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做大做强(1/2)
第93章 做大做强 何定贤在心里想过很多答案,包括最坏的答案,但万万没想到,阿豪那个扑街给他送来一颗榴莲!
扑你阿母!
太懂我!
何定贤笑着起身,摘下黄俊腰间的斧头,把榴莲拿到桌上,对准缝隙一斧下去。
“啪!”
榴莲对半裂开,旋即用斧尖翘开,把榴莲分好,开心地招招手道:“愣着干嘛,一起来吃呀。”
“贤哥,什么鬼东西来着。”
猪油仔捏着鼻子,面色难色。
斧头俊在旁介绍道:“叫榴莲来着,阿豪同新加坡老板就在卖这东西,虽然味道有点重,但是吃起来还不错,我在泰国吃了好几个。”
何定贤点点头:“这是泰国的特产,最早产地好像是大马,缅甸,在泰国有大面积种植,很不错的。”
猪油仔见到大老板大快朵颐,满脸舒爽的样子,皱皱眉头:“食屎呀。”
“哈哈哈。”
斧头俊朗声大笑。
这年头榴莲刚成为东南亚的新型水果,是继香蕉、凤梨之外的新一代拳头产品,在欧美也受果商大肆推广,逐渐流行起来,且易运输,口感好,营养高,大受市场欢迎。
这同香蕉靠廉价打市场不一样,榴莲一年一熟,采摘困难,一面市就注定是高价水果!
最后,派那么多记者,搞那么多采访站是要花钞票的!
何定贤根本没有那么多钞票,也没有足够的身份摆立场,更没关系拿主要国的记者证,所以圈子又兜回来,报社必须先赚钱,赚到大钱,将来一切就好办了。
一旦《东方日报》的销量能够达到“三千份”
以上,当前时代来讲,多少就算一个喉舌。
“惊天动地吗?”
何定贤首先反问道:“要是惊天动地的话,谁都要向他低头,他怎么会沦落跑路的下场。”
“人离乡贱,就像孩子没了娘,处处都要受人欺负,说实话,我都没想到新加坡同乡真的收他,大概是缺人手用吧。
他能得一间果栏揾水已是不错,还能怎样?”
“虽然阿豪不是本港人,但兄弟,名声可都在港岛……不然他也不会想着回来,现在让他偷偷回来一见,之后再去泰国负责进口水果,只要不太露脸,我们也能罩得住。”
刘福一死风头确实过去了。
猪油仔见大佬吃的欢,也闻惯味道,拿起一颗果肉试了两口,表情竟然有点震惊:“吃起来跟面糊糊一样!”
斧头俊闻言干脆点头:“知道了,老板。”
单日销量最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它报章的原因。
从最早的1张对开发展到一张半,再到后面加副刊,报道可谓全面翔实。
“你已经是商号兄弟的阿头,有伱提前掌掌眼我也放心。”
在斧头俊离开之后,猪油仔有所警示的说道:“我想象不出,阿豪在港岛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跑路新加坡会真的甘心卖水果。”
新加坡的果栏老板,为了赚取利润,跟风市场,肯定是要大做榴莲生意。
猪油仔语气却依旧谨慎:“贤哥,我觉得阿豪那种人不甘寂寞,带了一批兄弟跑去南洋,会弯腰低头给人打工?”
“晚上有没有事,一起留下来吃饭?”
