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05章 岛津齐彬(1/2)

当大久保利通转达过唐约翰和马休.

佩里的意见后,岛津齐彬力排众议,全盘接受了“夷人”

的“无理”

要求。

他这样做,实在是别无他法。

岛津齐彬虽然贵为萨摩藩藩主,却也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恼和忧虑。

齐彬是上任藩主岛津齐兴的嫡长子。

但“嗜兰大名”

岛津重豪做藩主时,好大喜功,为追求兰学做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举措,导致萨摩藩债台高筑。

所以,岛津齐兴继任藩主后,重用老臣调所广乡,削弱兰学影响,提倡“国学”

,即儒家学说。

齐彬虽为齐兴嫡长子,却像祖父一样嗜好兰学,主张积极学习西方,不被齐兴喜欢。

齐彬生母死后,齐兴宠幸出身低微的侧室由罗,而齐兴与齐彬父子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萨摩老臣调所广乡,与齐兴的侧夫人由罗,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齐彬而结成盟友,劝说藩主齐兴改立由罗的儿子,岛津忠教为世子。

这一派政治势力,在萨摩藩被称为“忠教派”



岛津齐彬也不是吃素的。

他作为萨摩藩藩主的质子,从小在江户长大,与德川幕府首席“老中”

阿部正弘成为好友,并结为政治盟友。

老中是江户幕府的职名,是幕府将军直属的官员,负责统领全国政务,定员四至五名,采取月番制轮番管理不同事务。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幕府老中类似于清朝军机大臣。

而首席老中则相当于首席军机大臣,地位相当紧要。

1848年,阿部正弘借口调查萨摩藩走私案,逼迫“忠教派”

干将调所广乡自杀。

而调所广乡正是时任藩主岛津齐兴的左膀右臂,发明了砂糖专卖制度,解决了萨摩藩的债务问题。

此举沉重地打击了“忠教派”

,但藩主岛津齐兴对长子齐彬也变得更为憎恨。

此时,岛津齐彬已经40岁,按惯例已到了接位的年龄,老藩主应当退位归隐,由齐彬接管萨摩藩。

岛津齐兴不愿把藩主之位传给齐彬,却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藩主传给庶子岛津忠教。

1849年,岛津齐彬两岁的四男夭折,在屋顶上搜出了诅咒用的人偶。

在此之前,齐彬已有多个子女夭折。

这在“齐彬派”

看来,必是“忠教派”

所为。

这种卑劣行径,使得齐彬派武士忍无可忍,向忠教派骨干发动袭击。

“忠教派”

迅速做出了反应。

1850年1月,岛津齐兴下令捕捉“齐彬派”

骨干。

三名骨干被迫切腹,另有五十多名武士被流放,留守江户的家老也被迫切腹。

岛津齐彬似乎已经穷途末路,袭封藩主之事更无希望。

这就是萨摩藩历史上有名的“由罗骚乱”



在“忠教派”

穷追猛打之际,四名“齐彬派”

武士脱藩逃出,向福冈藩、陆奥八户藩求助。

这两个藩的藩主都是岛津重豪的亲儿子,也就是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兴的兄弟,都由联姻而过继给了其他藩。

两藩向德川幕府申诉,岛津齐彬的盟友、幕府老中阿部正弘,借机说服德川家庆将军,逼迫岛津齐兴隐居。

萨摩藩的藩主之任,最终传到了岛津齐彬手里。

此时的岛津齐彬,已经42周岁,从一名热血的武士,熬成了一个成熟的藩主。

他并没有打击报复政敌“忠教派”

,反而竭力弥补“由罗骚动”

带来的裂隙,试图带领萨摩藩闯出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

齐彬赢得了藩内武士的拥护,但嫡父齐兴、弟弟忠教的势力仍然庞大,足以对齐彬的藩主地位产生威胁。

另外,岛津齐彬一上台就改弦更张,重新鼓励“兰学”

,重用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这样的下级武士,也引来的保守派武士的不满。

最主要的是,萨摩藩虽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强藩,但在列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试想一下,一个人口不足60万、经济严重依赖海上贸易的地方政权,如何对抗越国、美国这样的新兴大国?

因此,岛津齐彬认为,与其打肿脸充胖子,不如暂时接受琉球独属中国的事实,然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为日本、为萨摩藩保留下复兴的种子。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就是这样,看似决绝,实则可以随时转变立场。

他们崇拜强者,鄙视弱者,为自己不够强大的感到耻辱。

西乡隆盛不战而退出琉球,大久保利通谈判期间又有辱萨摩藩尊严。

岛津齐彬不仅不怪罪他们,反而多方勉励他们。

他甚至做出了一个连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都不敢想的举动: 邀请唐约翰、马休.

佩里上岸,就琉球问题、萨摩藩局势坦诚交换意见。

这番举动甚是惊世骇俗,颇为棘手。

但眼下有一桩绝妙的事情,足以为此事提供契机: 萨摩藩打造的第一艘西式帆船“升平丸”

,终于要下水了。

萨摩藩的造船技术来自土佐藩“漂流民”

中滨万次郎。

中滨万次郎本为渔夫之子,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浪,被一艘美国捕鲸船营救。

之后,他来到美国,学习了英语,数学,航海,造船等科学技术。

回国后,中滨万次郎受到岛津齐彬的庇护,帮萨摩藩制造西式战舰。

一个历史冷知识是,当时的德川幕府中亦不乏开眼看世界的人。

德川幕府集中了日本的精英,并不像当时的清朝君臣那样顽固保守,很多重臣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开展深入有效的改革。

幕府得知萨摩藩在制造西式战舰,很快也开始着手在江户自造战船。

财力更为雄厚的德川幕府,又能自由招募西洋人才,很快便抢在萨摩藩之先,建造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艘西洋军舰“昇日丸”



因此,萨摩藩的“升平丸”

,实际上是日本历史上第一艘制造、第二艘下水的西洋战舰。

唐约翰和马休.

佩里受邀参加“升平丸”

的下水仪式,二人欣然参加。

不过,“升平丸”

只是一艘排水量四百吨的风帆动力船。

对于见多识广的唐约翰和佩里来说,“升平丸”

并没什么新鲜之处。

倒是负责造船的中滨万次郎,与唐约翰和佩里相谈甚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