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3章 尤惺惺相惜(1/2)

第33章 尤惺惺相惜 作者: 修仙绵绵无绝期 第33章 尤惺惺相惜 方元芷看着徐淳一级一级拾阶而上,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苏舜钦是谁?”

徐淳:“……”

等徐淳走近,方元芷明显看出来他脸上的鄙视表情。

她不由得辩解道:“和苏东坡是亲戚?”

她又不是做学问的,哪里知道那么多古代名人?

知道个苏东坡就不错了。

徐淳:“……”

徐淳也是一身黑衣,窄袖束腰,矫健修长。

头发高高束在头顶,脸颊棱角分明,一双星眸在夜色中闪着幽光。

本来单看就清贵出尘,在一胖一瘦的白虎和青山衬托下,徐淳显得更为出众。

白虎是个高大胖的中年汉子,往那一站仿佛一座肉山。

青山则年纪幼小,才十二三岁,瘦小地像个小猴儿。

方元芷看到离自己也就几步远的徐淳,莫名其妙地心里微微紧张。

这场景,怎么和刚才的美梦里有些相似?

她故意转了转身,朝向亭外假装看风景。

黑灯瞎火的,树木山草都是黑漆漆的一团团,真没什么好看的。

徐淳看了看她的侧脸,无奈地扶了扶额头,循循善诱:“范仲淹你可知道?”

方元芷忙点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徐淳打断了她:“欧阳修你可知道?”

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谁不知道?

前世上学时可没少背他的课文。

方元芷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欧阳修嘛!”

徐淳:“……”

徐淳长长舒了一口气才道:“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范仲淹一样。

苏顺钦和他们是朋友,都是拥护改革的文臣。”

方元芷说道:“是同伙?”

徐淳:“……”

立在背后的白虎和青山有些无语:二少爷平时挺机灵的,这会儿看起来怎么这么二?

方元芷也觉得自己好像输了气势,连忙清了清嗓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你找我有什么事?”

徐淳背着手,与方元芷并肩而立,望着亭外景色,气定神闲地说了两个字:“福记。”

方元芷立即警觉地侧过头看了一眼徐淳。

她假笑两声:“什么意思?”

“福记玉器行。”

方元芷瞳孔一缩,脸上笑意更浓:“什么福记?

呃,好像有个有个福记熟食店,鸭脖子做得不错,比白虎做的好吃……”

徐淳一边嘴角微挑,冷冷微笑:“五月初一,干将东路上新开了一家福记玉器行。

方小姐经常路过,居然不知道?”

语气有些嘲讽的意味。

“我又不是本地人,怎么会什么都知道?”

徐淳面无表情地盯着方元芷:“你们的玉器有多少,我接多少。

除了按你们的售价付款之外,若是我们卖出了溢价,分五成给你们。

这个买卖,做还是不做?”

方元芷惊住了。

这哪里是做买卖,这明明就是送钱啊!

玉器生意一向本钱大、利润高。

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

而且如果物品合了买家的心意,卖出天价也是家常便饭。

可如果货物一直没卖出去,占着资金不能周转,也能把店铺资金流拖得断裂,搞不好得关门大吉,破产清算。

所以销路是最关键的。

方家自从爷爷方瑛在云南留镇之后,就一直有做玉器生意。

大伯父方毅一直在云南卫所任职,也是为了就近照顾玉器生意。

只是南和伯爵的爵位被褫夺后,方家尽量低调,把玉器生意都关了门。

如今重开玉器行,也是尽量低调,不想引人关注。

她以医药堂做掩护,在苏州悄悄开了福记玉器行,其实自己都从来没去过玉器行,这徐淳是怎么发现的?

她想起了橙红。

定是她偷偷查看福记玉器行的账本时,被橙红留意到了。

事到如今,一味否认也无济于事。

可她知道这徐淳并不是散财童子,抛出这么个诱人的胡萝卜,后面肯定还跟着有大棒。

“徐公子,您这不会是什么陷阱吧?”

方元芷似笑非笑问道。

“陷阱谈不上。

有个条件。”

徐淳侧过身,意味深长地看着方元芷, “条件就是,方小姐与徐元楷断绝关系,不能再有来往。”

徐淳一个字一个字地蹦了出来。

方元芷被噎住。

“你做梦!”

她直接拒绝了。

用重利引诱,这不是把她和那些秦楼楚馆的妓女当成一种人了吗?

什么都可以卖?

这哪里是做生意,这是侮辱!

“条件不够?

方小姐可以自己提?”

“滚出去!”

徐淳巍然不动,声音不高,却含有一片冷意:“徐元楷是徐家宗子。

容不得有人乱打他的主意。

方小姐还是不要自不量力。”

“什么叫乱打他主意?

我与他惺惺相惜,以友相待,你少乱泼脏水!”

方元芷庆幸自己把玉簪给退回去了,否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徐家消息也够灵通的,这才几天,这么快就知道了?!

“没打主意?

那这是什么?”

徐淳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方元芷。

淡淡的月光下纸上的字看不清楚。

方元芷仔细辨认了半天,才发现这好像是福记玉器行的出货单。

她索性不看了:“这是什么?”

“你们福记玉器行刚开张,徐元楷就去买了碧玉簪,花了一千两银子。

你说你没在其中做手脚,谁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