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1章 度假中的脑洞大开(3/3)

上至《****》,下至《法制晚报》,就没有一家报纸不在讨论它的!

而这个事件的内容也很简单,说的就是1947年,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下了一场雷暴雨,一名农场主听到了一声巨响,第二天便在农场周围发现了许多金属碎片。

这一情形让米军介入调查。

几日后,又有一名罗斯威尔的居民宣称,自己发现了一架不明飞行物的残骸,周围还有几个身形矮小的尸体,随后,米国政府强势介入,封锁了现场。

至此,外星人来到地球的声音便甚嚣尘上。

上辈子,伊森只是将这个故事当八卦听。

因为直至2023年,世界上都没有出现公众认知的外星人。

可现在嘛…… 《第三类接触》是罗斯威尔事件的后续?

可以的…… 斯皮尔伯格这个大导演是真特码牛哔!

什么小道消息都能拍成电影!

伊森觉得斯皮尔伯格这个灵感来源有些离谱。

而觉得故事挺扯的人还有伊芙琳。

在吃完晚饭,和斯皮尔伯格告别后,前往酒店的路上,坐在副驾驶的女孩就在那儿吐槽电影剧情的无趣,“如果这个故事和罗斯威尔事件有关,那我觉得,它应该拍的更加黑暗一点!”

“因为那样才会有意思!”

“就比如说,外星人来到地球,和人类进行善良接触的前情不便,后面稍微改一改,这些外星人是宇宙中的高等生物,他们来地球是为了观察人类这个低等文明有没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如果有威胁,那就直接打击,如果没有威胁,那就获取基因数据,抑制他们发展。”

“所以他们才会在离开时带走一批人类,那是为了对人类进行特殊研究。

之后承诺将他们送回来,那是外星人准备在研究清楚人类的DNA后派间谍伪装成人类,以此对地球进行秘密入侵。”

“而这个爆料点要放在人类被外星人带走之后,也就是说,这个事实只有上了飞船的人类才能发现。

电影的最后那就是他们在宇宙飞船上凝望着越来越远的地球,看着它们慢慢变黑。”

“这预示着地球将会在未来深陷危机。”

“怎么样,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就有意思多了?”

伊芙琳冲着伊森眨了眨眼。

就差没再脸上写着夸我了。

而她的脑洞则让伊森啧啧称奇,“Oh!

Fxxk!

剧情被你这么一改,那顿时就从科幻片变成了动作片,甚至可能是科幻动作片了,这部电影绝对能拍第二部,具体内容就是外星人融入地球!”

话一出口,伊森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如果按照姐姐的脑洞来改的话,那这电影不就成了漫威的秘密入侵大事件了吗?

这个脑洞真的是…… 有些离谱!

然而,就在伊森想要感慨,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真特码的凑巧时…… 陡然闪过的一道灵光,让他觉得事情更加不对劲了。

眉心微蹙,道:“伊芙琳。”

“嗯?”

“刚刚史蒂文是不是说,故事的最后外星人允诺人类,会在一段时间后把那些带走的人类送回来?”

“是啊,怎么了?”

伊芙琳本能回答。

她不明白伊森为什么会这么问。

但在此时此刻,伊森却觉得自己脑洞大开!

斯皮尔伯格的故事版本是:外星人来到地球带走了一名电工,并在多年以后将他送了回来。

伊芙琳的故事版本是:外星人对人类心怀不轨,想要密谋颠覆整个人类文明。

而把这两个故事综合一下,那就成了外星人来到地球带走了一名电工,并在多年以后送了一名伪装体来到了地球。

因为在飞船上,人类电工就已经探听到了外星人的阴谋,于是在来到外星球后,他便积极地想要寻找将要前往地球的外星人,想要策反它。

因为这个外星人是个心地善良之辈,是反对自身文明对其他文明的颠覆计划的好孩子,于是在人类电工找到它后,它便决定帮忙,提醒地球人有外星危机。

由于一开始外星人是和阿美利加接触的,为了避免颠覆计划失败,所以再次出现时,他们选择了反方向降临,而又由于那个好心的外星人在和人类电工接触时,潜心学习了不少人类知识,其中很多都是电工知识,所以在来到地球后,它便逐渐的成为了一名电工。

但这个身份不能让它提醒人类外界存有外星危机,所以在它绞尽脑汁下,它便决定以写书这种方式传播自己的提示,在多次练笔之后,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这样一句话——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没错!

大刘这个浓眉大眼的电工其实是个外星人!

逻辑特码的闭环了!

“哈哈哈哈——”

想到这里,伊森直接就乐出声了。

而他的奇怪大笑也让伊芙琳很是疑惑,“伊森,你怎么了?”

“我没事……哈哈哈……我只是……哈哈哈……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

伊森乐个不行。

此时此刻的他终于找到了今日份的快乐了!

虽然这个脑洞无法与人分说,但不重要啊!

他快乐了,那就够了!

哈哈哈哈—— 他尽量不让自己笑出声~ 而在傻乐的过程中,伊森又想起了一个问题。

伊芙琳觉得,第三类接触之后,外星人就会攻打地球?

那这玩意,不就是《太空侵略者》的故事吗?

嘶…… 原来这游戏的灵感来源在这儿啊!

在这个瞬间,伊森觉得,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太空侵略者》了!

感谢【百度全家桶】

打赏的5000点起点币,感谢【书友20221128004343399】

打赏的400点起点币。

注:①罗斯威尔事件都上过C站,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度娘,各种解读那简直比电线杆上的牛皮癣还要多。

这个事件后来还出了一本书,叫做《罗斯维尔真相》,就算感兴趣也别买,里面的内容和互联网上传播的基本没啥区别,只是补充了很多细节,真的是浪费钱。

②《第三类接触》是不是根据米国民间流行的‘泽塔行动’拍的,这个斯皮尔伯格没有正面回应过,但这部电影的确是因为罗斯威尔事件的后续火的,外星人是那个年代米国民间很火的话题,所以现在看《第三类接触》可能觉得枯燥,但那个年代人们看它就像是看纪实片一样,通篇看过去都是米国人当时的幻想和期待,这也是吃了时代红利了。

③《太空侵略者》还真的是‘泽塔行动’的反方向解读,觉得外星人不会那么美好。

PS1,退烧了,但还在咳,重点是还窜稀,今明两天一章,周末恢复双更。

PS2,大刘那个脑洞是码字时偶然来的,不知道是烧糊涂了还是凑巧来的,各位当个乐子看就行,不是大纲上的内容。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