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诱人心的魔鬼(1/2)

市长家中餐厅的桌上摆着一盘厚实的黑麦面包,外皮酥脆,内部松软,有一种发酵后的酸味。

旁边是切成薄片的火腿和香肠,色泽鲜艳,散发着烟熏和烤肉的浓郁香气。

还有一大盘烤土豆,外脆内嫩,搭配着些许洋葱和香草,足以让人胃口大开。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奶粥端上来,粥中漂浮着小块的黄油和浓郁的奶香,看上去温暖又诱人。

餐桌的一角是酸奶油,白皙如雪,旁边有一些腌黄瓜和腌菜,这类酸味的配菜是俄式早餐的经典搭配,既能开胃又能解腻。

桌上还有一小盘切成薄片的奶酪,奶香扑鼻,与面包和火腿一同食用,口感十分丰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壶冒着热气的红茶与佐茶的蜜饯,在它们的旁边,还搁着一小碟糖和一壶牛奶,供客人根据口味自行添加。

亚瑟抿了口红茶,放下茶杯,回味着那一口红茶的温暖和香气。

在他看来,俄国的茶叶无论在口感上,还是香气的持久性上,显然都要优于英国的茶叶。

俄国与英国都不是出产茶叶的国家,因此两国的茶叶基本上都是通过对华贸易购买的。

但俄国主要通过陆路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这使得茶叶的供应量与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而英国则依赖海运,从广州将茶叶送往伦敦等大城市,由于运输和存储条件相对较差,这自然导致了茶叶的质量难以保持在最佳状态,高品质的全叶茶价格常年居高不下。

当年亚瑟还在格林威治当臭脚巡的时候,喝的都是售价每磅1先令的粉茶(茶叶末)。

即便后来升了警督,也只是换成了每磅2到5先令的混合茶(将来自不同产区的茶叶按照特定比例和配方混合的茶叶)。

而当《英国佬》步入正轨,与罗斯柴尔德开展的生意也初见成效后,亚瑟才终于开始喝上Keemun(祁门红茶)和LapsangSouchong(武夷正山小种)等等动辄每磅10先令起步的高档货色。

然而,这几种唯有英国上流社会才能见到高档茶叶,居然能出现在德鲁伊斯克这样偏远的小城,甚至亚瑟还曾在餐厅的一角发现了颇受英国淑女热捧的茉莉花茶。

不得不说,至少在喝茶方面,俄国人的待遇确实要比英国人更优厚。

亚瑟拿起一块夹杂着酸梅、杏仁和橙皮的蜜饯,用带着浓重约克夏口音的英语冲身旁的休特大尉问道:“理查德,我一直有个疑惑,你怎么会跑到莫斯科公司去任职呢?

通常来说,这可不是个常规选择。

你在俄国生活了多久?

四五年?

或者比这更久?”

休特喝了口茶,冻得发红的鼻头里喷出一股浓重的白色水汽,他凝视着窗外飘散的雪花,眼神平静,仿佛在回望那些已经远去的岁月。

“算上今年,这已经是我在俄国的第十五个年头了。

我十二岁那年,我父亲突然找到我,跟我说明天不用去文法学校了,他认识一个莫斯科公司的朋友,让我跟着他去做学徒。

其实说白了,就是家里没什么办法,只能让我自己出去谋个生路。

我父亲的生意并不好,母亲也早早去世,家里根本养不起几个孩子。

弟弟妹妹都还小,我是家里的老大,我这个当大哥的,总不能让那帮小屁孩儿替了我吧?

正好莫斯科公司提供了一个机会,所以我没什么选择,只能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想到这么多,一个十二岁的毛孩子懂些什么?

我只知道伦敦切尔西那头有个公司会教我些俄语和算术,好让我有资格在莫斯科或彼得堡做些事。

那时候的我,完全不懂商业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挣钱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说到这儿,休特轻轻摇了摇头,仿佛在思考那个年纪的自己。

“那半年时间,我学了不少俄语,也算学了些表面上的东西,像什么业务谈判、合同细则之类的。

但一切都只是皮毛。

真正的经验,得从走到那些地方开始。

去彼得堡的时候,我才知道真正的俄国是怎么运转的。

那些官员、商人和贵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而他们之间的博弈,这些大人们之间的龌龊勾当也远比我想的复杂的多。

接下来的几年,去莫斯科、喀山,都是一样的。

到处都得学会规矩,学会如何不让别人看出你并不完全懂这些事。

我不是那种能在人群中炫耀自己的人,但你得安静地观察,做出对的选择,抓住对的机会。

再过几年,我学会了和这些人打交道,明白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知道了商业背后那些藏在暗处的东西。”

他轻描淡写地继续道:“在俄国,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一个没什么背景的人。

早早地离了家,公司代理人的考核向来严苛,俄国的生意人也不会因为你是个孩子就对你有什么怜悯。

所以,在这里,万事都得靠自己。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就是个磨人的过程。

如果今天不是您提起来,我差点都已经忘了这已经是我离家的第十五年了。”

“十五年…”

亚瑟轻轻重复着这个数字,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休特的言语虽然简单,却如一根无形的丝线,拉扯着他内心深处的某些情感。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多少年了?