何定贤出声询问,也是想跟斧头俊打好关系,对方在楚小姐手下办事也是有前途的,斧头俊犹豫一阵却道:“唔好意思,老板,我一个月没回家了……”
普通人吃不起榴莲,鬼佬们还是可以的。
某种意义上,还有后世“门户网站”
的效果,就算是打发时间,读者也爱看字数更多,品类更多的报纸。
“温”
,“古”
两位一个还在读书,一个还没出生,且都是长居国外的人物,在港岛最有名也最好早的就是“金”
、“梁”
。
“让他抽时间回港岛一趟,顺便带一批水果回来,我觉得这生意能在港岛做下去,说不定有得赚。”
何定贤懂得道理,但没有卵用,因为以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论,各国记者证拿到的难度不一,有的根本拿不到,有的需要大价钱,社会形势比十年后要“沉闷”
很多。
来找他的,要他帮忙的也会多,《东方日报》将成为他手上比电影店、纸厂更重要的东西。
且说,马氏兄弟的领导下《东方日报》一度雄踞报坦一哥位置三十一年,把《星岛日报》,《大公报》,《南华早报》全部都给打趴下。
何定贤、楚韵南都是给他工开,养他的老板,他只要用心办事就行。
到时不管是为潮汕帮,为警队自己人,还是为公义、时政、都有资格发声。
“回屋企陪家人重要。”
何定贤面露会意,欣然一笑,斧头俊感谢的点头:“好,我顺便同公司挑好的新兄弟见见面。”
何定贤觉得阿豪跑去卖榴莲很搞笑,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有钱不赚王八蛋嘛!”
舆论的阵地谁都忍不住要来占领嘛…….
他就可以开门接客了…… 何定贤有面糊糊的形容感觉讶异,一般人都会说冰淇淋,但想到他们哪里有资格吃到冰淇淋呢?
就连想象都想不出冰淇淋的味道,心里不禁有些感慨,吃完后说道:“阿俊,你下次到泰国,帮忙找一下阿豪。”
《新闻报》隶属于《大公报》,是去年方刚刚创建的一张新副报,特意调用了一批年轻有才的文人做编辑。
“对了,你同报社那两个编辑谈的怎么样了?”
何定贤忽然问起另一件事,猪油仔苦笑道:“不好谈呀,那个叫‘梁慧如’的有所意动,但是叫‘姚馥兰’的那个人很拽,根本不叼我们。”
伍世豪没有资本搭上榴莲火热的风口,他却有,完全可以拿钱让伍世豪成立果栏,去做水果贸易的生意。
可是当时马氏兄弟靠着卖面粉赚来的钱,有钞票花钱请记者,能够越做越大,大笔投资。
何定贤靠《狗经》把报社给做起来,销量正在一步步稳步上涨,可以说《东方日报》的根基是打牢了。
斧头俊这类人就是抓住机会,完全靠打出头的,又因为没有字号身份,所以不需要人扎职,一个人就坐稳兄弟头目的位置。
目前,国内、夏威夷都没有种植榴莲,未来就算种植也不过泰国货,现在做欧美市场,将来做世界市场!
其中“武侠四大名家”
中的两位“金”
,“梁”
二位正在其中,还是在同一个办公室,用同一张办公桌的同行。
最大武器则是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的特派记者,并在内地设立的驻京、沪办事处,及遍及全球的采访站。
“龙门阵”
是一招最好用,也干脆的手法,就跟后世网络扑街写手日更万字一般。
何定贤闻言眯起眼睛,出声说道:“总之,阿豪是我兄弟,他说自己卖水果,我就得信他,他说自己要回来,我就要帮忙,不过我们公司不能有字号,更不能捞偏门,你是总经理!
你要负责!”
其次,有些地方派记者,做采访是需要立场的,立场不好,搭不上线也免谈。
要知道,东南亚可是个得天独厚的宝地,出产的热带水果世界最优,人工同时是世界最廉价!
“能够靠着果栏赚钱,谁去搞白面粉?”
历史上,《东方日报》就是靠“快、准、狠”
出门,号称足不出户包揽天下事,被人称为“大摆龙门阵”
,不仅产经、狗经、娱乐、体育、波经、马经、副刊小说皆有,还有针砭时弊的“正论”
和名嘴说道的“功夫茶”
,以及内地、港澳、两岸、英美、新马泰多国消息。
其精髓就在于《日报》两个字。
何定贤怎么也不会比马氏兄弟眼光差,早了解到《日报》想要赚钱,与《商报》,《字花报》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料多”
,简而言之,客人们上午打开报纸,就得看见新鲜事,“一日新鲜事”
就《日报》的精髓。
“阿豪没有让我失望。”
“他可是握过枪的!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