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类高质量作家(2/2)

他们走进法兰西饭店,寻了处二楼的僻静包厢,落座之后,咖啡和白兰地很快就送了上来。

埃尔德端着酒杯,侃侃而谈道:“巴尔扎克先生,您得知道,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往往不会在酒馆闲谈里让人随便听见名字。

我们在伦敦的法务顾问,个个都曾给议会写过意见书。

我们的译者,有的在牛津、剑桥教书,有的给外交部起草过公文。

至于印刷设备嘛…呵,您应该知道泰晤士河畔的舰队街吧?

我们在那儿占了三成产能。”

“我的上帝啊!”

巴尔扎克的眼里冒着光,仿佛已经看见一迭迭英镑票子从泰晤士河边飘进他口袋:“倘若您说的是真的…三成?

这可不是小数目!”

埃尔德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把手一摊道:“说句实在的,我们公司现在只缺一个法国的拿破仑,大船航行靠舵手,我们需要能在文坛上把旗子插遍欧洲的那种人。

就像在德意志有歌德、在苏格兰有司各特,在英格兰嘛…狄更斯先生最近的确声名鹊起,但说到底,他还是年轻了,而且最近他的重心都放在了戏剧创作上。

我们想来想去,这样的人在英国找不到,那就只能来法国找了。

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巴尔扎克先生,您是非常有潜质的。”

“先生,您真是慧眼识珠!”

巴尔扎克立刻被捧得心花怒放,连肚腩都激动得抖了几下,他用力握住了埃尔德的手:“不是我在恭维您,您的这些话,比那些酸溜溜的文艺评论家要公正一百倍!”

维多克在旁边看得嘴角直抽抽,要不是他知道帝国出版公司其实就是《英国佬》的马甲,光是靠埃尔德这副正气凛然的模样,连他都差点要信了。

巴尔扎克激动地往前凑了凑:“那我能否斗胆问一句,帝国出版公司与…呃,伦敦的那些报纸、杂志是什么关系呢?

比如说《英国佬》、《泰晤士报》什么的…”

“《英国佬》?”

埃尔德不屑的甩了甩手:“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如今的《英国佬》,也就靠那位沃尔特·司各特的传人挑大梁,不过依我看,再过不久就连他也独木难支了。

您知道现在伦敦的上等人都在看什么吗?”

“看什么?”

“看《火花》!”

埃尔德端着红酒晃了晃,神色一本正经道:“至于《泰晤士报》,那是我们旗下的,作为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我们在《泰晤士报》有股份的。

巴尔扎克先生,您要明白,《英国佬》嘛,说到底只是家报馆杂志社,而我们帝国出版公司,是可以让您的名字写进整个世界文化史的。

不过嘛,虽然我个人是支持将您选为公司在法国的代表作家的,但是吧…”

巴尔扎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埃尔德稳稳放下杯子,沉着得像个地道的商人:“当然,版权问题我们自然可以谈。

但伦敦读者的口味不同,他们不只关注故事,还对故事背后的来历分外敏感。

尤其是…我来巴黎后,听到有传闻说,《贝雅特丽丝》的原型与巴黎某些知名沙龙里的争端有关。

如果贸然推出,却不能澄清其中关系,恐怕…”

巴尔扎克听到这话,赶忙站起来否认道:“绝无可能,这本书里不含任何隐射、暗示,我向您保证。”

巴尔扎克原本这下子绝对稳了,岂料埃尔德闻言一皱眉头道:“不含隐射?

那出版这本书还有什么意思?

巴尔扎克先生,你要知道,伦敦的读者们就喜欢看这个。”

巴尔扎克差点被呛到:“您…您说什么?

您是说必须含沙射影,才能吸引伦敦读者吗?”

埃尔德哈哈一笑,伸手往巴尔扎克的杯子里添满了白兰地:“我可没说必须,但您自己是行家,您该知道,巴黎人靠流言活着,伦敦人靠丑闻消遣。

丑闻就是他们的早餐面包,流言就是他们的下午茶。

您写出来的故事,要是没有点影射,那就像没加胡椒的牛排,再好的口感,味道也寡淡了。”

巴尔扎克嘴角抽动了一下,明显在犹豫,因为他答应过乔治·桑,绝不对外泄密的。

“先生,我从不靠丑闻博眼球。”

“您可以不需要,但公司需要。”

埃尔德一听这话,立马换了一副冷脸:“我们给您的代理权协议价格不会低,如果没有点东西能够配合宣传,到时候销量不好看,大伙儿赔钱了怎么办?”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