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急先锋不妥协(1/2)
第139章 急先锋不妥协 作者: 丰泽芳菲 从养殖区出来,站在半山坡上望着山下波光粼粼的水田,犁好了的水田水面泛着土黄色,已经有吃完早饭的村民挑来秧苗倒进田里,其他跟着一起来的村民下到田里一字排开,开始插秧。
夏婧看着山下村民们的速度,笑道:“他们第一次插秧,速度不错。
都说农人靠天吃饭,我觉得他们的动手能力不错,以后就算靠这份动手能力也能混口饭吃。”
左九川看着山下不少犁好的水田,又有村民加入插秧的队伍,点了点头:“速度还行,熟能成巧,等下午他们的速度应该更快。”
夏婧没有真正下过田,按她的目测村民们的速度已经不错了,但左九川这对农事更清楚,所以他的判断应该更准确。
“速度能提上来更好,这次夏种你们的任务很艰巨,几百顷田地等着你们去耕种,农忙这段时间大家都会很辛苦,接下来你可以到周围村子去收购一批生猪回来,给村民们加餐保证营养,还有就是注意防暑,防暑药材可以提前准备购买一些回来。”
“这些事小的看着安排,您就放心吧,农忙期间小的不会村民们累倒的。”
后勤有保证,夏婧稍安心不少。
几百顷田地面积不少,也不可能全在一处,分了十几个田庄,但夏婧任左九川暂代总管一职。
如果接下来夏种秋收忙完,各个田庄都没有出现大问题,那么夏婧才会正式任命他为田庄总管,主管她和小五名下的所有田庄。
如今他们养了不少人,粮食尤为重要。
如果粮食能够自给自足,那么明年夏婧的扩军计划就要顺利很多。
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总归会受别人的掣肘,特别是岭南粮食大户佟家。
今年土地改革政策伤了佟家的根基,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和平,但暗地里佟家不知道有多恨谦王府。
若没有足够的粮食,终归没有底气,没有安全感。
所以谦王府来岭南最重要的几件事,便有开荒种粮一事。
在安排好田庄的事情,夏婧便带着丫鬟和亲卫们往回赶。
炎热的夏天,即使马车内放了冰盆,门帘和车窗处吹进来的风还是灼人皮肤。
临近城门口,道路两旁都聚集了不少人,看他们的服饰更像是某些人家的家丁。
“这是怎么回事?
城门口怎么聚集了这么多家丁?”
红梅注意到外面的情况。
她的话音刚落没多久,叶飞便策马过来禀报,“王妃,城门口聚集不少世家家丁,属下打听了一下,发现他们都是组织准备去外面剿匪的队伍,您看我们要不要阻止?”
夏婧掀开帘子看了眼外面的情况,笑着反问:“我们为什么要阻止?”
叶飞有点着急,“如果这些世家也参与进来,那我们的剿匪大业不就得终止?”
土匪窝里可是一大笔财富,如果被世家捷足先登了,那他们王府各个主子手上的兵马拿什么来当磨刀石?
夏婧听闻不由轻笑出声,“随他们去吧,岭南匪患不少,让他们出点力也不错,更何况岭南排得上名的匪患还得靠王府的正规兵马去剿灭。”
岭南的土匪经过自己的亲卫营和小五的亲兵围剿,算是已经打草惊蛇了,他们肯定有了准备,或者小股土匪已经完成了整合。
如今有人当急先锋,那她为何要阻拦?
叶飞有点不甘心,“就这样随他们去?”
“对,顺其自然。”
夏婧放下窗帘,“走吧,回府!”
叶飞不理解王妃为什么放过这些世家,让他们去分杯羹,但主子发话了,他又不能违抗。
—— 回到王府,夏婧刚洗漱完,便听丫鬟禀报张先生找。
夏婧让人将先生领进书房。
进入书房,张先生意外的发现王妃一个妇人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藏书。
来岭南没多长时间,王妃除了忙于生计,他没有见过她逛书肆,这些藏书哪来的?
夏婧注意到他诧异的眼神,轻轻一笑:“先生是不是好奇这些藏书的来处?”
张先生点头,“心中正有些疑惑。”
“其实这些书籍绝大部分都是我从豫州收集起来的。
当时,豫州城内但凡有点人脉的都知道皇上被北狄追击,世人逃命谁还会顾忌这些不值钱又笨重的藏书?”
“所以你就派人收集运来岭南了?”
