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0章 听说过海德拉吗(2/3)

“放开整。”

“我来安排。”

郑则成转身离开。

这个小地方,当地人称为稻米之谷,汉家雪域的人称这里为哲孟雄。

阿三把他们欺负的够狠,五年前曾经举国宣布,希望成为汉家的一部分,但那个时候汉家没顾上,阿三直接就下了黑手。

稻米之谷从此成为阿三的一部分。

海德拉,郑则成看鹰家的漫画之后,也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了。

正好借今天宁仁胡吹,顺便坐实海德拉的存在,也顺便收拾一下让他一直感觉不怎么爽的阿三。

庞兴华。

在厨房作饭,郑则成来问了他一些关于和阿三抡板砖的心得,他安排人去阿三过招,有什么建议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庞兴华把火倒挂走到院子里,点了一支烟,沉思一分钟。

在郑则成期待的目光中,庞兴华说了一句:“我认真思考了,抬巴掌扇就是了,要不找我那些个当年的老伙计,再问问。”

“不问了。”郑则成没好气的回了一句,转身就走。

感情我等了半天,就等来这么一句。

不过,郑则成也算明白,直接找当年庞兴华的老伙计们,让他们安排一下,给阿三来几招狠辣的,然后高调请躲在鹰家的稻米之谷的国王或是王子出面,这事立即就变成了正义与神罚的并存。

就这么办了。

郑则成的行动力超级高,当天就开始作各种安排。

先想办法找人联系稻米之谷的王子,汉家雪域称呼其为旺秋-丹津。

然后组织人手,把屯积的鹰械发过去。

准备揍阿三。

狠狠的揍一手。

路线是,明面上从孟家湾进入孟家国,然后一路往北,暗中从雪域派出接应力量,揍完就闪。

晚餐的时候,郑则成告诉宁仁:“安排好了,你要的新鹰械一到,就安排人揍阿三。”

宁仁看着桌上的菜:“这个,我有点后悔了。”

郑则成正想劝,这事后悔不合适。

宁仁说道:“叫海德拉不好,有一个我更喜欢的名字,叫秘银。”

这他喵的什么事。

郑则成还真是由着宁仁的性子来,马上说道:“我再创造一个秘银,修改剧本,海德拉作事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依那本漫画上的故事来写。那么,秘银是什么呢?”

宁仁笑了:“许多年后,倭奴岛一本漫画书中的内容,有超时代的装备,维护正义的……”

许多年后,郑则成很难得的流露出一丝笑意:“老板详细讲讲,我来创造这个叫秘银的,就按漫画中的设定打造。”

“突然间,我感觉很有趣,老郑你说呢?”

郑则成:“老板,你是需要一个实验场。对吧。”

“天才,你是一个天才。”

郑则成没回答,安静的听宁仁讲故事。

听完之后,郑则成说道:“老板,这是星辰局,以天下为棋盘,皆为棋子,唯有老板观棋也。”

“错,汉家观棋。”宁仁纠正了郑则成的话。

郑则成没反驳,也没解释,他深信自己没说错。

宁仁咬着筷子,大脑在快速的计算着。

按当下汉家基础工业、材料学、计算学科,五年或许不够,但七年后,花上两年时间,应该可以造出秘银的Tuatha De Danann号。

如果到时候,有钱又闲的话,造一艘也挺有趣。

绝对可以折腾整个星球,将所有的目光吸引到这条船上,从而忽视了汉家超凡科技的存在。

郑则成不知道宁仁这会脑袋里的胡思乱想,他正在作布局。

正如他说的,这是星辰局。

他已经接到工作指示,核心一条,推平倭奴方案。

为什么郑则成这么热衷于帮助稻米之谷,这就是他的一次试探,看看星辰局中每一个棋子反应,一但机会成熟,下一票就是琉球,强行平推倭奴人在琉球的力量,然后让琉球恢复原先的样貌。

换一个角度。

宁仁提出的无论海德拉,或是秘银,对于郑则成而言,都是一粒非常重要的落子。

用来试探其他棋子的底限。

恩,事实上,已经在这么做了。

有位一直在骆驼湾孤单度日,已经瘦了二十多斤的年轻人,张菊。

他很忙。

伊狮骆驼这边的油轮刚被扣,他就被请到了伊狮骆驼家,一位很有排面的大人物,亲自烤了一只骆驼宴请张菊。

“请叫我哈梅,阿哈-哈梅。”来人自我介绍:“电视上经常出现的那个哈梅,是我的兄长,第二位兄长。”

张菊上前握手:“能见到您,非常荣幸。”

两人席地而坐,面前是一个五米深、四米见方的大坑,旁边堆满了面粉、洋葱、胡萝卜等。

所谓的亲自烤,就是亲自看着。

先把鸡蛋炸过,然后塞进鱼肚子里,反复烤制之后,然后再塞入鸡肚子,把鸡反复烤制之后,再是羊肚子,把全羊反复烤制之后,然后再把羊塞到骆驼里。

七个小时……

这个烤制的过程要七个小时。

阿哈与张菊闲聊着。

阿哈问:“我们听说,塔骆驼似乎买到一些非常不错的火器。”

这是一句试探。

张菊往嘴里塞了一只椰枣,语气很轻松的说道:“鹰家与熊家敢卖的,我这里也卖,鹰家与熊家不敢卖的,我这里也卖。”

阿哈原本就是一句试探,张菊这回答太硬了。

阿哈问:“比如?”

张菊转过头:“比如,专门清除Mim-104防御的小飞棍。我这边有超过五种,用途各有不同,象是最贵的这种,放出去十根,九根想飞到那里就飞到那里,还有一根,给Mim-104留个面子。”

真的假的?

阿哈有点不敢相信。

“这个,可能吗?”

张菊一脸骄傲的回答:“我们汉家有句古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射程三百,速度九点九马赫,除了贵点没缺点。”

阿哈很疑惑:“才,才三百公里?”

“恩。”张菊点点头:“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客户取掉配重,加另外四根辅助燃料仓,也不建议加装遥感,也不建议加……总之,误差可能有一千七百公里吧。”

“啊,三百,就是三百。”阿哈懂了。

三百这个距离,是有说法的。

虽然许多人并没有加入那个限制协议中,但超出三百很明显就是在找事,所以为了星球的和谐,三百公里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

张菊又说道:“我们的沙沙122三型改-K型,射程四百八,因为我们技术上不过关,误差一千七。我们不建议客户加大电压,也不建议客户加装第二节推进,更不建议客户使用……”

阿哈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个,地面上用的呢。”

“五对轮改-AH型,七百五十匹马力,越野时速八十,不披甲的状态下,相当于均质钢板七百毫米的厚度,风冷式。带自动索敌,操作非常简单,会开车就行,维持也非常简单,什么地方坏了,有套件抽出来换个新的就行。”

说完,张菊又补充了一句:“不需要认识字,只要能记住十个数字就够了。”

一句不需要认识字,阿哈眼神都变了。

这个好。

太好了。

他们的邻居沙骆驼,从鹰家搞了许多好东西,但大半都在仓库里摆着,因为他们的人学历太低,基本上搞不定那些高级货。

还有从高卢家买的空中防御,听闻光是训练操作员,就折腾的人快要累死了。

阿哈立即表示:“那么,先来一套试试。只是我们最近手头有点紧,先来十个亿美刀的货。”

手头紧,还要十个亿美刀。

不愧是头顶一块布的大哥。

张菊表示:“用油吧,我找买家,而且能够顺利的运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