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7章 番兵(1/2)

十日后,征台军登陆台湾,战事总体较为顺利,只在台湾府城、澹水厅两地发生了相对激烈的战斗。

台湾府城位于今之台湾省台南市,是台湾府的府城,也是台湾道道台、台湾府知府、台湾镇总兵的驻地。

一城驻有一道台、一知府、一总兵,自然是台湾清军的防御重点。

清军在此驻扎了四千人马,然则疲弱不堪。

台湾镇总兵是个旗人,不愿投降革命军,故奋不顾身,作战颇为勇勐。

府城靠近大海,全靠炮台防御。

革命军派战舰逼近府城,利用大炮轰击城墙。

又派出三千登陆兵,在府城南翼登陆。

清军在城外略作抵抗,即收缩防线,退回城内。

战至第三天,革命军扫清府城外围障碍,架设云梯突入城内,攻破台湾府城。

府城一破,总兵战死,道台投降,清军顿失凭恃,群龙无首,再也不能形成有力的抵抗。

不久之后,杨国瑞率征台军司令部进驻府城,在此布告四方,宣布成立台湾军政府。

台南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征台军随即北上,扫荡台湾西海岸,嘉义、彰化等重镇皆望风而降。

走到澹水厅,遭遇到一股强有力的抵抗。

澹水厅初设于1723年,掌管台湾中部以北区域。

厅治本设立于台湾中部的彰化。

1756年,,澹水厅官署移至竹堑(今新竹)。

自此之后,竹堑城成为北台湾政经文化教育的中心。

澹水厅有一个名叫姓陈的大地主,坐拥土地上千顷。

他仇恨革命军,害怕革命军没收他的土地,纠集了两千名团练,号称“虎头军”

,试图阻挡革命军进占澹水。

“虎头军”

取的是“勐虎吞羊”

的意思。

因为革命军为杨烜所创,杨为“羊”

,虎能吃羊。

然而,姓陈的自知“虎头军”

徒有其名,又招募了三百名“熟番”

、两百名“化番”

,凑成了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队伍。

清朝统治台湾,将台湾岛上的原住民分为熟番、生番和化番。

所谓熟番,是指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原住民,多居住在平原地区,从事农业耕种。

生番则是汉化程度比较低的原住民,多居住在山区,靠狩猎采集维持生计。

化番则介于生番与熟番之间。

原住民开化程度不高,却熟悉地形,勇武剽悍。

历史上,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高山族原住民时常起义,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以雾社起义为原型的电影《赛德克.

巴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了台湾原住民的风采。

征台军从台南至澹水厅,一路无往不胜,清军皆望风而降。

逼近澹水厅时,有人说澹水的“虎头军”

颇具声势,需要多加防备。

先锋由副团长王玉宝率领,听闻“虎头军”

的故事,不禁嗤之以鼻,笑道: “老子从小就是土司兵。

第一次东征战役时,老子是新兵蛋子,连长给我佩的是长矛。

老子不服,深入敌后,抢下了四杆火枪。

“征越战役时,老子做连长,带领全连充当全师的尖刀连,才进入越南就遭遇象兵。

越南人的战象,站起来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老子照样打趴了战象,也给手下兄弟们弄了好些象肉。

“他娘的,那象肉又老又柴,嚼起来就像木头一样。

要是牙口不好,真吃不下这越南象肉…… “老子称自己为‘虎头军’,还差不多。

澹水厅那个姓陈的地主算什么东西,有几杆枪,拉了一群佃农,就敢称虎头军了?

“……”

王玉宝仍和以前一样,执意要带部队,虽是副团长,其实兼任步兵营营长。

他喜欢说大话,经历的事情又多,吹起牛来有根有据,令手下崇拜不已。

主将如此,部下也就放松了戒备,没把“虎头军”

当回事。

走到一处小道,斥候发现了虎头军的旗帜。

尖刀排急于争功,冲到虎头军跟前。

虎头军一触即溃,丢下许多军资给养,有战马、大米、蔗糖、鱼干等。

尖刀排不知是计,放松了戒备,一窝蜂扑上去抢夺军资。

谁知道,几十个番兵已经潜伏在附近几十米远的树丛中。

突然一声唿哨,番兵跳了出来。

他们赤身跣足,脸上、胸口皆有文身,或持毒箭,或持土枪,向尖刀排发起了突然袭击。

尖刀排猝不及防,来不及反击,就被番兵一一撂倒。

番兵习俗野蛮,以取人首级为功劳多寡,生番甚至还有食人的习俗。

这群番兵随手持有斧头,先斩掉尖刀排的首级,再抢下尖刀排的步枪,然后迅速逃入树丛。

等革命军援军赶过来时,尖刀排已经全军覆没,只留下三十多具无头尸体。

王玉宝赶到现场,气得血脉贲张。

他也算见多识广,却被番兵的残暴所震惊。

当场,王玉宝痛哭流涕,派人收殓尸体,又抽点三百名土司兵出身的官兵,集中全营所有火枪火炮,准备挑战虎头军。

有人说:“番兵野蛮无礼,都是姓陈的在从中挑拨离间。

姓陈的说,革命军要杀尽生番,把广东人、广西人迁来台湾。

番兵害怕家园被毁,所以才受了姓陈的欺骗。

与其找番兵报复,不如先抓住姓陈的。”

又有人说:“越王三令五申,要争取招抚番子,先礼后兵。

况且,虎头军人多势众,先锋军人少。

不如等主力跟上来之后,才找虎头军算账。”

王玉宝已经气昏了头,不顾手下劝谏,带着三百名土司兵冲击虎头军。

副营长见势不对,一面扎营固守,准备随时支援王玉宝,一面派人向主力送信,要他们迅速过来增援。

虎头军本是乌合之众,与王玉宝才一交锋,死伤无数,溃不成军。

倒是番兵颇为悍勇,抵挡了好一阵时间。

番兵虽然剽悍,却未受到系统的军事训练,只能单打独斗,不能互相配合。

而土司兵急于报仇,个个奋不顾身,番兵最终落败,被俘五十余人。

按照革命军的俘虏政策,各军在战时都要优待俘虏,决不能虐待俘虏,更不能擅自杀俘。

王玉宝不顾战场纪律,下令屠杀战俘,砍掉头颅后送给山上的朗社。

高山族通常聚族为居,称为“社”

,一社往往在千人以上。

这股番兵,就来自澹水厅附近山上的朗社。

王玉宝原以为能够吓倒番子,没想到却弄巧成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