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破城之危(1/2)

那几名军士闻言立刻上前几步,高举火把高喊,“城上的守军听着,我等乃上谷郡魏辰魏司马麾下,奉密令有重要军务途经此地,请兄弟们即刻通禀魏司马到城头相见。”

城墙上稀疏的火把晃动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趴在城墙的垛口回话,“魏司马已经离开此处,城外兄弟们要找魏司马请绕路向蓟县方向即可。”

凌云在马上不动神色地听着,这种情况早在他意料之中。

上次他大闹居庸县的时候,刚好赶上渔阳郡的兵马在那借粮,双方还曾交战。

无论现在的守军中有没有上次那些人,他们肯定也知道居庸县发生的事。

人家有防范之心也合情理。

他凌云又不是阿里巴巴,城门也不是芝麻做的,要是一叫就开,那还不赶上天方夜谭了啊。

凌云在居庸城发号施令,表现太过突出,怕给人家认出来,只好把叫门的事交给军士。

那几名军士听到回话,又按凌云的交待喊道,“既然魏司马不在,可以请平原相到城上一见,此次军务亦与平原相有关。”

这次城上守军回话很快,“平原相亦不在城中。”

“那便请李甘李将军答话。”

“真是不巧,李将军也不在。”

“那现在是哪位将军负责城中防务,可否上城一见。”

守军喊道,“负责全城防务的是邓军侯,平原相刘大人离开时曾嘱咐魏军侯,城中兵力薄弱,不能随便开城,尤其是北门。

即便见了邓军侯,军侯也不敢做主。

兄弟们还是饶路而行吧!”

这些守军虽然有些防备凌云的人马,但见对方一上来又是找魏司马又是找平原相,而没有直接让打开城门,应该是自己人。

所以在回话的时候放松了警惕,不自觉地泄露了军机。

城外军士听对方如此说,继续喊道,“怎么如此胆小,城中有多少兵力,还怕我们拿了你的渔阳城不成?”

这句话问得太直接,城上守军自然不会说出具体数字,“此乃军机,实不能相告,我等职责所在,还望兄弟们包涵。”

主公交代的话都问完了,军士不敢再自作主张乱问,便说回去禀告主将,而后回到凌云身边。

双方的对话,凌云句句在耳。

本来他只是让军士试探一下城中虚实,看刘备是否尚在渔阳。

如果还在的话,他便会顺着守城军士的意思绕过渔阳取道昌平。

现在听说城内兵力空虚,守城的主将只是一名军侯,军侯能统领两屯人马,正常编制是二百人。

就算这名军侯带的人多,给他翻一番也不足五百之数。

对凌云来说,这就相当于一座空城。

空城一座,那还有什么客气的。

等那几名军士回到跟前,凌云对飞狮部校尉陈前挥手道,“动手。”

陈前率三百名弓箭手上前几步搭弓射箭,专门朝城墙上有火光的地方射。

有一些弓箭手点燃火箭,射向吊桥。

带火的箭矢射在吊桥的木板上,火光逐渐放大。

借着火光,夜色中的吊桥绳索显示出来,下一批火箭纷纷射向绳索。

一时间吊桥两边的绳索各自有七八处被点燃,火势逐渐蔓延,最终沉重的吊桥轰地一声挣脱绳索的束缚,落在护城河上。

凌云一挥手中权柄剑,四千大军洪水般涌向城门。

城上的守军本就不多,弓箭手一阵箭矢飞射,没死的都躲在垛口不敢探头,基本上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反抗的举动。

吊桥落下,城门直接暴露在大军的面前。

凌云的长斧兵护卫这下可有了用武之处,大斧子抡开,很快便打开城门。

凌云令展熊、赵正、陈前各率一千军士,迅速控制东、西、南三道城门,不得使城中走脱一名官军。

他自带一千军士,清剿北门的官军。

自吊桥被射落之后,为数不多的北门守军知道大势已去,大多弃门逃向城中,只有少数跑得慢些的被凌云的军士射死。

凌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北门。

城中一乱,平民百姓都紧闭门户不敢随意出门。

偏偏有几人反其道而行之,城中大乱方起,这几人便小心翼翼地出来打探情况。

当见到凌云的人马时,他们都非常惊喜,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上了自己人。

不错,这几人正是凌云派出来的探马,职责所在,城中有情况,他们怎么还敢继续睡大觉。

只是他们开始都以为是流民闹事,或者是城中出现叛军。

任他们如何都想不到居然是主公在攻打渔阳城。

在军士的带领下,这几人找到凌云,向他禀告了已探知的情况。

今天早晨,李甘与魏辰一道出南门离开了渔阳城。

而后四道城门完全关闭,不许随意进出。

因此他们一直没能把消息送回山中。

封城不久后,刘备带着本部人马连同部分渔阳官军计八千余人也出南门而去,城中只留三百余守军。

关于他们的去向,也打听出了一些,有说去蓟县,有说去昌平,也有的说去范阳郡。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他们无法分辨真伪。

凌云需要的只是他们亲眼看到的情况,至于怎么分析,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不管刘备他们去了哪里,他只能按去昌平处理。

如若去了别的地方,去办跟刘虞无关的事,他却反而轻松了。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听探子说完情况,凌云立即派人找来陈前,令他领一千人马守在渔阳,等他回返。

凌云还严令陈前约束手下,绝对不许扰民,如有违反,军法从事。

至于城中的各种官库和那些官员的府邸,凌云却没客气。

他让陈前派人前去搜查,所得钱财物品一律充公,但不许伤害官员家眷。

既然出来了,他也不能白来,耧草打兔子也得弄点东西回去,就当出兵费了。

除了官军,他劫财不害命,怎么也得在百姓心中留点好名声。

渔阳这座城,凌云决定暂时控制在手中,留一点兵马以做退路。

此番救援刘虞,凌云根本没打算使多大力气。

如果能轻松解决,不妨帮一把手。

如果公孙瓒的兵马太多,凌云准备袭扰一下就撤。

至于刘虞的性命,他可不准备用军士死战去换,他也不是保险公司,还一包到底。

命令发出,凌云会同展熊、赵正,率领三千军士拔了城墙上的军旗,出渔阳南门,直奔昌平方向紧急行军。

城中马匹都被刘备带走,凌云的军士只好继续用脚丫子赶路。

好在凌云购买了幽州地图,按照地图所示,尽拣些近路行进,大军与昌平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 昌平城。

公孙瓒自上谷郡和范阳郡调来的大军,会同先前驻扎在蓟县的人马逾两万人已经封锁了昌平的四面城门。

接到刘备的战报后,公孙瓒当即怒火中烧。

刘虞居然明目张胆地动手抢掠,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

就在之前两日,公孙瓒得到消息,刘虞表奏当今天子,指责他公孙瓒纵兵抢粮、荼毒黎民,让天子降罪惩处。

公孙瓒在朝中有交好的大臣,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两件事赶到了一块,公孙瓒再也无法容忍,当即调集兵马,派当时恰巧被他召集到范阳郡的兖州刺史单经为主将,出兵讨伐刘虞。

当初公孙瓒封单经为兖州刺史时,刘虞多有阻挠,单经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派他去最为合适不过。

而公孙瓒却依然留在范阳郡。

刘虞是东海恭王之后,纯正的汉室宗亲,在幽州威望不小。

公孙瓒不确定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了刘虞之后会给他带来怎样影响。

所以他推出了单经,也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如果影响过大,是他所不能承受的,到时他只有把此事都推到单经身上。

单经却不知道公孙瓒的心思,见有此良机可报复刘虞,当即欣然领令。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