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12章 三个条件(2/2)

“一群酒鬼。”

郑耀阳捂着脑袋回到接待所,正好遇上考察工厂结束的林德富。

听闻,他的收获颇丰。

上步工业区里面几家电子厂,毫无疑问比羊城的南沙更有技术含量。

除了电池跟一些半导体晶管零件,其余零配件两个工业区几乎能全包。

只要初五的竞标顺利,普通版小灵通的成本,应该能再压缩五百块左右。

郑耀阳露出满意的笑容,也跟他讲述双方的合作事宜,同时让他去找汇丰和中银各贷一笔资金。

当初投资的十亿美元,在覆盖香江以及傲门,又交付会德丰集团50%的建造费,现在基本也所剩无几。

靠着公司那点盈利,想要拓展市场无疑痴人说梦,郑耀阳不想过早融资,失去手上珍贵的股份,只能寻求贷款。

不过以他们公司的各项优质资产,还是几乎零负债,跟两家银行各贷款一亿美元问题应该不大。

林德富点头,记在心里,表示回港之后,会着手立即处理这件事。

忙碌了一天,结束交谈,两人也各自回到房间休息。

隔日,两人回到香江,郑耀阳让罗慧仪带队,去往鹏城商谈合作事宜。

只要合作敲定,就监督对方尽快施工,最好在七月中旬完成基站的建设。

明年2G数字通讯就会诞生,一旦投入商用,小灵通势必要降价出售。

越早完成通讯基站的建设,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收益最大化。

还有几天就过春节,期间郑耀阳也没有闲着,联系主动接洽的宝岛势力。

最难搞的鹏城都搞定,没有理由让宝岛的通讯业务继续拖下去。

1月25日,腊月二十七。

郑耀阳叫上曾智伟,带队出发去往宝岛。

他当初老爸逃亡宝岛,也在那边稍微有点人脉关系,带上有备无患。

财团是亚洲特有的企业集团模式,东瀛有三菱三井,寒国有三星现代,香江有四大家族。

宝岛同样也有,靠着帮日韩欧美进行各种代加工,从而诞生的四大派系,分别是虹基、虹海、任宝、达广。

当前时期,寒国的半导体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可以说宝岛的半导体产业在亚洲仅次于东瀛。

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也要郑耀阳亲自出马交谈。

而那位主动联系他们的人,不在四大派系里面,四大派系的人都高傲,看不起1.

5G技术,都在全力筹备迎接2G数字通讯技术的到来。

郑耀阳专机刚落地台北,塑料大王王永辉的小儿子王纹洋来到机场接机。

年纪大概二十七八岁,毕业于伯克利大学,1987年开始就进入家族企业南亚电子集团,担任电路板的焊接员。

王家的风评很好,也是著名的爱国台商,或许因为王永辉是穷苦出生,不像其他家族,靠着抱住姜家的大腿,换来荣华富贵。

他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哪怕家族总资产已达40亿美元,仍旧十几年如一日,穿着一身老旧的服饰。

对两个儿子也是言传身教,两兄弟想要得到家族的投资,都要先进工厂在基层好好上几年班,进行考验。

卡文了,今天只有一章。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