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你要自取其辱吗?(1/2)

虽然这家咖啡厅是以俄国风情作为卖点的,但是作为一家诞生于伦敦的餐馆,它也不可避免的要与不列颠风格进行一定的融合。

街边常见的不列颠餐馆都是些什么风格呢?

那风格其实也是五花八门的。

有的餐馆允许食客自带食物,在餐馆的炉灶里现烧,饭菜做好后,收您两三个便士的炊火钱和人工费。

倘若您不愿意费劲跑去菜市场买菜,直接在店里点菜也行。

通常来说,单点一杯上好的南美咖啡要五便士。

如果是来一份两便士套餐,你可以得到一个夹四片火腿肉的三明治和一玻璃杯的雪莉酒。

一壶红茶配三只茶杯,外加六片黄油面包、一块松糕和两块烤面饼,价格是十便士,或者说,一先令,因为在结账时还需要另掏两便士小费装进领班的衣兜。

总得来说,在19世纪的伦敦,考虑到价格因素,当一个酒鬼要比做一个嗜茶和嗜咖啡的人实惠很多。

不过,最好的情况是,您不喝饮料,如果只是吃饭的话,六便士就可以在餐馆里吃上一大盘子肥瘦相间的烤肉了。

当然了,虽然都是吃烤肉,可您究竟是打包还是叫外送,堂食的话,是坐在外面的穷人食肆,还是坐在里面的富人餐室,这可通通都是讲究。

而且,各类人也都有各类人常去的地头。

在西印度群岛干买卖的商人喜欢在康希尔山的耶路撒冷咖啡馆扎堆,隔壁的巴森咖啡馆则是医生们会见客户的场所,马丁巷的老屠夫咖啡馆是画家们常去的馆子,科文特花园罗素街北侧的威尔咖啡馆是知识分子的天堂,辉格党员认准了圣詹姆斯街的圣詹姆斯咖啡馆,而托利们则喜欢出入不远处蓓尔美尔街角的可可树咖啡馆。

倘若伦敦人想找某位绅士,通常不会询问他是否住在弗利特街或者大法官巷,而是打听他是否经常光顾希腊人或者彩虹咖啡馆。

您要是不懂这些套路,那没得说,人家准以为您是刚来伦敦要饭没多久。

而开在肯辛顿宫附近的这家俄国咖啡馆,也有它独有的顾客群体。

没错,就像您刚刚看到的那样,苏格兰场的警官们总喜欢往这儿跑。

您问这是为什么?

简单,您难道没看《泰晤士报》上报道的那则新闻吗?

没看?

唉呀,您总不能真是个外地人吧?

就那个,罗伯特·卡利警官的纪念仪式。

自从纪念仪式之后,许多警官们在业余时间便自发来到了肯辛顿宫附近执行勤务。

但说到底,这是人家的下班时间,您总不该要求人家还像是上班那样,一巡逻就是十几个钟头吧?

总得体谅体谅人家,给人家喘口气、喝杯茶、吃口饭的时间嘛。

在整个大伦敦地区,论起关心警察福利,那恐怕再也找不出比菲欧娜·伊凡小姐更热心的女士了。

正巧她最近也想投资点新产业,因而就在肯辛顿宫周围盘下了这么一家店。

为了替新店招揽顾客,与此同时也是为了改善警察待遇,伊凡小姐还特地给店里立了一条规矩,凡是警官前来用餐,皆可凭借警徽打八折,并且这里还为警官们提供免费茶水。

因此,没过多久,这里便成了苏格兰场警察的聚集地。

就算是那些巡区不在肯辛顿的警官们,每逢休息日也会带着家人来这里用餐。

毕竟该说不说的,这里总归是家外国餐厅,虽然俄国菜可能没有法国菜那么上档次,但是哄老婆孩子开心肯定是够用了。

布莱克威尔一边翻着菜单,一边听着邻桌两个便衣警官的聊天。

虽然两人没穿制服,但说话的口气一听就知道是干警察的。

他们的话题从泰晤士河南岸的新治安条例,扯到昨晚在兰贝斯桥下抓的酒鬼,最后居然还谈起了自己孩子在学校里为了个小姑娘寻死觅活的事情。

其中一位警官问道:“她爸爸是干什么的?”

