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三章 招降辽东将领(1/2)

“黑獭愿听从明公吩咐。”

宇文泰对于楚天的安排,完全没有反抗,实际上他也没有选择。

鲜卑人诞生过不少名将。

慕容鲜卑的慕容霸、慕容恪,拓跋鲜卑的拓跋焘,宇文鲜卑的宇文泰,是其中的佼佼者。

【姓名】

:宇文泰 【文明】

:古华夏-鲜卑 【天赋】

:皇级统帅(君王) 【等级】

:90 【身份】

:西魏丞相,北周奠基人 【忠诚】

:75 【统帅】

:96 【武力】

:81 【智力】

:93 【政治】

:92 【魅力】

:90 【相性】

:冷静 【好感度】

:50 【特性1】

:府兵制(SS级专属特性,统帅武川军团、李弼军团、北魏宿卫禁旅,以上军团全属性+25%,临战时士气+30%) 【特性2】

:驾驭英豪(S级特性,有限制的全军光环——统帅西魏八大柱国(除宇文泰以外)、十二大将军等将领时,提升麾下武将的能力,统帅值+1,武力值+1,不超过93,以上将领单独领军时,军团全属性额外+3%) 【特性3】

:强弱逆转(S级特性,兵力处于劣势时,军团攻击力额外+10%;所属势力处于劣势时,个人内政能力+25%) 【特殊兵种】

:武川军团(五阶,上限一万) …… 宇文泰和楚天想象的一样,除了武力,几乎找不到缺陷。

宇文泰可以加强西魏柱国、十二大将军的能力。

楚天目前有李虎、独孤信两个柱国,他们在宇文泰麾下,可以发挥更加出色。

宇文泰和曹操一样惨,打下偌大的基业,他们的后人很快就被篡位。

另外,宇文泰是逆境英雄,越不利越强大,又有些像是刘备。

一个比较复杂的人。

楚天看不到他的野心值。

忠诚度不一定可靠。

野心值高的武将,只要机会来了,即使忠诚度在80以上,照样起兵造反。

野心值低的武将,唯唯诺诺,被主公绿了也默不作声,甚至不敢造反。

与宇文泰、蹋顿到来的,还有辽东公孙康。

公孙康也算是一员良将,大破高句丽,统帅有82,武力78,楚天稍微安抚。

最主要的收获还是宇文泰。

其次,楚天招来明关的三个降将,朱能、孙传庭、祖大寿。

“明关背叛汉帝国,投靠拖雷,辽东现在为本王所有,你们此际该弃暗投明了。

统一汉帝国,以武止戈,避免天下继续为兵马所乱,如何?”

楚天扫视这三人。

这次是明关抛弃了他们,背叛汉帝国,所以这些武将投降楚天的心理负担小了许多。

祖大寿第一个投降:“愿为明公效力。”

楚天现在可以查看祖大寿的能力。

【姓名】

:祖大寿 【文明】

:古华夏 【天赋】

:钻石级统帅 【等级】

:91 【身份】

:辽东前锋总兵 【忠诚】

:70 【统帅】

:82 【武力】

:79 【智力】

:68 【政治】

:53 【魅力】

:20 【相性】

:胆小 【好感度】

:40 【特性1】

:久守(A级特性,守城时,防守部队防御力+13%) 【特性2】

:筑城(A级特性,修筑要塞时,修建速度+10%) 【特性3】

:贰臣(负面特性,守城时,如长期得不到援军,投降敌军概率大幅度上升) 【特殊兵种】

:关宁铁骑(七阶,上限一千,特殊装备:三眼火铳,半冷兵器、半火器兵种) 祖大寿的能力还算是可以,特长是筑城和守城,缺点是不够忠诚,与高顺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关始终任用祖大寿,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祖大寿自带的兵种。

有时候,武将的能力和他们携带什么兵种,并无直接关系。

祖大寿和吴三桂本来就是明朝辽东将领,统领关宁铁骑。

第二个原因是祖大寿在处于劣势时倾向于投降敌军,优势时倒还不会那么容易叛变。

楚天为了关宁铁骑,勉强收留祖大寿,他最想要收服的还是朱能和孙传庭二人。

朱能是猛将,而孙传庭是统帅。

与祖大寿在不利情况下,很快选择投降不同,朱能和孙传庭陷入痛苦的挣扎。

最终,朱能认为大势已去,而明关又背叛了汉帝国,所以还是选择臣服。

朱能是明成祖朱棣的护卫,也是麾下第一猛将,靖难之役,帮助朱棣夺取帝位。

【姓名】

:朱能 【文明】

:古华夏 【天赋】

:皇级猛将 【等级】

:82 【身份】

:大明成国公 【忠诚】

:90 【统帅】

:84 【武力】

:97 【智力】

:67 【政治】

:31 【魅力】

:80 【相性】

:勇敢 【好感度】

:41 【特性1】

:勇冠三军(SS级特性,陷阵时,个人攻击力+40%) 【特性2】

:先锋燕将(S级特性,担任先锋时,燕地出身的骑兵冲击力+30%) 【特性3】

:死战护主(S级特性,忠诚度不易下降,领主/君主/储君遇到危险时,自身伤势越严重,能力上升幅度越大) 【特殊兵种】

:幽州突骑(七阶重骑兵,上限一千) 朱能可以担任先锋,也可以担任护卫,还有一种情况是,君主与朱能共同率领骑兵冲垮敌军,可以触发朱能的“死战护主”

特性,让朱能的武力再次上升。

明成祖朱棣就是这样做的,经常率领骑兵冲锋在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