亚瑟强迫着自己别去想那些事,他转而问道:“那你这几年回过英格兰吗?

伦敦这几年可是一年一个变化,帕丁顿通了火车,新伦敦桥也通车了,西区的剧院开了一家又一家,至于东区嘛…东区还是老样子,只不过违章建筑盖得越来越多了。”

休特摇了摇头:“没回去过,虽然莫斯科公司受雇员工的房租都是可以找公司报销的,但公司给我们开支的薪水并不多。

再加上日常在这里的花销,如果我每年都要回一趟伦敦,那可能一两年的工作都白干了。”

“一次都没回去过?”

“没有。

不过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我的几个兄弟姐妹也经常给我写信。

我妹妹去年年初出嫁了,我那妹婿是在铁路公司上班的,算是个体面人。

至于两个弟弟嘛,大的那个是个本分的人,现在在码头的造船厂上班,听说他工作干得挺不错,马上就要提成领班了。

但小的那个却一直不开窍,游手好闲惯了,每份工作都干不长远,前两年醉酒之后和别人打架,让砸掉了两颗牙不说,末了还被警察抓进监狱罚了六个月的苦役。”

休特一说到这儿就忍不住叹气:“要是我父亲还在,多半还能管教他。

但自从老头子五年前去世以后,他就变得愈发无法无天了。

我那个年纪大些的弟弟是个忠厚脾气,在小的那个面前说话完全不顶事。

我妹妹也是个昏脑壳,她知道小的那个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性格,然而每次小的一来找她这个姐姐要钱,她私底下还是偷偷地给!”

虽然只是简单的聊了几句家常,但从中却能瞥见休特的性格。

这位宪兵大尉是个经历丰富、性格沉稳的现实主义者,无论于情于理,他都有转投亚瑟的理由。

他来俄国本就是为了谋个生计,如果有人能给他提供更高的薪水和待遇,并且还能带他重回伦敦往那个不争气弟弟的屁股上狠踹一脚,那不论是公司的规矩、第三局的条例,休特都可以通通置之不理。

亚瑟适时开口道:“你那个弟弟的问题,等我到了莫斯科或者彼得堡,就给苏格兰场的莱德利·金警督写封信,他会帮忙谋个差事的。

对于莱德利来说,这种二流子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能和流氓地痞打成一片,有时候也是一种特殊的本事。”

休特闻言连忙摆手道:“上校,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能帮他谋个差事固然是好事,但我总归是想让他改邪归正做个体面人的。”

“嗯…那倒是浪费了个好材料。”

亚瑟揉了揉太阳穴道:“不过,好吧,既然是你要求的,那就不交给莱德利了。

但是,汤姆的犯罪情报中心不适合他这样野惯了的性子,而且汤姆也不是个喜欢和别人红脸的性格…普伦基特那边的话,幽灵队要用性格冷静、沉得住气的…干脆,干脆交到格林威治那边吧,托尼的脾气虽然暴了点,不过正适合管教二流子。

理查德,我向你保证,你弟弟会成为一个称职的警官的。

如果他在托尼的管教下依然不成器,那就只能送去《英国佬》编辑部端茶送水了。”

休特听到亚瑟的话,沉默了一会儿,他摘下帽子低下头,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那股深沉的冷静中,却透出一丝难得的感激。

“抱歉,上校,宪兵这行干久了,感谢的话都不会说了。

不过您放心,您跟着我走,就算法国人打过来了,我也保证您能全须全尾的抵达目的地,这是之前咱们就说好的。

除此之外,我还欠您一个大人情。”

“理查德,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亚瑟笑着端起茶杯:“我还以为我们早就已经是朋友了。”

休特一只手按在胸口微微欠身:“能成为您的朋友,我感到异常荣幸。”

说到这儿,休特又开口问道:“不过您想好了吗?

是先去莫斯科找,还是直接去彼得堡呢?”

此时亚瑟早就不是前阵子如埃尔德附体般的猴急心态了,他并不急于做决定:“时间还早,我就算晚几天去彼得堡也没什么问题。

理查德,你觉得莫斯科和彼得堡这两座城市,哪座更值得游玩一些呢?”

“这个嘛…就要看您喜欢什么样的风格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