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贫下中农赫斯廷戈夫(1/2)

人家撒了谎,我也真不了。

——俄国谚语 在俄国维捷布斯克省的犄角旮旯里,有着这样一座名叫德鲁伊斯克的偏远小城市。

这里既没有什么巍峨壮丽的建筑,更见不到古巴比伦那样恢弘阔气的花园,沿着这里连地砖都没铺的泥土街道走到头,甚至四层以上的房屋都看不见一栋,街心广场的小教堂也修的低矮破旧,冬天刮起风来,窗户都吱呀呀的响,听起来就像是上帝显灵了似得。

即便把阔气的标准从四层小楼下调到三层小楼,可称得上阔气的三层楼在这里依然是极其罕见。

为数不多的几间阔气宅子分别是市长、邮政局长和警察局长的公馆。

是的,公馆!

虽然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大部分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或许只有学校里几个拥有中等和高等教育经历的老师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其实就是某某人的宅子。

但在这座城市,越是生僻拗口的单词就越能凸显一个人的身份。

该如何形容一个有志进取的外乡人进入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呢?

坐在马车上望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仿佛那雪花不是落在烂泥似的街道上,而是落在您的心头。

那感觉,凉冰冰、冷飕飕的,仿佛一辈子的功名利禄到此结束,不管是人生还是仕途都被打进了冷宫。

往后的余生中,您只能在嗅着清凉的雪花,咀嚼回味那些记忆中往事了。

这该死的地方连一条通往外界的大路都没有,仿佛这里便是世界的尽头,站在街上不管向城外的哪一边张望,都只能看到旷野、森林和草场。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地方,该有的东西也一样都不少。

监狱、慈善医院、教堂、市政厅、警察局以及地方法院,隔三差五能让城里热闹一下的‘斯洛博达’(集市),官僚、地主、神甫、农奴、商户一应俱全。

喔,对了!

千万不能忘了,城里唯一的一间旅馆里,还住着一位被大雪围困了整整五天五夜、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然而却拿冬将军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成天憋在旅馆被窝里怒骂‘俄国的城市从外面看像耶路撒冷,从里面看却像是遭了天罚的伯利恒’的英国外交官!

不过,最让亚瑟气愤还不是冬将军,而是入境俄国的麻烦程度。

在19世纪,各国的出入境管理都很落后,以致于加里波第这样被判了死刑的通缉犯都能大摇大摆的四处流窜,只要躲过边境哨所的检查,便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国家。

哪怕是法国这样欧洲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在面对‘青年意大利’的流亡人员时,也经常能漏过三分之二。

如果这群人打算去英国,那难倒他们的多半不是什么签证,而是凑够钱买到一张去英国的船票。

是的!

这个年头英国压根没有签证制度,只要你能向海关出示船票证明你是经过合法航线来到不列颠的就行了。

当然,为了打击走私,你在递交船票的同时还需要申报随身携带的货物、贵重物品、书籍或是任何可能需要缴税的物品。

但是俄国,这鬼地方就不一样了!

如果是非贵族和非官员身份的普通俄国人想出国,那我劝你最好放弃这个幻想。

因为这不仅要向省警察局申请护照,还要再去圣彼得堡向俄国内务部申请出境许可并申报财产,除此之外,你还必须要附上详细的旅行计划以及预计在国外的资金使用和住宿安排。

这些合法程序便能让你走上好几年的时间,而当你准备踏上旅途后,你还得在边境检查站接受如同对待特务般的严格审查。

如果你想要顺顺利利的走出国境线,不止得提前把钱准备好,还得提前把收钱的人给联系好。

虽然外国人入境没有本国人出境那么严格,但是已经被西欧各国海关松弛感惯坏了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依然对俄国政府对待他的态度极为愤怒。

他为了进入俄国,身上必须携带包括但不限于: 1.

用于证明外交官身份,由英国政府签发的外交护照。

2.

用于说明前往俄国目的以及亚瑟的职务、身份的外交部任命书和外交信函。

3.

英国驻俄使馆与俄国政府协商后,从俄国内务部获得的入境许可和国内通行证。

3.

由于欧洲大陆依然有零星的霍乱病例,所以亚瑟还在入境时被强制隔离了七天,并在隔离结束后取得了一份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用于证明他没有携带任何传染性疾病。

4.

在边境海关取得的报关单,其中说明了亚瑟申报的个人物品并确保一切合规。

5.

在边境检查站完成入境后,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地方政府取得的登记文件。

6.

