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1章 菠萝与包谷

第101章 菠萝与包谷 作者: 风肆娘 第101章 菠萝与包谷 那大胡子后拿出来的东西叫“番椒”

,和花椒、胡椒作用类似:不能单吃,是做调味用的香辛料。

但是这“番椒”

比起后两者,辛辣有余、香麻不足;有好奇的食客只当和番柿一样好吃,打破头要抢第一个伸筷子的人。

薛斐白的鬼心眼全用到吃上了,当这番椒炒了一盘肉被端出来之后,他远远闻到都有些辣眼睛的热气, 说什么都不去尝第一口。

而拔得头筹还拼命塞了一大口的那个老饕食客,吃的是舌头都吐了出来,白眼也快翻出来了。

面红耳赤,不停的要喝水、喘气,大冷的天还要人给他扇风;等到好不容易缓了过来,揪住那大胡子要赔钱!

说什么差点搭上他的老命云云…… 而对那盆番椒炒肉避之不及的众人,却正好给了薛斐白空子。

薛斐白伸筷子不去夹那番椒,只夹炒肉, 却也只敢送到嘴里一点点;吃完之后伸出舌头嘶嘶喘气, 但还是抑制不住的眼睛一亮,直朝杜蘅竖大拇指,然后接着去夹。

杜蘅吃完后觉得那种心跳加快、手脚出汗的感觉虽然有少许难受,但却很容易让人上瘾,且会让人不断追逐这种痛并快乐的过程。

这就好比男女之爱,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回避对方的眼神,可身体上的感觉却骗不了人;越是强迫自己调转视线却越是不受控制的投向那个人…… 杜蘅也有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她最近是否看薛斐白太多了呢?

…… 以往是不屑看他,如今却似乎是想要看他……可能因为人家长得赏心悦目吧…… “咳咳”

,杜蘅攥拳咳嗽了两声,将视线从偷食的薛斐白身上移开;这里已经没啥热闹可看了,她的特产还没开始置办呢…… 他们出来的太久了,路上不可再耽误时间了,所以差不多买好了东西,杜蘅便严词拒绝了薛斐白想要再吃到“徽闽湘浙”

菜色的无良要求, 跟火烧屁股一样往京城里赶。

回到京城的时候,还没出正月,回到家里给薛大人薛夫人拜了个晚年,请过安,接受了“怎么去了那么久”

的诘问,送上早就准备好的“当地特产”



这一套下来折腾了得有半个时辰,他们才得以回到自己房间。

薛斐白累的倒头就睡,衣服都不换。

杜蘅倒很有女主人的风范,将拉回来的东西指点着大包小包的卸下,阖府送上;还挑拣出来给相交世家的礼物,准备过几日奉上。

忙完了这一切,杜蘅虽然也身心俱疲,但还是把静瑟叫了来,一一询问京中可出现什么样的大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肖子玫在杜薇兰嫁后不久,就嫁给了十皇子周砚做了仅次于杜薇兰的侧妃;这可不是送一份礼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杜蘅也想明白了,她肯嫁给十皇子,说明她定是要助十皇子夺嫡的。

他们八皇子党内部内斗的也很厉害,形势越发利于她。

实在是有趣。

不过,杜薇兰只怕要危险了…… 她斗不过肖子玫的, 在没有外力的介入之下, 丧命是必然的;只取决于肖子玫想让她什么时候丧命。

可是她杜蘅,就是这个要阻止肖子玫的“外力”



“哦对了小姐,盛少夫人从岭南来信了呢!

随信一起来的是一个浑身是刺的大苹果!”

静瑟说。

杜蘅挑起眉毛,无声地表达了一个“嗯?”

静瑟回身去拿了,没一会就用托盘托着一个一掌多高的厚皮大果子走了进来。

杜蘅的眉头皱得越发紧:“这玩意真的能吃吗?”

并上手去捏像吊兰一样的“莲座脑袋”



“小姐小心,扎手的很呢!”

可是她说的晚了,杜蘅收回了被戳到的手指头。

杜蘅看着这糙果黄绿色的、像锐齿一般的厚皮,第一次对水果的外形产生了怀疑。

“我来试试!”

不知何时起床的薛斐白脸睡得跟个红苹果一样,精神饱满,看见这东西眼睛都亮了。

他不知从哪掏出一把柳叶小刀,已经开始朝着那水果比划。

杜蘅没兴趣看他耍宝,她拿起小姑姑给她的信看了起来。

信上先是报了平安,说岭南比她想象的好许多: 首先是充满野趣;——民智未开吧!

其次是和人沟通变多;——因为听不懂方言所以得普及官话吧!

相公发现这里的稻米居然可以三熟!

——农业基础很差,只能先发展这个…… 信上洋洋洒洒,语气轻松。

可是作为娘家人的杜蘅没有“看出”

丝毫喜讯,总是难免觉得她过的竟是苦日子。

不过里面有一段,杜蘅还是很认可的:林凌说这里的水果很甜,又大,她光吃水果都要长胖了。

还说这个“菠萝”

是出海的商人所带来的,试图在岭南大规模种植然后往北打开销路; 当地人吃了这玩意觉得酸酸甜甜甚是可口,一度掀开狂购的热潮; 林凌说假以时日,菠萝说不定真的可以名列“岭南名果”



许多农户被外地来的客商忽悠,当即就想毁了庄稼种菠萝去卖,然后被盛如炽拦住。

岭南道路不便,东西都运不出去怎么卖?

而且岭南水果众多,菠萝这个东西可能一开始新奇,但时间一久在众多蔬果中并不具有特别突出优势; 而且最重要的是,粮食砸手里了起码还能自己吃,菠萝却不能充饥啊!

此外,沿海虽久无战事,但若是真和海盗打起来了,岭南的地位可就重要起来了,可是输粮输人的要所呢…… 杜蘅合上信,看着已经削出金黄色果肉的薛斐白,正在研究怎么去除果肉里的尖刺,然后再切好片。

杜蘅眯了眯眼睛,数算起从古至今从异域进入的美食:葡萄、胡椒、核桃、石榴…… 似乎离“缺衣少食”

的远古时代太久了,已经很久没有小麦、高粱等可以充饥的作物传入了;而上一个引入的,可以让穷苦人家填饱肚子的粮食,还是十几年前的“玉蜀黍”

; 有些地方也管这叫“包谷”

、“包芦”

、“珍珠米”

,老百姓更愿意叫它“六谷”

,即除了“五谷”

之外的“第六谷”



(本章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