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2章 252:吟诗的陈导,再见颜丹宸(1/2)

第252章 252:吟诗的陈导,再见颜丹宸(两更8000字) 作者: 陈望东 第252章 252:吟诗的陈导,再见颜丹宸(两更8000字) 本次竞选一共12个团队,第一轮将会刷掉7个,余下的5个团队晋级第二轮。

因此, 竞争很激烈。

前两个出场的团队,分别来自小RB和鹰酱,一上场就马不停蹄的展示创意,PPT走马灯似的过。

两个方案更注重国际化、现代化,但在中国元素的体现上稍差点功夫。

这也难怪, 老外不可能比中国导演更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这两个团队得分不是很高。

估计首轮就要被淘汰。

第三个出场的是陈凯哥,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白色衬衫,衬衫领口开着,没有系领带,头发梳的锃亮。

看起来很随意、很自信。

据媒体前几天报道,陈大导演对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一职,信心十足。

他在家花了一个月时间,手写创意文案,认为凭他的认真态度和国际影响力,肯定能够得到组委会官员的青睐。

陈大导演起身鞠躬,随后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讲台,露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容,讲道: “2001年7月13日,那时我在片场刚忙完,得知京城申奥成功的消息后,内心无比感慨,马上就想到了杜甫的一首诗。”

陈凯哥讲到这里,台下恐怕不止徐宁一人,想冲上去将他拉下来…… 别吟诗了,陈大导演。

前两个团队都在讲创意,恨不得把自己的方案全部掏出来,你倒好,聊起了古诗。

当他背出第一句诗的时候,徐宁差点笑出声,幸好他喝了口水忍住了。

而此时, 奥运组委会的几个官员已经开始皱眉了,坐在最中间的那个大佬,明显有点不耐烦。

陈大导演没看到这一幕,因为他已经讲到动情处,声音也愈发的高亢起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吟完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陈凯哥深吸一口气,发现下面居然没人喝彩,他顿感失落。

调整情绪后,开始讲创意。

可是创意也很虚无缥缈,没有讲到具体的、实际的、都是一些概念上的东西。

所以,不管他怎么讲,都讲不到组委会想要的点子上。

再加上刚才那首莫名其妙的诗……导致“不靠谱、理想化”

的标签已经贴在了他的脑门上。

当陈凯歌花了十分钟讲完创意后,徐宁这一组准备上场的时候,坐在最中间的那个大佬破例要点评几句。

他扶了下眼镜,说道:“小陈,我们要的是具体的创意方案,而不是诗人。”

“嗡……”

陈凯哥瞬间懵逼,怎么,我背的诗不好听吗?

还是我的创意不够优秀?

但是, 他不敢多说一句,只能感谢大佬点评后,灰溜溜的走回座位坐下,之后整场都像蔫了一样。

陈凯哥的内心是崩溃的,“为什么,为神魔……我手写文案啊,为什么都不能看到我的情怀!!”

不能否认陈大导演的奥运情怀,他肯定希望我国举办奥运会,但是他的方案就像飘在空中的楼阁,根本无法立马转化落实。

接下来, 轮到了徐宁、张一谋和冯晓钢这一组,在来之前,就定好了让张一谋担任主讲人。

因为不管是从资历、人脉还是作品上,张一谋都要比冯晓钢强。

而徐宁又是小辈,更不可能跟这二位抢主讲人的位置。

三人共同起身,张一谋走上讲台,而徐宁和冯晓钢则拿起提前准备好的文稿,递给组委会的几个官员。

得益于徐宁出众的气质和外貌,几个大佬在拿到他递的文件后都笑着点头说了声谢谢。

等到所有人安静下来,张一谋开始陈述团队创意,没有任何花里胡哨,上来就是干货。

“各位领导,上午好……我们团队由我、冯晓钢和徐宁三人组成,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创意方案……”

从导演组、工作组的搭建,到志愿者、表演者的招聘,再到统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具体到运动员入场方式、奥运圣火点燃、开幕式倒计时、宣传歌曲、宣传纪录片、晚会具体的节目…… 每一项, 张一谋都讲出了详细的、可执行的、安全的、操作性强的完美方案。

这些是三人几个月来的劳动成果,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创意,都是来自徐宁。

在张一谋讲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台下坐着的几个组委会官员不停的点头记录。

冯晓钢看到这一幕,激动的握紧拳头,心脏都在扑通扑通的疯狂加速跳动。

这种感觉多久没有了?

