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明临时朝廷求月票)(2/3)
王忠孝刚一提出开朝廷的建议,马上就有与会的天地会会员提出不同意见了。
王忠孝笑着看了眼天地会名义上的一把手,朱三太子朱慈炯,发现这位脸上已经浮出了那么一些期待的表情了。
这位好像是有点“血脉觉醒”
了,对于反清复明的事业明显有兴趣了。
“朱总舵主,您怎么看?”
王忠孝干脆把皮球踢给了朱慈炯——根据王忠孝提出的建议,以后大家在组织里面不要称呼字号,更不要直呼其名,而是一律用姓氏加上在天地会职务。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部分组织被官府破获的情况下,天地会的高层不容易暴露。
所以在天地会的文件上,今儿在座的各位就是朱总舵主、王军师、陈副舵主、王香主、吴香主、常香主等等的。
“开个朝廷其实也挺好的,”
朱三太子笑道,“扯个虎皮当大旗嘛!
咱们要反清复明,那就得和各方豪强打交道。
如果咱们不办个朝廷,那咱们手里的大义名分要怎么用?
总不能封吴三桂当个什么天地会分舵主吧?
至于没有地盘.
这也没什么,想当年汉献帝不也没地盘吗?
他不也有个东汉朝廷?
要不我就来个明献帝?”
行啊!
王忠孝点了点头,心说:伱个朱三太子行啊!
已经知道当献帝有多香了吧?
想到这里,王忠孝又看看陈永华从苏州知府衙门“捡”
来的那个吴元益——这货也是个有气运的,明明是跟假朱三太子混的,结果糊里糊涂就被真朱三太子捡了去参加革命了!
“吴香主,”
王忠孝喊着吴元益在天地会里面的职务,“如果咱们给平西王封个名分,你说他会接受吗?”
“会!”
吴元益点点头,“王爷就缺一个喊得响的大义名分!
他老人家又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又是弑杀永历爷,名声早就顶风臭十里了。
如果他打自己的招牌反,天下恐怕没多少人肯跟。
如果有个朱三太子给他封个名分,那他就名正言顺了。”
“对啊!”
王忠孝一拍桌子,“我们现在搞个行朝廷就是为了给天下志在反清的拥兵之将发大义名分的!
至于将来朱总舵主是当明献帝还是明光武,以后再说就是了。”
朱慈炯连连点头:“对对对,只要有利于反清复明,当献帝当光武都一样!”
献帝也是皇帝再怎么都是锦衣玉食外加小老婆成群结队的!
最后就算被篡了,那也有不小的可能会保住小命。
对于现在的朱三太子而言,这买卖绝对不亏!
“总舵主说得有道理!”
陈永华也点头了,“只要有利于平西王起兵,成立个行朝廷又何妨?”
“我也同意!”
常明月现在很听陈永华的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这时候也笑吟吟表态了。
“那我也同意了!”
“额也赞同!”
“额觉得这样挺好”
越来越多的人投了赞成票,很快他们就干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儿——表决成立了一个临时朝廷!
当然了,这个朝廷的头头不是皇上.
啥都没有就当皇上也太儿戏了,所以王忠孝就提出让朱慈炯先用“监国”
的名义。
已经当上了“临时监国”
的朱慈炯又和王忠孝打听:“王军师,你觉得咱们要封一个什么样的名分给平西王呢?”
“大家怎么看?”
王忠孝其实早就琢磨好了,但他不搞一言堂,所言先征求“同志们”
的意见。
“封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吧?”
平西王藩下出身的吴元益马上就提出建议了。
“没啥新意,”
王忠孝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下,“咱们是新朝新气象,还是想个新名号吧。”
“新名号?”
陈永华问,“封个总理天下军民大臣?”
“这个倒是新,”
王忠孝说,“可是天下军民都给平西王总理了,咱们怎么办?”
“要不给个小点的名号?”
朱慈炯说,“要不给个云贵川陕湖五省督师?”
“这个.
不成文官了?”
王忠孝顿了一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挑明道:“我给平西王想了个新名号,就叫‘复兴大明正总统西王’吧!”
“复兴大明大总统西王?
有什么说法吗?”
“复兴大明大总统这个名号就授予了平西王复兴大明的名分,凡是有利于复兴大明的事儿,他都可以干!”
王忠孝说,“至于西王,就是把他的平西王提拔成了一字王,这个一字王比二字王要大嘛!”
“这个好!”
朱慈炯点点头,“这个好,有大总统就能有二总统、三总统、四总统有西王就能有东王、南王、北王!
以后还可以再多封一些总统和王爷!”
陈永华也同意了,“不错,延平王将来就可以封个南王!”
王忠孝看了看众人:“大家如果没有异议,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吴香主,劳烦你走一趟云南,当总舵主的特使,去封平西王当这个‘复兴大明大总统西王’。
另外,我这些日子还拟了一个推行均田的制度大家也看看,如果没有什么异议,就让吴香主带着去云南,可以现在西王的地盘上执行。”
说着话,王忠孝又拿出几本小册子分发给众人。
大家结果册子一看,就觉得这个名儿不错,叫《天朝田亩制度》!
王忠孝正想和大家伙介绍这本《天朝田亩制度》的时候,雅座门外忽然传来了杨小环的声音:“二公子三爷快不行了!”
“三爷”
就是那个“跷脚三太子”
王永康的代号——不能叫他“朱三太子”
啊!
正版的朱三太子可是天地会总舵主,要说“朱三太子不行了”
,那多晦气?
而这个“三爷”
王永康,那是晦气到不行了的主儿!
自打上个月,康熙皇帝要封朱三太子为王的明发上谕用八百里飞递送到苏州后,这王永康就高兴地病倒了于是乎,施琅、王忠孝和乐神医就暂时留在苏州,专门照顾病中的王永康。
而两江总督多隆和江苏巡抚玛祜,还有江苏布政使慕天颜也隔三差五或亲自,或派人去拙政园探望病中的王永康,还送医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