凳子上的陶然惊愕地抬头。

“这里是慈济堂啊,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妇人和孩童,此时正值饥荒,怎会招不到人?”

她不敢置信地问。

“人都到对面去了。

对面是一家医馆,专门熬制小侯爷用的那种养肤膏和养发膏,工钱发得足,每天还管饭,所以大家就都跑到对面去了。”

老妪摘掉围裙,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是为了等东家回来才一直没走。

既然东家回来了,那我也过去了。”

老妪走到对面,敲了敲门,然后便进去了。

陶然愣了许久才慢慢站起来,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找了又找,看了又看。

真的没人了!

为什么?

免费提供吃住,怎么会招不到人?

她越来越想不通,于是敲开了对面医馆的门。

一名身穿红衣的女子打开门,似笑非笑地扫了陶然一眼。

“进来吧。

我早知道你要来兴师问罪。”

红衣女子转身往院子里走去,陶然立刻跟了进去。

许多妇人和孩童在院子里忙碌,或晾晒草药,或熬制药水,或清洗药材。

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这样的景象是陶然从未见过的。

她想不明白,为何自己免费提供吃住,这些人竟从未在她面前露出欢颜。

“你们为何要走?”

她红着眼眶质问一名曾被自己收容的妇人。

妇人低下头,战战兢兢地说道:“东家,我们很感谢您的善心,可是待在您那里,我们不知道将来何去何从。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靠您的施舍,我们还是一无所有。

可是待在这儿,我们干一天活儿就能拿一天工钱,有了工钱我们可以自己买吃的、穿的、用的,攒够了钱,我们甚至能自己买一个院子住。

我们心里有盼头。”

妇人的话让陶然结结实实愣在当场。

有盼头三个字,胜过了千言万语。

不等她乱哄哄的脑子想明白,红衣女子便嗤笑道:“陶姨娘,你开设慈济堂的银子都是从侯府拿的。

如今你被侯府赶出来了,你上哪儿找银子接济这些人?”

陶然顿时如遭雷击。

她惊惧不已地看着女子,“你认识我?”

“我自然认识你。

你那慈济堂日后怎么开下去?

倘若不花侯府的钱,凭你自己,你救了几个人啊?

齐家又救了几个人?

来来来,你数给我听。

你数出一个,我给你磕一个头,叫你一声活菩萨。”

红衣女子握住陶然的手臂,把她带到门口,用力推了一把。

陶然踉跄而出,站在台阶下愣神。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