冯晓钢此刻感觉自己就像是等待考试结果的小学生,不,不能说是小学生了,小学生可能都不在乎成绩。

他感觉自己现在就是等待高考成绩的高三毕业生,特别希望自己能够考好,弥补没有上大学的遗憾。

是的,在座的所有人,只有冯晓钢没有读过大学。

他特想通过此次机会证明自己。

即使当个副手也行啊!

总比没得当来的好。

因为只要当了副手,就有机会接触国家层面的大佬,他爱死了在大佬面前露脸的机会了!

此刻,冯晓钢的内心已经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他正咬紧牙关给张一谋加油: “老张,说话再流利点,别打磕啊……唉,想我从底层摸爬滚打到今天,吃了太多苦,一定要拿下这个机会……”

因为他已经认清了,光凭他那两把刷子,根本揽不下奥运会开幕式这等大工程。

人贵有自知之明。

“就算老张当总导演,我当副导演也无所谓,反正还有徐宁当副手,嘿嘿……媒体对比的时候,也不会拿我一个人比较。”

想到这,冯晓钢释然了: “奶奶的,导演排名算个der,钱和权才是实实在在的,我特娘的才不会在乎别人拿我和张比较,草。”

不久后, 张一谋讲完,台下的组委会大佬开始互相讨论,几十秒后,便各自在面前的打分表上写下分数。

这一次, 大佬们没有做点评。

但大家也都清楚,徐宁三人这个组的方案非常好,比前面的陈凯哥的方案好一百倍不止。

从组委会几人的表情也可以看得出来,组委会的人对张一谋的演讲很满意。

后面还没讲的八个组瞬间亚历山大……李安惴惴不安的走上讲台,开始讲诉他的方案。

与前面四组主讲人不同,李安一举一动都显得非常儒雅,讲话也是慢条斯理,微微低头看着文稿。

徐宁仔细听了他的方案。

整个方案突出中国元素的应用,而且阐述的理念非常好,在中国文化这个项目上,应该能得高分。

但就像之前说的,光有理念还不够,得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李安的团队恰恰缺少这点。

组委会最后给他的点评,也是这么认为的:方案凸显中国元素,但是过于虚无缥缈,无法执行。

不过这些点评都写在纸上,并没有当场讲出来,不然会影响后面团队的发挥。

这之后, 田状妆、姜纹、斯皮尔伯格等人依次上场……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多才结束。

下午, 组委会便宣布了晋级的五个团队,徐宁这组赫然在列,其他四个名额分别是李安、斯皮尔伯格、陈维涯和张继刚。

后面两个导演,主要在技术和舞蹈方面获得了高分,在前世,被组委会定为副导演。

第二轮方案陈述时间就在半个月之后,时间非常紧迫。

徐宁和张一谋、冯晓钢三人从会议中心出来,便马不停蹄的回到公司继续讨论。

三人一直改方案改到下午五点多,老谋子和冯裤子两人累的晕头转向,不得已停下休息。

就在这时, 公司刘经理敲门走了进来:“报告徐总,《亮剑》后天就要上映,要不要安排一场发布会?”

徐宁想了想,道:“你负责安排,反正是在央视一套播出,不做发布会估计也不影响收视率。”

“是徐总,我这就去安排。”

刘经理走后,张一谋说道:“小徐你现在的业务做的越来越大了,连央视都能上。”

冯晓钢喝了口茶笑道:“这就叫英雄出少年,我们两人混了这么多年,挣的钱加起来都没徐宁十分之一多。”

“哈哈,我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恰好挣了点钱,然后投资了几个产业。”

“这就是眼光,活该挣钱。”

“对对对,今天必须出去大吃一顿,好好的让小徐出点血,不然我这心啊,羡慕到流泪。”

“行走着,京城的饭店二位随便挑、随便吃。”

徐宁笑哈哈的推开门,带头走了出去。

十几天后, 迎来第二轮开幕式方案陈述,这一次,并没有当天宣布最终结果。

据可靠消息, 最终名单估计要2006年春节之前才能公布,毕竟确定开幕式导演组人选这是大事,要经过反复研讨才行。

徐宁和老谋子三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安稳落下,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可以忙自己的事情。

老谋子回去后,立即着手筹备《满城尽带黄金甲》,冯裤子则在准备《夜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