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67章 穿甲弹、轻武器(2/2)

以当前战争烈度来看,一支1852式步枪的枪管,使用一年是足够的。

“若换了机枪,以水冷式机枪为例,就算其枪管寿命达到可发射10000发子弹,采用低射速每分钟打100发子弹,枪管只有100分钟的寿命。

“按照用途来看,机枪必将用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我估计,战事紧急时,不到一个月,枪管就要报废了。

而且,机枪射速太高,射手在战场上面临汹涌而至的敌人,心理高度紧张,根本就来不及瞄准,精度必将降低,实在是浪费子弹呀!”

马克沁发明水冷式机枪后,曾邀请各国名流现场参观。

当时李鸿章也在现场,看了直摇头,认为这玩意太消耗子弹,大清国装备不起。

要知道,十九世纪中后期各国工业不像一战、二战时那么发达,子弹生产亦很消耗资源。

当时各国军队,就极为重视步兵射击的精准度,对轻武器火力密度反而并不重视。

譬如,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型的国家。

直到二战时,日军仍不重视机枪,反而一再要求士兵珍惜子弹。

直到1893年,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非洲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马克沁机枪一战成名,各国纷纷开始研制自动机枪。

但实际上,早在康熙年间,军工奇才戴梓便发明了“二十八连珠火铳”

,堪称世界上第一支机关枪。

以华人之聪明,配以怡和公司的雄厚财力,再加上杨烜的指点,何愁设计不出来自动机枪?

为了引起陆雨晨的重视,杨烜特意强调: “机枪是今后枪械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这样,咱们也弄个有奖竞争,谁先设计出实用的自动机枪,谁可得到一千元法币作奖金,并且可以自主命名。

到时候,我亲自给他颁奖。”

话说到这份上,陆雨晨还能说什么,只得连连应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