俄国驻汉诺威王国使馆在出发前为亚瑟提供的接待文件,此文件旨在确保亚瑟在俄国的外交待遇。

就为了忙活这些狗屁文件,亚瑟从去年12月中旬便开始忙活,直到今年一月中旬都还没能把一切搞定。

眼看着上任日期越来越近,亚瑟无奈之下只能向莫斯科修书一封,找上了在御前办公厅第三局下属宪兵团任职的舒宾斯基上校。

要说舒宾斯基上校,那不愧是亚瑟没认识几年的好朋友,一辈子的好兄弟。

舒宾斯基不仅真诚看待与亚瑟的友谊,大局观更是一般的俄国官员所无法企及的。

舒宾斯基严肃的认为,如果亚瑟无法按期上任,有可能影响到英国与俄国的外交关系,从而严重损害两个友好国家金不换的友谊。

所以,舒宾斯基直接通过私人渠道帮亚瑟加速办理的出入境文件审批,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随着这些文件一起寄到亚瑟手里的还有一份通过官方合法渠道办理的虚假国内旅行证明。

何为国内旅行证明?

简而言之,俄国人不仅出国难,就连在国内旅行也必须申请旅行证明,没有旅行证明擅自离开属地一律归为违法犯罪。

商人想要跨地区贸易,需要商人通行证。

宗教信仰虔诚的人,想要前往远方修道院或圣地朝圣,需要朝圣证。

工匠或者流动劳工在寻找工作时,需要携带流动工人证。

对于需要跨地区调动的士兵或退役军人,需要携带军队许可证。

如果是前往边境等敏感地区,还要额外办理一份边境地区许可证。

至于舒宾斯基替亚瑟弄到的旅行许可证,则是条件最宽松的那种,一般只有官员和贵族才能申请到。

这种护照不需要严格标明旅行路线,只需要注明旅程起点和终点,并说明旅行目的。

这位宪兵上校显然没有忘记亚瑟去年和他提到的,想要在俄国游山玩水的愿望。

如果亚瑟手里仅仅拿着外交官的通行证,那他只能经过固定的某条路线。

所以,为了让亚瑟多走走,舒宾斯基特意给他弄了个假的身份文件,并配上了一个与假身份匹配的旅行许可证。

当然,有了这本旅行许可证也不是哪里都能去,至少那些敏感地区亚瑟是不能接近的,他只不过是多了几条进彼得堡的路线罢了。

不过,能多去几个地方总是好的。

舒宾斯基上校的好意,亚瑟还是记在了心里。

然而,当他以为这会是一趟愉快的旅途时,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直接葬送了他的好心情。

当他乘坐的马车冒着千难万险终于抵达德鲁伊斯克后,亚瑟陡然发现那一大堆让他恨之入骨的外交护照、入境许可和接待文件统统不翼而飞了!

连带着一起消失的还有他那个装着五千卢布的手提箱!

凭借着苏格兰场老条子的直觉,亚瑟立马就怀疑上了那个与他同车的、在维尔纳下车的俄国青年。

“这个该死的贼!

你居然敢偷拿意大利革命者的钱!

阿加雷斯,你当时明明看见了对不对?

你这个奸诈的魔鬼,你甚至不愿意提醒我一回!”

不过即便亚瑟骂破天,直把他的父系亲属连同母系亲属都问候一遍,也改不了他现在浑身上下只剩钱包里的二百卢布外加一身漂亮燕尾服和衬衫、领巾、高礼帽的事实。

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亚瑟钱包里的卢布并非银卢布,而是纸卢布。

虽然二者都是卢布,但是由于俄国政府强制推行纸币使用,使得纸卢布的流通总量高于银卢布,所以导致纸币在实际购买力上有所贬值。

因此,1纸卢布通常只能当0.

750.

8银卢布使用。

而根据金银价格计算,1英镑大约相当于9.

5银卢布,即相当于12纸卢布左右。

也就是说,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此时身上只剩了不到17镑的财产。

自从爵士离开苏格兰场的一线队伍以后,他在1834年的1月终于光荣的重回贫下中农行列。

不幸中的万幸是,虽然爵士没了钱,外交文件也丢了个干净,但是由于沿途通过各个城市和检查站时,需要出示国内旅行证和国内护照,所以舒宾斯基给他办理的假身份证件,亚瑟一直都是随身携带、收在怀里的。

正因如此,所以在这间德鲁伊斯克的小旅馆,已经没有什么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了。

在这里的,只有阿图尔·阿加雷索维奇·赫斯廷戈夫先生。

亚瑟坐在小旅馆的床上,冷风透过破窗刮在脸上就好像冰刀。

他心情复杂的望着手中那本印着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图案的护照,又饿又冷的他甚至已经无心和一旁拍着肚皮狂笑的红魔鬼斗嘴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