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58章 嫁童生 二十二(2/3)

于是,二人并没有赶早,睡饱了才出的门。

到了城门口时,已经是中午了。

他们马车上带了不少东西,除此外,和车夫坐在一起的是一个住在郊外的弟子。

到了城门口,郊外的那个弟子下了马车,冲着二人道谢。

只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马车去哪儿。

那弟子随口就说了:“大阳寺。”

来人很是欢喜,回头就喊:“陈兄,你快来,这有马车顺路。”

楚云梨二人顺着他视线看去,一眼就看到了路旁的陈世林。

陈世林这些日子一直呆在城里,也是他知道家里最近正在忙着秋收,回去了得干活……他没什么力气,干活那就是受罪,关键是辛苦了,还做不了多少。

可要是不干吧,又会被村里人说眼高手低,于是,他干脆留在了城里,手头的银子不太够,他还跑去找卢三丫借了一点。

他是读书人认识不少同窗,如果朝他们开口,多少都能借到一些,但他不愿意丢这个脸,反正卢三丫那里有银子,借了也没人知道。

放榜之后,好多弟子都回了家,再想得等三年,家境不好的便想回家自学一段,等到明年或是后年了再到城里来找夫子解惑。

陈世林也住不下去了,本来想明天回的,可跟他同住一屋的人非要今天就走,还拉着他一起。

并保证说在城门口一定能帮他找到马车。

两人到城门口时已经有点晚了,没能找到马车,和他同住的人便有些歉疚,忙着到处询问。

陈世林听到有马车顺路,心中一喜,抬眼看去,一眼就看到了马车中的二人。

他往前跨的脚一下子就顿住了。

“不方便呢。”

何怀安颔首:“确实不太方便。”

他眼神一转,又有了主意:“咱们是同乡,本该互相照顾。

可内子在马车中……你若是不嫌弃,可以和车夫坐在一起。”

“那也行。”

陈世林还没接话,帮他找马车的人已经答应下来:“是熟人就更好了,一路上还能互相照应。”

他侧头,拉了有些迟疑的陈世林,低声道:“你这个时辰回去,到家天肯定已经黑了,路上那么远,万一遇上别有用心之人,我怕你出事。

这位是秀才,又和你同乡,今天只带着一个女眷,真的挺合适的。”

陈世林不想折腾着回城,到底还是坐在了车夫的另一边。

这么远的路,坐在马车里都是受罪,更何况还坐在外头。

车夫常年赶马车,习惯了颠簸,可陈世林一个读书人,哪里受得了这些?

他得紧紧抓着马车,就怕自己被颠下去。

大半天下来,只觉得两条胳膊都酸得厉害,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天黑时,马车终于到了村口。

何怀安让车夫停下,道:“我娘她不喜欢你家,若知道我带了你一程,会生气的。

你就在这儿下吧。”

陈世林知道他嫌弃自己,这一路过来,他做梦都想赶紧到家。

这已经到了村口,便也不再强求,道过谢后就往下跳。

他都跳了,才想起来自己的腿酸得厉害,脚刚一落地,只觉得膝盖一软整个人摔了个大马趴。

楚云梨掀开帘子瞧了一眼,道:“怎么这样不小心呢?”

陈世林:“……”

他勉勉强强爬起身,扶着树才站稳,胳膊酸疼,没走一步全身都痛得厉害,好半晌才缓了过来,再抬头去面前哪里还有马车的踪影?

何怀安考中秀才了。

村里也有秀才了!

这消息一出,满村的人都沸腾起来,甚至还有本家的人特意跑来商量要重修祠堂的事。

村里人纷纷上门贺喜,又有人问何母何时宴请客人,他们好过来帮忙。

这可是比红白喜事更重要的大事。

这么说吧,成亲的人很多,几乎大半的人都要经历这一遭。

白事就更不用说了,所有人都逃不脱。

而考中秀才……这天底下能够考中秀才的又有几人?

何母喜不自禁,儿子又拿回来不少银子,她也大方得起来,将好日子定在了三天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让人帮着去镇上采买。

何家这边特别热闹,大半夜了还有客人,相比之下。

陈家就冷清得多……别人家大半的人都去何家凑热闹了,家里几乎没人。

但陈家又不好意思去,只能全都窝在家里。

陈世林回来后就将自己关在了房中。

他没能考中。

放榜的那一刻,他心头特别失望。

后来还找人打听了,他过去从柳家拿到了那些书都是有用的,只是,有两本他没看着,加上他理解错了一道题……其实他答的已经很好了,运气好的话也能中。

只是今年答得好的人特别多,他就只能落榜。

这些事情他回家后就已经跟母亲细细说过一遍,说自己并非是学问不够,而是时运不济。

“世林,该吃晚饭了。”

陈世林听到门外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已经足足有半个多时辰没有翻动过。

他虽然不太饿,但还是强打起精神来,这一次没中,下一次一定要榜上有名,他不能因此颓废下去。

陈母挺担忧儿子的,但陈家其他人不同。

家里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所有人都知道是为了供他读书。

可辛苦半天却得了一场空,众人脸色都不太好。

陈老婆子最喜欢大孙子,她也知道其他的孙子对此有想法,便笑着道:“世林,这一次没中不要紧,好几十岁考中秀才那都是运气好的。

你还这么年轻,咱们不急。”

“不急?”

陈世林的二弟陈世海不客气地道:“外头那么多人等着咱们家还债,大哥没有中,肯定借不到银子,到时怎么办?

还下一次呢,他想继续读,银子从哪里来?

我今年都十七了,别人都要当爹了,我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奶,偏心也要有个度,不能因为他读书,咱们全家日子都不过了啊!”

老三陈莹莹这个姑娘叫名字,虽然起得娇,但日子却过得很粗糙。

家里最近追债的人一波又一波,她真的很怕自己的婚事被拿来换银子,此刻也出声道:“我觉得咱们得做两手准备,万一大哥考不中,家里的日子也还得过……”

陈母不好训斥二儿子,对着女儿就没那么客气:“胡说什么?”

陈莹莹今年十三岁多,已经是大姑娘了,知道要脸面,当着所有人的面被母亲训斥,她面上一时间有些下不来,满脸悲愤地道:“那何怀安之前落了水,险些都要没了。

两三年没有看书,人家重新捡起来一考就中。

哥哥这两年可一直都没闲着,甚至还一直在城里求学,结果呢?”

陈世林最恨的就是别人拿自己跟何怀安比:“他那么厉害,你去做他的妹妹啊!”

陈莹莹大声道:“要是能选,我真的想做他妹妹。

至少,他那媳妇大方懂事!”

语罢,她筷子一拍,转身就跑了。

这话也是事出有因,杨昌雨是城里来的姑娘,哪怕手头没有银子,过去的那些年里也买了一些好看的首饰。

东西没有多贵重,但却足够精巧,在这村里都不多见,陈莹莹一个小姑娘家,正是爱俏的时候忍不住就想问她讨要。

结果被当场拒绝,还被告到了母亲那里。

陈母不喜欢儿媳抠搜,却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太过在乎这些身外物,当场顺势就教导了半天。

陈莹莹这就记恨上了。

一顿饭吃得很不愉快,杨昌雨经过这一个多月,整个人都黑了许多,头发也不如以前黑亮。

她那一双手都变得粗糙起来……真的,她看多了村里的妇人,万分不愿意自己也变成那样。

她想过了,还是得跟着陈世林一起回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