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小寡妇 十一(2/3)
“那就麻烦你了。”
楚云梨跟着走了一趟,借着掖被子时,仔细查看了男人的面容,又抓着他的手细看了看,其实是把脉。
而后才道:“能合上七成。”
周娘子一喜。
男人却没什么变化,毕竟有许多大夫都说他能治,每次他都抱有无限希望,最后都只余失望。
正经的大夫都治不好他的病,更何况这个从没有学过医术的女子。
周娘子却不管这么多,但凡有药,她就愿意试:“那麻烦你,药费……”
真的,她私底下都找了人去寻偏方了。
“不必!”
楚云梨笑了笑:“孩子他爹早早去了,我想做些善事,给孩子祈福,也想让他安心的走,下辈子投个好胎。”
周娘子没再强求。
翌日,楚云梨让大娘送来了一副药。
周家男人喝完了药之后,当夜就没怎么咳,周娘子见有用,欢喜不已,亲自上门来求药。
接下来,楚云梨酿酒之余,抽空给他们配了药,还要盯着铺子那边整修,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日,她抱着孩子从外面回来,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家门口围着人。
她心下疑惑,靠近后看到了挺朴素的一些人。
说朴素的客气的话,那几人身上都多少带着点补丁,此刻正和大娘纠缠。
“我们要进去等,这是我妹妹的家,你一个下人,凭什么不让我们进?”
大娘堵在了门口:“你们别为难我。
如果真是我东家的亲戚,等她回来之后,我做饭伺候你们都行。
但她人不在,我总不能谁来说和她有关系就将人放进去吧?
你若真是她哥哥,应该能理解我。”
毕竟,不明不白的人放进去,万一出了事算谁的?
赵巧心一个弱女子,孩子还那么小,真放了那狂徒进去,母子俩的性病都会有危险。
这些若真的是赵巧心的亲人,不止不会生气,应该还要感激她的用心才对。
“巧心!”
一行人中,有人看到了楚云梨,妇人急匆匆迎上前:“你可算回来了,快管管你那个婆子吧,愣是不让我们进。
都说了我是你嫂嫂,她就跟听不见似的。”
楚云梨出声纠正:“她不是我的婆子,是帮忙照顾我的大娘。”
“拿了你的工钱,她就该听你的话。”
妇人是赵巧心的大嫂林氏,一句话落后,也不管楚云梨是个什么神情,弯腰去看她怀中的孩子:“呦,好乖呀,听说才满月不久呢,看看这大眼睛。”
她还回头招呼的四个人:“娘,二弟,弟妹你们快来。”
“进屋再看。”
其中头发花白的妇人是赵母,此刻她满脸疲惫:“巧心,我们赶了一天的路,连口水都没喝上,我这会儿特别想歇一歇。”
这些人确实是赵巧心的亲人,楚云梨颔首:“先进门吧!”
大娘不太自在,却也觉得自己没错,解释道:“巧心,我……我不认识你的家人,所以才拦着,也是知道你快回来了,可他们等不及,跟我争执了几句……”
“不要紧。”
楚云梨安抚道:“你去厨房准备一下,他们几个人的饭菜。
对了,多做一点,不用买菜,有什么就吃什么。”
大娘答应了下来,也彻底放了心。
照顾了赵巧心这么久,她早已经发现这个小东家出手大方,尤其是在吃食上,从来不抠。
这样的一个人却让她随便做饭,分明就是没将这些亲人放在心上。
再联想到赵巧心嫁过来之后从来没看到过她的娘家人,甚至是与夫家决裂和生孩子这种关乎一辈子的大事,都没有去求助娘家人,就可见她和这些亲人的感情有多生梳了。
这世上有的人就是没有亲缘,哪怕父母俱全,兄弟姐妹都有,但就是亲密不起来。
赵家人难得来一趟城里,当初赵巧心出嫁都只是大哥送了过来。
还是由贾家找人当天就送回了村里。
不是贾大海不愿意招待舅兄,而是赵家那边怕自己出这个回程的盘缠,特意提了要让贾家人安排马车送回家的条件。
“这比贾家那个院子要大!”
赵明康乐呵呵道:“巧心,从小我就发现你比同龄人要好看,也比她们机灵。
可见我没看错。
你从赵家出来,还能落得一个院子,是这个!”
他翘起了大拇指。
楚云梨强调:“这院子是孩子的,之前满月的时候,就已经落在了孩子名下。”
“就那小娃,还不是任你摆布?”
二哥赵明乐笑吟吟接话:“巧心,让我说你一个人住在城里也不方便。
这院墙又不高,万一有歹人翻进来,你们母子就只有吃亏的份。
还不如将这院子卖了,搬回村里去住。
我跟大哥去找一下村长和咱们赵家的族长,让他们帮你说说话,在村里找一块合适的地造个房子。
你住在村里,没人敢欺负你,对孩子也好,我们这几个舅舅在,总不会让孩子被人欺负了去!”
楚云梨并不赞同这话。
赵巧心村里是个什么情形,她不说清楚十成,八成是知道的。
村里好些妇人并不怕事,什么都往外说,也不管周围听的都是哪些人。
没有爹的孩子,到了村里,不止会被大人指指点点,还会被同龄的孩子鄙视欺负。
而城里不同,大家都要为生计奔波,不会有族人聚集,大部分人并不大关注别人家的事,就算说别人的闲话,那也只是私底下,从不会明着欺负人。
楚云梨张口就来:“我在城里习惯了,不想回去。”
话说完,就对上了赵母不赞同的目光。
刚好楚云梨听见厨房中似乎有要摆放的动静,道:“先吃饭吧!”
对于饿过肚子的人来说,什么都不如吃饭要紧。
赵家人立刻收了言语,得知是在厨房用饭后,飞快起身去了。
楚云梨抱着孩子追到门口,几人已经在狼吞虎咽。
赵母抽空道:“巧心,你要喂孩子呢,也过来吃点。
别饿着,伤着了身子可不是玩笑,会落下病根的。”
“我不饿。”
楚云梨将孩子带到了院子里。
一刻钟后,桌上只剩一片狼藉,连菜汤都会蘸着吃完了。
赵家人扶着肚子出门,赵母坐到了楚云梨对面,伸手摸着椅子,道:“这么好的东西,放在院子里被雨淋湿了忒可惜。
夜里记得搬进屋。”
最后一句话是冲着正在收拾碗筷的大娘说的。
大娘确实是拿了工钱来照顾楚云梨的,但她不是下人。
这语气可不行。
楚云梨出声接话:“我打算在这里造一个凉亭,就把这桌椅放里面。”
闻言,赵母一脸惊讶:“那得花费多少?”
问出这话后,她想到什么,将儿子儿媳都撵走,神秘兮兮地凑近了一些,低声问:“听说你手头宽裕得很,银子到底哪来的?”
“花完了。”
楚云梨想也不想就道:“外头的传言你也信。”
“少骗你娘。”
赵母瞪了她一眼:“你这啃的是白面馍馍,在家只有过年才吃得上。
巧心,做人可不能没良心,我给你爹养你一场,你可得孝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