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棋逢对手
第146章 棋逢对手 作者: 风肆娘 第146章 棋逢对手 “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您现在最大的隐患不是来自于京中,而是离你咫尺之遥的北燕。”
杜蘅回道。
北燕?
沉寂了十余年的北燕?
“为何?”
“您还记得八百里急报到达时,说压住了一支商队的事情吗?”
“你如何知道抵报的内容?”
周显显然对来历不明的杜蘅十分怀疑,直接说出了她话中的疑点。
“这并不是重点。
而我要说的是,这支商队,和北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紧接着,杜蘅就把她在南边的所见所闻说于了周显听,她自动隐去了云南金矿的事情,只说是和薛斐白回老家探亲。
“……太孙殿下,春城知府吴大人发回来的奏章里说过安南人持有鸟铳的事,向来都是有买才有卖,大周久无战事,谁会去买鸟铳呢?
而买家又是开出了何种的价格使得‘财帛动人心’致使军器局或者地方上的武器外泄的呢?
至于鸟铳是如何到了云南边境我们不得而知,但总归鸟铳外泄的事,本身就不是一件可以轻轻放下的事情……”
杜蘅正色,盯着周显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周显深吸了一口气,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尚未可知的!
…… 乃至于他自己都有稍许后怕,安慰着自己回道:“不过综上所述,都是你的猜测……”
“显哥哥,你就信杜蘅嘛!
——”
骆敏第一时间跳了出来声援着杜蘅; 她虽然第一时间听完杜蘅的想法也感觉不可置信,但是她就是下意识地回去相信杜蘅: “上次我告诉你十皇子他们想要拉拢燕大人的事,就是杜蘅告诉我的呢!
她这个人别的不说,猜东西的本事还是蛮准的……”
周显不由得高看了杜蘅的两分,原来她竟是这般深藏不露的人物…… 杜蘅没有说出薛斐白的身份,倒也不是会担心他们更不相信,而是她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让她不要说出去。
“判断事情真相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找出那支被压的商队!
之后一切真相都会大白!
——”
杜蘅掷地有声地答道。
周显看着她棱角分明的面庞,不知不觉便会跟着她的思路走,甚至都忘记了他一开始是要擒住面前的女子的……而这种被引导的感觉,隐隐有些似曾相识…… 他背过手去踱了两步,摩挲了一下拇指上的扳指——杜蘅知道,这是周显思考时的标志,而他的思考时间,绝不会超过挪五步的工夫…… “来人呐!
——”
周显在帐内唤人,侍从进来后,他言简意赅地命人寻找着那支商队:“……切忌打草惊蛇!
若是寻到人后,暗中看住,立即来报!
——”
侍从接到命令匆匆而去,剩下的人倒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杜蘅在想:薛斐白不在京中,也不在归化,那他到底去了哪里呢?
…… 而周显,一直将视线放在出神沉思着的杜蘅身上。
骆敏看着她的显哥哥几乎是眼睛都不错的盯住,一把将杜蘅拉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着:“杜蘅,你饿不饿啊?!
方才我就是端饭进来的……”
杜蘅被她打断了思路,索性把注意力都放到了骆敏这,直接伸手揪住了她的脸颊—— “喂、喂、喂,杜蘅你做什么?!
你不识好人心,本小姐还担心你饿没饿着呢……”
骆敏揉着杜蘅犹自不撒手的脸颊,泪花都被扯疼跑了出来。
“不是让你回辽东短期之内不要再回来了吗?
你怎么会出现边境?”
骆敏好不容易挣脱了杜蘅的钳制,用手给通红的脸颊降着温:“你管我!
我听说显哥哥路上出了事,就直奔归化了!
——”
“胡吣!
辽东到归化,岂是你两三天能赶得过来的?
……”
骆敏回呛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你才多大啊,别总拿长辈的派头来教育本小姐……”
杜蘅简直不忍卒看,骆敏这个痴女。
说是要回辽东却一直巴巴地在周围守着周显呢…… 唉,周显被这么一个一腔爱意心中只有他的女子爱慕着,也算是值了…… 她们还没“叙旧”
完,方才出门的护卫又折返了回来—— 周显看见侍卫的身影,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不是的殿下”
,侍卫单膝下跪回禀:“是找到了!
——”
找到了,这么快?!
骆敏和杜蘅面面相觑:周显的手下都这么能干嘛…… “不是被埋在城郊吗?
如何这么快就找到了?”
周显蹙着眉宇,满脸不信。
“殿下,咱们的人去暗访的时候,正好有一队人问主持大局的知府大人可在?
他们再三强调想要当面道谢,说什么都想跟着过来; 那边维持秩序的人无法,看他们似乎是外乡人,便问他们如何会被困在归化;没成想他们竟说他们便是那支压在城郊的商队!
因为被山石所压且处在荒郊野岭,不仅死伤惨重,活着的人更是被足足困了两日!
不过好在当地衙门处理及时、得当,他们的货物倒是没什么大碍,而且还没有被抢…… 正因如此,他们才放言,若是能亲眼得见来处理震后事宜的大人,愿意奉上一半的粮食呢!
——”
杜蘅和骆敏面面相觑,这说辞,听起来倒是十分合情合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他们人还虚弱呢,即使想找救命恩人,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谁挖他们出来的吧?
如何会想到主事者呢?
…… 再联想到杜蘅之前所说……“显哥哥,你还是不要去了!
——”
骆敏一向把杜蘅的话奉为圭臬,如今更是扯着周显的袖子说什么都不让他去。
周显却有了“棋逢对手”
之感。
况且如果不是他本人前往,他如何相信别人会判断的出:这支运粮的商队,是否会是来自北燕?
男人似乎天生便有种涉足险境的探险精神,这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他从没有在他那些所谓的叔叔伯伯的身上体会过,却从一支陌生的商队上感受到了…… 再也不立flag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