“在圣约翰大街搞印刷的,听说前两年他还印过《反警察法案的十条建议》。”

另一位警官啧了一声:“我都快习惯了,在伦敦混,就得跟各路疯子做邻居。”

布莱克威尔听了,轻轻一笑。

这些伦敦警察嘴碎得很,但是比起彼得堡第三厅那帮人,这已经算是相当可爱了。

他放下菜单,不多时,堂倌便端来了一壶热腾腾的淡奶浓茶和刚出炉的库尔尼克鸡肉馅饼。

布莱克威尔拿起切好的馅饼咬了一口,表皮微酥带脆,夹着奶香,用作馅料的鸡肉与米饭融合得也恰到好处,舌头一搅还能感受到里面的蘑菇和香草。

“嗯…还算正宗。

难怪约翰·白克豪斯爵士要把会面地点选在这儿,这菜色确实不错。”

大美食家布莱克威尔正吃得起劲,耳边却忽然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嗓音。

“布莱克威尔先生?”

布莱克威尔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材挺拔、穿着深色马甲与洁白衬衫的男子正站在楼梯口。

“理查德·休特先生?”

布莱克威尔怔了怔,旋即将餐刀放下,半是吃惊半是狐疑地站起身:“您怎么在这儿?”

理查德·休特的右手搁在腰后,左手前臂则搭了一块雪白的抹布,他半开玩笑的走了过来:“这几年在俄国干宪兵实在太累了,也挣不到多少薪水,所以我思来想去,干脆辞职回伦敦算了。”

“辞职?”

布莱克威尔愣了半晌:“可…您这…辞职也没有您这么辞的啊!

以您的履历,在莫斯科公司干过,又进过俄国的宪兵系统,您在做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找个活儿干应该不难吧?

何至于在咖啡馆里当领班呢?”

休特笑了笑,他利索地拉开布莱克威尔对面的椅子坐下:“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后来我发现,越是体面的位置,就越容易招麻烦。

作为一个老宪兵,在高加索跑过线、和波兰人打过交道、手里还攥过几份名单,我实在是有些厌倦那种勾心斗角的生活了,现在我只想活的简单一点。

给人端茶送水,顺手拿点小费,再加上每周开支的薪水,收入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最重要的是,我现在过得很开心。”

布莱克威尔盯着休特看了几秒,仿佛在确认他是不是认真的。

他哑然失笑道:“听您这么说,我都要怀疑是不是第三厅把您派回来当暗桩了。”

休特对此倒也不否认,他只是抿着嘴摇了摇头:“或许苏格兰场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他们就不会拒绝我的加入申请了。”

“您想去当警察?”

布莱克威尔这才回过了味儿:“怪不得您非要在这里当领班呢,我刚刚发现来这里用餐的警官好像挺多的。

您这是想和他们先打好关系,或者是打算在这儿撞撞运气,看看能不能碰见几个苏格兰场的头面人物,让他们批了你的申请?”

“你说得也有理。”

休特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笑了笑:“在伦敦撞运气可是门学问,只是…”

他话音未落,楼梯口便传来一阵有节奏的马靴落地声,不像普通客人上楼时的杂乱,也不像堂倌上菜的步履轻巧,而是那种习惯走在队伍最前端的人的脚步,既不快,也不慢,永远走在自己的节奏里。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拉椅子起身的声音和此起彼伏的问候声。

“下午好,爵士。”

“您这边请。”

“刚才我还在跟科林斯警长提到您…”

警官们亲切的问候听起来一点儿都不拘谨,但话里话外却能听出他们对来人的拥戴之情,有人抬手敬礼,有人连椅子都没来得及推就匆匆起身,还有的人主动上前接过了他脱下的外套和帽子。

休特不用回头就已经知道是谁来了,能在这家咖啡厅享受这种待遇的唯有一人。

而隐隐察觉到事情好像不大对劲的布莱克威尔则将杯子轻轻搁下,他身体不动,眼睛却悄悄瞥向了楼梯口。

酒红色的马甲,洁白的衬衫,油亮的背头… “布莱克威尔先生。”

那人看向桌边,脸上挂着笑容,语气温厚的张开双臂:“欢迎回伦敦,我的场子。”

亚瑟·黑斯廷斯!

爵士!

布莱克威尔感觉自己整张脸都麻了半边,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滑了一下,差点把茶杯碰到地上。

他几乎不敢抬头直视亚瑟,但又知道回避得太明显更会惹人注意。

于是他只能飞快地调整表情,让脸上的肌肉仅仅抽搐了一下后,便僵硬地堆起了一丝笑容。

“亚、亚瑟爵士…您,您来得真巧。”

他强撑着站起身,脚下的椅子在地板上吱呀一声,吓得他几乎脱口叫出。

布莱克威尔赶忙弯腰把椅子扶正,他一低下头,才发现自己手心手背全是汗。

“许久未见,许久未见。”

布莱克威尔挺直腰杆,尴尬地笑着,声音比平时都高了几度:“我…我是说,真是惊喜,惊喜之至。”

“惊喜?”

亚瑟微微一扬眉,笑着说道:“确实很惊喜,亨利,我一直认为我们俩品味相近,能做朋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