张先生觉得不可思议,逃难的路上换作任何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都不会这样做。
夏婧又一次让张先生刮目相看。
夏婧哈哈大笑:“对,完全为了打发路途上无聊的时光。”
这话张先生是一点都不相信。
夏婧见张先生看她的藏书如狼盯上肉一样,眼睛都在冒绿光,便先开口问道:“先生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张先生轻咳一声,终于舍得找一个位置坐下,“咳,微臣今日过来是为了精钢之事,如今王府麾下招募了有几万人马,来岭南的第一次征兵也算是结束了。
王爷早就有想法,想让几万新兵去磨练磨练,撒向岭南山山水水去剿匪,只是兵仗坊锻造的军械到底不及精钢所制的军械。”
听了这话,夏婧大概能猜出来他为何而来,“所以呢?”
“所以,这次微臣找来是想和您谈谈这个精钢的价格,看在您和王爷是一家人的份上,能不能给个优惠的价格?”
张先生苦啊,夫妻谈不拢的事竟然甩给他一个谋臣。
王爷今日去了王妃的铁工作坊,作坊管事听说他们要的量直接开了价,王爷想谈价,被管事拒绝了。
管事的理由是,精钢冶炼难度大,产量不高,成本高所以价钱没得商量。
王爷见和管事谈不妥,便打发他来和王妃谈,这不是为难他嘛!
夏婧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给他倒了杯茉莉花茶,“先生品品这花茶,看你喝不喝得习惯。”
张先生早在进门时就闻到了这股花香,开始他以为是王妃抹了香露,后来才发现是茶壶里散发出来。
其实他早就想问这是什么茶了?
“茉莉花还可以制茶?”
夏婧听了这话,笑了起来,“世上的花只要没毒,都可以制成花茶。”
张先生浅尝了一口,“哦,这说法倒是新奇,是微臣孤陋寡闻了。
只是这茉莉花茶有何说法?”
“此茶是将茶叶和茉莉花进行拼和、窨制,合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茶汤黄绿明亮,喝起来醇厚鲜爽,特别适合岭南这边炎热的气候喝。”
张先生听了她的介绍,又喝了一口,“浓郁醇厚,口齿留香,很适合书生聚会。”
“哈哈.
很是难得,此茶能得先生一句中肯的评价,是它的荣幸。”
夏婧笑着又道:“此花在岭南不说漫山遍野,但还是长了很多的。
你说若是将此花制成茶大批量的生产,销往大禹朝各地,先生觉得前景如何?”
张先生浅尝细品,回味悠长,猝不及防之下,被夏婧的话震惊到了。
他消化了好一会儿,才竖起大拇指,“王妃若是男子,微臣这幕僚的位置早该让贤。”
夏婧似笑非笑的看向他,“先生过奖,我只不过是一介内宅妇人,在王爷眼里,我只要主持好中馈,相夫教子就是贤妻良母。
而我的连贤妻良母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可担不起先生的评价。”
张先生闻言,嘴角抽搐,这话真没法回,王爷的有些想法不是他们这些幕僚能左右的。
要不然,王爷也不会传出纨绔的名声了,更不会在逃难的路上留恋花丛中被王妃用鞭子抽了。
夏婧也没有为难他,“钢铁的价钱没得商量,你回去告诉王爷,虽说大家一家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在商言商,钢铁我不可能亏本卖给他。”
张先生沉默一会儿,劝道:“王妃应该知道如今天下时局难料,手中握有武力便有安心立命的本钱,王爷好了您才能好,五爷才能好。
王爷虽然贵为一州诸王,但是,王爷起步太晚。
如今王府的实力放在天下任何一个地方权臣眼里都不为惧,他们都能来撩拔下王爷的胡须。
如此艰难处境,你们夫妻更应该同心同德将王府带出这个泥潭。”
夏婧听了他的话,嗤笑一声,“如果王府要靠我和王爷两个老头子老太太撑着,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还不如早点退出。
另外几房不努力,你逼我也没有用。
至少目前我不会妥协,价钱没得少,如果王爷差钱可以将几万人马放出去,岭南遍地是宝藏还会怕差钱?”
张先生费尽口舌,见夏婧油盐不进,他也很无奈,“王爷已经将队伍派了出去,相信不久会有好消息传来。”
“那不就得了,如果他现在实在拿不出钱,可以付点定金,先拿货,银钱可以一月一结。”
夏婧本来是想概不赊账,但想了想还是退了一步。
只是这小小的一步也为冶炼出来的钢铁找到了销路。
张先生原本已经有了很大的心理预期,夏婧不会妥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是没有想到,夏婧最后竟然退了一步同意一月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